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陇上窑,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北方三大窑,究竟在甘肃哪里

陇上窑,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北方三大窑,究竟在甘肃哪里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8-13 14:27:09
阅读:

陇上窑,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北方三大窑

陇上窑,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北方三大窑

原创: 兰州老王 陇史荟 2016-08-04

华亭自古就以瓷器而闻名。作为明代中国北方三大窑之一的“陇上窑”就是指华亭的窑场。“陇上窑”始于周代,兴于唐宋,扬名于明。然而,这座有3000年历史的中国名窑,长期却养在深闺人未识。

我们走进华亭,探寻“陇上窑”3000年来炉火不灭的秘密,寻访被岁月遗忘了的“陇上窑”。


陇上窑,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北方三大窑,究竟在甘肃哪里



3000年炉火不熄

华亭以煤而闻名。早上起来,站在县城宾馆五楼的窗户前,就发现华亭县城已被一层浓浓的晨曦所笼罩,空气若有若无地飘荡着一股煤城独有的硫磺气息。

10点多钟,我们出华亭县城,直奔安口镇。一路上满载着煤炭的车辆不时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留下漫天烟尘。20多分钟后就到了安口镇。在想象中安口镇似乎是一个具有典型煤城特色的小镇,实际上,镇子上的情形和我们想象的大相径庭,街道干净而整洁,连落叶都很少看见。

在安口小学门口我们找到了何玉峰先生。何玉峰是甘肃轻工业志陶瓷卷的主编,退休前又是安口陶瓷厂的办公室主任。他既精通陶瓷烧造,又了解陶瓷发展脉络。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寻访陇上窑。

“甘肃的陶瓷业说起至少有8000年的历史了,在距离华亭不远的秦安大地湾就曾经发现了8000年前的陶器。”何玉峰说。


陇上窑,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北方三大窑,究竟在甘肃哪里


何玉峰:瞧瞧找到了一块装匣(摄于2009年)


华亭生产陶瓷的历史由来已久,抛开周边的秦安大地湾不说,在安口镇边上就曾发现过齐家文化的陶器。这说明至少在4000年前后,生活在华亭的原始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制作陶器了。周朝时,有秦虞閼父担任陶正时曾经在华亭烧制过土陶(明代八才子之一赵时春的考证)。唐代华亭为当时重要的瓷器产地之一。宋代这里瓷器曾是贡品。华亭陶瓷极盛时期是明代。《天工开物》中将华亭的窑口列为中国北方三大窑之一。

说起安口的陶瓷来,何玉峰总是滔滔不绝。毫无疑问,这是一位视陶瓷为生命的人。


陇上窑,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北方三大窑,究竟在甘肃哪里


散落的瓷片

穿过干净的小镇,出镇不远,就看到一个煤场,煤场边的山坡上是就是宋代陶窑遗址。甘肃省政府将这里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山坡上立碑予以保护。

今年雨水充足,蒿草浓密,已经将大半个石碑遮住了。石碑后面是收获过的田野。站在石碑前,视野异常开阔,山间田地一览无余。何玉峰在田野中四处寻找着瓷器的残片。果然被他找到了不少的残片。可惜的是大部分是装匣的残片,只有一块是黑色的瓷片。他一边给我们展示着捡来的瓷片,一边讲述着这座陶窑的发现过程。

杨家沟是宋代陶窑遗址,发现于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人们在平整农田时,意外地发现了大量的陶瓷碎片,这一发现引起了极大的关注。1972年,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李知宴、李辉炳等人来到安口镇杨家沟,专门进行了考察,他们将发掘出的瓷片带回北京用碳14进行了测定,发现这些瓷片均为宋代产品。


陇上窑,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北方三大窑,究竟在甘肃哪里



北宋时期,华亭的陶瓷业已经非常发达了。这里烧制出来的细瓷名气很大,其质地仅仅次于“汝窑”的青瓷,在中国北方众多的陶窑中可谓占尽风流,连远在银川的西夏皇帝都动心了。当时,华亭瓷器的主产地并不在安口镇,而在砚峡。砚峡的青瓷在北宋天禧、天圣年间很出名,被秦凤路经略安抚使贡献给皇帝。然而在宋夏、宋金、金夏交战的战火摧残下,宋代的陶瓷业不过是昙花一现。后来成吉思汗攻灭了西夏,环境稳定了,华亭的瓷器生产才艰难复苏。这时,位于华亭城外的砚峡窑场已经能烧制出和磁州窑相媲美的新品种了。

