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字景濂, 浙江浦江人。曾被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因为主导编修了《元史》,所以被世人称为太史公。
宋濂小时候被誉为神童,6岁就能吟诗赋词了,后来又师从刘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大儒学者,通五经,知理学,学识渊博。
在元顺帝初年的时候,他就以才气名扬天下了,元顺帝曾经召宋濂为翰林编修,但是宋濂看到元朝贪腐成风,奸臣专权,觉得没有前途,就没有答应,而是找借口跑到龙门山隐居去了。在龙门山一呆就是十年,在此之间,他刻苦学习,积累了深厚的学识,为以后的复出做了大量的铺垫。
后来在李善长的推荐下,宋濂和刘基一起,一起到南京为朱元璋做事。朱元璋对他很重视,不仅让宋濂做了郡学的五经老师,还让他教授儿子朱标,做朱标的老师。
在大明建国以后,朱元璋又为任命宋濂为总裁官,编修《元史》,所以宋濂在后世被称为太史公。
宋濂一直在朱元璋身边呆了19年,作为朱元璋的顾问,也算是天子近臣了。他一直希望能够影响朱元璋,让朱元璋能够采样儒家的思想来治国,劝朱元璋少用刑罚,多使用礼义来治理民心,用教育来引导人民。
对于太子朱标的教导,宋濂也尽心尽力,引导太子走上正道,朱元璋,马皇后,朱标对他都很感激,尤其是太子朱标,一生都把宋濂当做自己的先生来尊重。朱元璋也曾经称宋濂“淳谨君子,辅导有方”。
朱元璋为了感谢宋濂对皇家子弟的教导,就把他的次子宋璲提拔为中书舍人,长子宋朗之子及长孙宋慎也提拔为官,并笑着对宋濂说:“卿为朕教太子诸王,联亦教卿子孙矣!”,可见对宋濂非常的重视。
宋濂作为天子近臣,为人却很谨慎,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尤其是皇帝还是有多疑朱元璋。看多中朝中大臣的惨剧,宋濂对于朝中的事情,从来不对人说, 甚至还在自己的房间里写下“温树”来时刻提醒自己,不能乱说话,做事要慎重。
在洪武十年的时候,68岁的宋濂向朱元璋告老还乡,而朱元璋亲自为他送行。临走前,宋濂还和朱元璋约定,“臣在没有死之前,请允许臣每年来宫觐见陛下一次”,没想到正是这个约定,为以后的悲惨遭遇埋下了祸根。
洪武十三年,宋濂因为身体不好,就没有入朝去见朱元璋。事情已经写信告诉了朱元璋,而朱元璋也允许了。不过一段时间以后,朱元璋忘记自己允许宋濂不来觐见了,对他没有觐见非常的不满,就派密探去看宋濂在老家做什么, 没想到发现宋濂正在和乡人在喝酒作诗。朱元璋知道后勃然大怒,要下旨处死宋濂,不过在太子和马皇后的求情下,最后才不了了之,不过此事在朱元璋心里埋下了一根刺。
在胡惟庸的谋反案件里,宋濂的孙子宋慎也被认定为胡党,朱元璋借此想处死宋濂全家。关键时刻,还是太子和马皇后为宋濂说情,说宋濂作为太子的老师,不应该被处死,最终改判全家流放到四川茂汶。宋濂本来身体就不好,在加上惊吓,最后死在了流放途中,终年72岁。
各位看官觉得怎么样呢,对于宋濂这样的大学者来说,就因为没有去觐见朱元璋这件小事,就全家被流放,最后惨死途中,是不是觉得朱元璋这样的老板太薄情寡恩了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