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里记载了一个人尽皆知的故事。宋太宗时诏史馆儒臣,采辑古今事迹,纂修成书名为《太平御览》。这部书一共有一千多卷,每日进三卷以供宋太宗预览,日日如此。臣子以为这么读书太辛苦,就劝宋太宗不要过劳。宋太宗说“开卷有益,不为劳也。朕欲周岁读遍是书耳。每暇日,则问侍读吕文仲以经义,侍书王著以笔法,葛湍以字学。”
下图为宋太宗像
读到这儿觉得特别受鼓舞,也汗颜。因为我老觉得自己辛苦,原来比我辛苦的人多得是。这个“卷”不好说字数多少,少的两、三千字,多的可能会有一万到两万字一卷。就我自己的体验来说,我自己给自己的小说校稿,五千字需要半个小时,这还是我自己写的,比起读新书来显然省力很多。宋太宗一天读书三卷,不懂还要问,应该是很认真地阅读,费心思索,不是过眼便罢,这是一件很耗费精力的事,他不以为苦,反以为乐。于是给后人留下“开卷有益”这个成语。
下图为宋太宗时编辑的《淳化阁帖》,中国最早的汇集书法家作品的法帖。
以前大家都说清世宗雍正帝勤政,把臣子奏折上批得都是朱批,搞得自己像个话痨似的。其实宋太宗也相当勤政,天天都上朝,早朝时间是卯时,就是早上五点到七点。上朝完了批奏折,处理公务,从辰时到已时,就是一直到中午十一点。一直到午时才吃饭,就是中午十一点到一点。《续资治通鉴长编》说“比及日中,尚未御食”。“日中”就是指午时。至于读那三卷书的时间是在下午,从下午一点到五点。晚上“深夜乃寝。”——《续资治通鉴长编》。
下图为宋太宗时期的淳化金币
我个人感觉,从对国家负责的角度来说,宋太宗是个负责任的人。大事以知兴替,深以为戒,他也自认为“朕自君临,未尝一日不鸡鸣而起,听四方政,至于百司庶务,虽微细者,朕亦常与询访,所以周知利害,深究安危之理,故无壅蔽陵替之事。”宋太宗自己对自己君临天下时的工作状态做了个总结。“鸡鸣”是指丑时,半夜一点到三点之间,俗称“四更”。这个时间起床,以现代的观念来看就是半夜起床。“庶务”指的是文员一类的办事员,工作相当杂乱。宋太宗一国之天子的身份做的事上自国策制订下至鸡毛蒜皮的小事,可见工作的细致程度。
下图《清明上河图》里的北宋都城汴梁
《续资治通鉴长编》里记载过一个故事,“京畿民牟晖击登闻鼓,诉家奴失豭豚一”。住在都城开封的一个普通百姓,敲登闻鼓,向皇帝上诉,只为了向皇帝告状,自己的家奴一不小心丢了一头猪。请皇帝帮他追回损失,处罚家奴。宋太宗真的管了这事,“诏令赐千钱偿其直。”宋太宗赐给这个百姓千钱补偿他的损失。
下图北宋和辽、西夏的形势图
宋太宗深以五代故事为戒,他自己也认为丢猪的事都来找他,“大可笑也”。那为什么还要管这种小事呢?因为他认为,照这么做,“可以无冤民矣。”这样天下就没有受冤的百姓了。勤勉并且有点强迫症地连非常小的小事也事必躬亲,这么算下来工作量确实很大。就是这个工作频率,一直干到死。
我知道有人一定会说,宋太宗继位不正,所以不放心,不敢放手云云。这是另一个问题,但不可否认宋太宗的安危忧患意识。哪个普通人没有安危忧患,但未必有人能像宋太宗这么认真地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