在何玉峰的带领下,我们又来到了安口镇子边的高镇村。一走进村内,眼前一亮,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是一排用大缸修筑的墙,这是安口镇特有的景象。不仅很多人家的院墙都是用残损的大缸修筑起来,就连路面也是用残缺的陶瓷片铺垫起来的。似乎这里是一个陶瓷的世界。



陇上窑,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北方三大窑,究竟在甘肃哪里



我们穿过一座座大缸围起来的院落,来到了村边一个残破的窑边。在已坍塌的陶窑顶上停住了脚步,这是安口镇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古陶窑。窑周围长满了荒草,窑里面也似乎正在变成村民的垃圾场。

看见来了陌生人,村民都围了过来。当得知是寻访“陇上窑”的,村民都异常高兴。这些年来这里调查的人不少,记者来的次数却很少。村民唐新军是高镇村人,祖祖辈辈都以制陶为业。他本人曾在安口陶瓷厂当过烧成车间主任。他给我们讲述了这座窑的情况:这是一座典型的倒焰窑(也叫馒头窑),高约15米,直径约6米。烧出一窑瓷器,用煤量达30吨。在村民的指点下,我们看到了好几座窑残迹。这些窑背靠村落,面临南汭河,交通便利,用水方便,可以想象得出当年他们多么红火。关于这些陶窑修建的具体年代已经模糊了,人们只记住了这些窑修建于明清,1978年前后废弃。从村民的讲述中我们能想象到当年客似云来、炉火照天的兴盛场面。

一段古窑的传奇


华亭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汉代从关中通往萧关的回中道就穿华亭而过。这里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川兼有,汭河等4条河流流经华亭。丰富的物产,便利的交通,再加上3000年制造陶瓷的传承,注定使“陇上窑”在中国陶瓷史上闪亮登场。



陇上窑,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北方三大窑,究竟在甘肃哪里



“陇上窑是明代人们对华亭陶瓷窑场的统称。”华亭县博物馆副馆长杨庆宁说。明初,大批移民的到来,再加上韩王(封地在平凉)的需要,华亭的制瓷业恢复很快,开办了烧造精细瓷器的“陇上窑”。同时,韩王利用藩王的身份从全国各地著名窑口中招募了不少的能工巧匠。明嘉靖年间,嘉靖八才子之一的赵时春隐居华亭砚峡,在这里开煤矿,同时资助窑工到外地学习技术,“陇上窑”细瓷制造水准又上了一个台阶,尤其是这里生产的“白素瓷”、“白底青花瓷”成为仅次于“成化”官窑的瓷器,一举将陇上窑列入了北方三大名窑。

可惜的是,在明末战乱中农民起义军两次攻占华亭。在战火的摧残下,开办陇上窑的窑工和乡绅们四散逃命,陇上窑从此一蹶不振。声名显赫的陇上窑从此消失在历史烟尘中,人们只能从明末著名学者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找到关于陇上窑的只言片语。



陇上窑,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北方三大窑,究竟在甘肃哪里



进入清朝,华亭的瓷器虽然在生产,然而大批能工巧匠流失,这里只能生产最简单粗瓷,终究无法达到进入中国名窑的愿望。有人曾经评论说:“安口窑虽然继承了陇上窑,但却没有继承陇上窑的技术。”

离开高镇村,回到镇内。午后的阳光暖暖地照在大地上。我们又去了镇子上的古玩店和销售陶瓷的店铺。古玩店内已经看不到很精致的陇上窑瓷器了,而销售陶瓷的店铺内依旧是粗瓷大缸。曾经辉煌一时的大明陇上窑,如同午后的阳光,渐渐走向了地平线,只留下了一段段令人回味的故事。



陇上窑,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的北方三大窑,究竟在甘肃哪里

王文元(兰州老王)原创作品。转发惠己利人!赞赏坚持动力!留言精神鼓励!

欢迎朋友们转发朋友圈

您的赞赏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