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曼珍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诗有自序,言自己被因北庭,坐一土室中,“当此夏日,诸气萃(聚集)然”,有水气、土气、日气、火气、,米气、人气、秽气,“而予以瞬弱俯仰其间,于兹二年矣,无恙。”原因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语)。“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用以歌颂正气之伟大,表示自己临危不惧,决心殉国。
全诗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篇首到“道义为之根”,阐论“天地有正气”,用《孟子》意:“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正气即浩然之气,它“充实而有光辉”,如日月星辰之灿烂;于人,则如在政治清平时所表现出来为朝廷出力的“和气”,和在国家危亡时所表现出来效患死节的“正气”。“时穷节乃见”,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最为难能可贵,并举出历史上“竹帛所载,丹青所画”的死节先哲十二例。这些人正气磅礴,义贯日月,生死何足计较!大地依靠正气而存在,天柱依靠正气而高撑,三纲依靠正气而维系。道义是正气的根本,能集聚道义在身,自然正气浩然。
第二部分,从“嗟予遵阳九”到篇末,结合自己的遭遇,先说自己兵败被俘(所谓“时穷”),决心殉国,次说自己仰赖正气,在牢狱中顽强地活了下来,最后申说自己坚贞不,以先哲为典范,守节不移。根据以上分析,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文天样的诗文创作可分前后两期,以临安陷落为养限。其精华在后期,基本精神是坚贞的民族气节、昂扬的斗志与抗敌必胜的信心。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南宋军民抗击元。军的历史画卷。《正气歌》是文天样就义前一年的作品。诗中列举死节先哲的壮烈事迹,赞颂他们的正义行为是天地正气的体现,从而表述自己决心效法先哲以死殉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作者的这片丹心,千百年来,一直鼓舞着中华儿女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斗志,而扶正压邪,发扬正气,社会才能前进,历史才能发展。它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直到今天,犹有其现实意义。
(二)全诗风格慷慨激昂,悲凉沉痛,篇首六句,用高亢的声音,开门见山,揭示正气塞于天地之间,随即特写“时穷节乃见”的诸死节先哲范例。“在齐太史简”以下十六句,全用险韵,句法亦多变化(用“在”领起者四句,一句一人一事,用“为”领起者四句,亦一句一人一事;用“或为”领起者八句,每两句-一人一事),并将具体的物(简、笔、椎、节、头、血、齿、舌、帽、表、楫、笏)赋以生命,赋以正气。“地维赖以立”四句,收束谨严,对正气大力赞扬歌颂。读这节文字后,使人感到好象正气不是抽象的精神,而是具体的物质存在。
诗的后半部着力写“鼎馍甘如饴,求之不可得”“哀哉沮加场,为我安乐国”,原因是“顾此耿耿在”,“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诗的最后六句则更进一步活现了诗人视死如归守节不移的光辉高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