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美英聊时尚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陈进之乱”在“澶渊之盟”后四年。陈进是宜州(今属广西)一个普通军校。宜州知州刘永规对待下人相当严厉、酷毒。他似乎不懂得体恤士卒。宜州府廨需要扩建修葺,刘永规为准备建筑材料,就让属下到附近山中伐木。有时砍伐的树木规格不符合要求,他就滥施杖刑。士卒们怕完不成任务,以至于有人带上自己的妻子家人入山伐木,即使遇到风雨天气,刘永规也不放假,劳役不止。陈进对此早有不满。真宗景德四年(1007)六月的一天,陈进借着众人发牢骚的机会,怂恿并率领士卒杀掉了刘永规等几个官员,拥戴宜州的通判卢成均为元帅,借着宜州的城池为根据地,开始叛乱生涯。
卢成均在“阴谋拥戴”中,惹不起“权反在下”的陈进,被迫上位,僭号“南平王”。五代乱世的藩镇割据故实,开始重演。大宋的“省”级行政单位称为“路”。至道三年(997),定天下为十五路,两广及周边地区,设为两路:广南东路,约相当于今日之广东治所在今广州;广南西路,约相当于今日之广西,治所在今桂林。宋时,朝廷、诸路都设转运使。皇帝车驾出行,有行在转运使;将军外出征战,有随军转运使。诸路常设转运使,则不仅负责地方财赋、运输,并负有监察地方官吏之责任。
诸路转运使甚至可以开府,也即有高居于州郡以上的办公衙署,责、权、利都不轻。陈进叛乱,因刘永规苛暴而起,事发在广西,故广南西路转运使舒贲知道,此事“失察”,干系重大。未能防微杜渐,于是亡羊补牢。他率先行动起来,向本路诸州地方官发出牒文,“招抚”叛军,同时动员几个州郡的乡兵奔赴宜州东部的柳城,讨伐陈进、卢成均。他期待能在朝廷大军到来之前,解决辖区叛乱,以功补过。一个月后,朝廷得到消息,而舒贲并未解决陈进之乱,真宗于是会同大臣,做出了平叛部署。
东上阁门使、忠州刺史曹利用为广南东路安抚使,供备库使、贺州刺史张煦为广南西路安抚使。如京副使张从古、内殿崇班张继能,分别为安抚副使。同时安排虞部员外郎薛颜“勾当”(负责、管理)广南东、西两路转运使。这就等于在舒贲之上,另设一个总管两广的转运使,明示了朝廷对舒贲的不满。舒贲应该感到了压力。宋真宗担心“南平王”势力过大,又责成距离两广较近的荆湖南路(治所在今长沙)、荆湖北路(治所在今湖北荆州)先期驻屯中央禁军;并令附近几个州郡的厢兵开赴桂州参加训练演习备战,史称“阅习行阵”。
但这几部讨伐军都不得自行行动,一律等总司令曹利用到达桂州后,“合势攻讨”。平叛部署后,真宗对大臣王说了一番话:“司天屡上占候,言当有兵。方忧远地牧守不得其人,今此贼果然。廷议择官,且言利用精于方略,悉心王事;煦多历边任,尤熟用兵;从古颇知岭外山川险阨;继能勇敢可任。然朕料此贼不出三策:若保其家属,据城距守,一也;略城中货以趋山林,二也。用此二策,皆不足虑。若选募骁果,立谋主,直趋广州,此贼之上策也。然其知识必不及此,但虑为人诱教耳。”司天监多次上奏占候的结果,说应当有战事发生。朕正在忧虑远方州郡的地方官管理不当,现在陈进这一伙贼人果然开始闹事。
朝廷议论,选择讨伐的官员,说曹利用精于征讨方略,对朝廷很忠心尽力;张煦多次在边疆为官,尤其熟悉用兵;张从古很知道岭外两广地区的地理形势;张继能则很是勇毅,足可任用。此一番战事,朕预料叛军行动不出如下三策:保护他们的家属,就在宜州据城固守,是其一;搜掠城中财货,奔赴山林是其二。如用这二策,朝廷都不用担忧。如果叛军拣选、招募骁勇、果敢之士,再拥出一位军师,由广西带兵直趋广东,这才是叛军的上策。但估计他们的知识还不足以有此见地,朕只是忧虑他们被人诱使、点拨啊。
真宗这一番话,透露的历史信息相当密集,展开分析可以作一篇大文章。要而言之,如下几点值得注意,司天监在宋代与历代相似,都有介入当代史,讨论政治得失与吉凶的职责。故宋代司天监在神宗之后,改称太史局。天文观测的目的是探讨宇宙秩序。在宋代,将宇宙秩序与天下秩序相比附,是汉代“天人感应”哲学的延续。历史来看这种哲学具有警示的功能。国之大事在“祀与”,祭祀敬天与攻防战争,对古代国家而言,都是大事(即使对现代国家而言,也非小事)。战争一起,或者“乾纲独断”,皇上一人说了算,或者“朝臣廷议”,由诸臣讨论作出安排。平叛两广故事,真宗朝采用了后者“廷议”的方式。宋真宗做大事,善于集思广益。宋真宗不仅对大宋官员之德能有知人之明,对叛军首领之德能也有出色判断,当得一个“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