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这个由契丹人建立的幅员辽阔的草原帝国,终北宋一朝,都是赵官家们的噩梦,即使是在辽国大厦已经倾覆,只剩下燕云残兵的情况该,北宋军队在面临这些被金兵砍瓜切菜般击溃的辽国败军,依然是一胜难求。既然辽国对于北宋而言,是梦魇一般的存在,那么,北宋立国初期,为何不彻底消灭辽国,反而要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维持“并尊”的状态呢?
说宋朝不想消灭辽国,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但宋朝真的没办法消灭辽朝,这也是板上钉钉的。
辽国建国于906年,当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时,辽国已然存在了五十四年,在这五十四年中,辽国不断完善国家制度,仿照中原的方式,设立中央官制,重用燕云地区的汉人进行治理国家;同时,在更北方契丹族聚居的区域,依旧保持其原先的社会组织方式。这种融合了中原文明精髓的漠北少数民族政权,已经完全与之前的匈奴和突厥等少数民族政权不同。辽国建立了税收制度,鼓励农业生产,使之在财力和物力方面有了很强的积累,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已经大大提升;与此同时,其在接受先进制度的同时,保留了自身尚武的精神和强大的武力。这种形态的北方帝国,是之前中原历朝历代政权都没有遇到过的强大的对手。
宋朝建立之时,辽国境内正在经历着一系列的动乱,连续两代皇帝沉迷于享乐而不理政事,导致辽国过早进入了“中衰”阶段,因此,当周世宗柴荣北伐之时,后周军队势如破竹,顷刻间便夺去了三州三关。随着周世宗的突然去世,北伐宣告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如果北伐继续进行,其便可以成功。因为随着日渐北进,地势会越来越不利于后周的步兵作战;另一方面,柴荣的北伐本身就属于突袭性质,契丹在没有做准备的情况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契丹是有强大动员能力的,随着战争的进行,契丹会慢慢回过神来,到那时,后周的军队便不会再这么顺利。
赵匡胤实际上继承了柴荣的统一战略,先南后北,先把长城以南的割据政权全部消灭再去北伐——柴荣的北伐实际上具有突然性。此举一时基于契丹的形态特殊,其已经根基稳固,并且在燕云地区站稳脚根,因此与契丹的作战必然是一场消耗国力的持久战,若欲赢下此战,则必须将长城以南的所有资源集中起来,方能成功,否则仅仅凭借中原一隅,是无法与契丹匹敌的,因此,赵匡胤需要先消灭割据政权;再者,为了保证北伐之时后方的稳定,也是要先攘内。
赵匡胤实际上没有完成最终的统一,他去世时,吴越国和北汉尚在,这是他没有料到的一点。在他的设想中,统一是由他本人——一个军事经验丰富的将领,去完成,且过程一直比较顺利,但四十九岁的赵匡胤突然去世,导致了这一切没有实现。继任的宋太宗赵匡义精于内政和权谋,而于军事方面一窍不通;此时北方辽国的国力,已经在萧太后和辽圣宗的治理下慢慢恢复。因此,在宋太宗时期,两国的军事实力是相当的,但由于宋太宗的错误指挥,导致两场北伐皆以宋朝大败而告终,二十万精锐禁军损失殆尽,宋朝在军事方面,渐渐处于下风。
实际上,赵匡胤当时实行强干弱枝,强禁军而弱地方军,也是建立在他本人能够击败辽国的假设之上——一旦消灭辽国,则禁军全部集中于中央,地方割据的情况便不会再发生,太平盛世便可以预见。但随着赵匡胤的去世,这一切皆不会实现。
到了宋真宗继位时期,宋军只有防御的能耐,北伐是完全没有可能了。所以,对于宋真宗而言,签订一个相对平等的《澶渊之盟》,用钱来买和平,对于巩固其内外部的统治都是最为划算的。
当然,此篇文章并不是强调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而是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其结构如下:宋朝是五代之后的一个相对统一的王朝。五代时期动乱的直接原因,便是各地军阀独立性太强,中央权力过小,由此造成军事政变频发。所以,后来的统一王朝——无论是不是由赵匡胤建立的宋朝,都会吸取这个教训,采取抑制武将的措施,这必然导致军事实力的衰弱。而辽国作为一个新形态的草原帝国,其经济基础已然非常坚实,不再惧怕持久战。因此,时间拖得越长,随着中原王朝那些经过战争洗礼的精锐老去,胜利的天平必然是向北方草原政权倾斜的。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赵匡胤,赵光义,萧绰,耶律隆绪,赵恒,只不过是这个规律的具体体现而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