所谓“为虎作伥”,都是说有一种伥鬼,在老虎吃人前,给老虎打头阵,或是排除危险,或是吸引猎物,总之是要当老虎的助手。但是老虎死了之后,伥该怎么办?不同的伥是不一样的。
有些伥在老虎死后,会立即脱离了人身依附关系,而到别的地方去。例如《太平广记》的“马拯”:
有只老虎被猎人下的伏弩射死了。一群伥鬼跑来大哭:“谁杀了我们的将军?”猎人骂他们:“你们这些无知的鬼,被虎吃了,是我为你们报了仇,你们为什么不感谢我,还哭老虎?你们真是糊涂鬼!”于是这些伥鬼鸦雀无声,过了一会儿,众鬼醒悟,指着死老虎大骂了一番,千恩万谢走了。
我看到这里,觉得这些伥鬼很像《天龙八部》里的星宿派门人。看虚竹打败了星宿老怪,众门人的表现,就知道这种伥鬼,实际生活中到处都有:
星宿派门人登时有数百人争先恐后的奔出,跪在虚竹面前,恳请收录,有的说;“灵鹫宫主人英雄无敌,小人忠诚归附,死心塌地,愿为主人效犬马之劳。”有的说:“这天下武林盟主一席,非主人莫属。只须主人下令动手,小人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更有许多显得赤胆忠心,指着丁春秋痛骂不已,骂他“灯烛之火,居然也敢和日月争光”,说他“心怀叵测,邪恶不堪。”又有人要求虚竹迅速将丁春秋处死,为世间除此丑类。只听得丝竹锣鼓响起,众门人大声唱了起来:“灵鹫主人,德配天地,威震当世,古今无比。”除了将“星宿老仙”四字改为“灵鹫主人”之外,其余曲词词句,便和“星宿老仙颂”一模一样。
侯耀文有一个相声《坐轿子》,可能很多人都听过。里面说的是一个厂子的办公室主任,对厂长溜须拍马,对下属蒙骗欺压,就是在“为虎作伥”。结果厂长犯了错误,被撤职后,又跑去在全厂职工面前大骂前厂长,准备溜须下一位。这就是典型的“为虎作伥”。生活中这样的小人太多太多了,一定要当心!
伥鬼们并不是一辈子做奴才的命,而是可以翻身的。这就是反奴为主的伥,他们修炼到高级阶段,就能指挥老虎害人。如《太平广记》“荆州人”说:荆州有只老虎,受伥鬼指挥,三四年吃人不计其数。有一天伥鬼带着老虎过一座庙。老虎跑进寺里,趴在老和尚床下不走。老和尚就把老虎藏了起来,让伥鬼找不到。过了半年,老虎变回了人形。
奴才历练久了,就成了真正的主人。比如领导的秘书,县官的师爷,在他这里,十个八个领导都被他弄走了,他都没事。比如《红楼梦》里《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那个原来是小和尚,后来当了县衙的门子,就是一只修成正果的伥鬼,贾雨村什么事都得听他的。
伥的原义,并不是鬼。《说文解字》伥“狂也,从人长声”。《后汉书》里还有叫朱伥的人。唐后伥鬼的意义出现,以伥作人名的就没有了。
“伥”作为老虎帮凶的概念,似乎起源于西南地区。例如记载唐代故事最多的《太平广记》,一共记了七个伥鬼的故事,全都发生在长江沿岸的四川一带。所以我想,伥鬼故事大概是唐代之后从伥鬼慢慢传到中原来的。所以配备伥鬼的,一定是华南虎;东北虎是没有伥的。
在诗歌中首次使用“伥”的,是唐代的元稹,而且都是在四川写的。例如《元氏长庆集》“伥魂阴叫啸”(《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哭鸟昼飞人少见,伥魂夜啸虎行多”(《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这两首诗都写于元和年间元稹在通州司马任上。通州,不是今天北京的通州,也不是江苏的南通州,是今四川达州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