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为脱身离燕献上“为燕间于齐”之计,但是他离开燕国得以在齐国安身之后,并未忘记“离燕赴齐”的真实目的。苏秦为燕“说齐王高宫室,大苑囿”以明齐得意,他利用齐湣王盲目重孝的心理,以极大的程度耗费齐国的国力,同时也将齐国王室树立成奢靡无度的形象。
千百年来,令人不解的是苏秦为何如此死心塌地忠诚于当时各方面均不济的燕国,以至于最后竟然为燕车裂于齐。
综合史书对苏秦人生轨迹的记载,不难得出结论:
苏秦在四处求职无望的情况下,是燕国伸出了援助之手,并将其推向人生事业的最高峰,且得到了无上荣耀,知遇之恩刻骨铭心。
当苏秦事业遭受重创时,又是燕国给了他容身之地,燕国给予他的归属感令其将燕视为祖国。
由此可见,苏秦对燕国感情之深,是山东六国无与能比的,为燕间于齐也不难理解。同时可知,苏秦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苏秦去世七年之后,他的老同学,同为战国纵横家的张仪,因背后靠山秦惠文王离世,继位之君秦武王“不悦张仪”,且张仪广为群臣诟病,无奈献计脱身离秦赴魏。但是张仪脱身之后,并未将与秦武王约定的“计策”贯彻执行,而是为了自身利益将“计策”泄露出去,换得相魏的机会。
以下即是史书对苏秦过往经历的记载,足以看出苏秦为何死心塌地“为燕间于齐”。
一、被迫离燕赴齐
1、落难于燕,竟通燕文公夫人
苏秦不但有才气,而且风流到胆大妄为的地步,以至于他竟然与燕易王的母亲,燕文公的夫人“私通”。至于是苏秦勾引燕文公夫人还是燕文公夫人勾引苏秦,史书仅记载为“易王母,文侯夫人也,与苏秦私通”。
从苏秦“为燕间于齐”的举动来看,他应该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难以相信他会亲手给于己有知遇之恩的燕文公戴绿帽子,应该是苏秦的气质打动了寡居的燕文公夫人,而被“私通”。
2、被迫脱身,离燕赴齐
苏秦与燕文公夫人私通的事情很快被燕易王得知。燕易王不但没有立即处理苏秦,反而更加善待他。燕易王对苏秦的反常举动令人不解,我们猜测他是担心事态进一步恶化,采取的无奈之举。
俗话说,做贼心虚。燕易王的异常举动,令苏秦更加寝食难安,仿佛燕易王的眼睛时刻在盯着自己,择机下手。苏秦向来是一个危机感比较强的人,一旦感觉到危险将至,即思考脱身之策。
于是,苏秦进谏燕易王,“臣居燕不能使燕重,而在齐则燕必重”,请求去齐国做卧底。燕易王听闻,暗中窃喜,苏秦的离开省去了不少麻烦,顿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立即批准了苏秦的请求。
为了让苏秦离燕看上去更符合逻辑,燕易王和苏秦联合演了一出苦肉计,苏秦假意得罪燕易王,无奈之下逃亡齐国。
二、当初身怀真理去求职,连赴三国无人用
战国时代,名士辈出,尤其是卫鞅入秦之后,主持秦国变法,秦国为之一变,山东六国为之一震。由秦国的突然崛起,诸侯列国切实感受到人才在大争之世中的重要作用。
1、游学多年无所成
苏秦曾经“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至于苏秦的老师是谁,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仅从战国时期许多名士均被归于鬼谷先生门下这一现象猜测,应该是当初找工作申报个人档案时假托名人提高身价,或者是成名后攀龙附凤之举。
苏秦“出游数岁”,不但未能谋得一官半职,也未能挣得半点生活必需,“大困而归”。正如苏秦预料的那样,回家之后兄嫂、弟妹、还有妻妾均私下里嘲笑他。在他们看来,苏秦简直不务正业,舍本逐末,既不能务农生产,也不能从商逐利,尽做耍嘴皮子的事情,引来乡邻的非议,提及此人均以为耻。
苏秦“闻知而惭”,同时也因不能为世人理解感到痛苦万分。于是,苏秦闭门不出,专心研读藏书,发誓一定要闯出一番天地。阅遍藏书之后,苏秦仍无所得,他甚至开始怀疑人生道路是否选择错误。正当他彷徨不定的时候,一本周书《阴符经》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苏秦认真阅读,细心揣摩,终于在一年之后,悟出真理,并欲以此理游说列国。
2、读书有所得,踏上求职路
苏秦离开家以后,直接去求见周显王。令他没想到的是,出师不利,苏秦的恶名已经遍及乡里,周显王的侍从,对其略有耳闻,均羞于与之为伍,哪里肯为苏秦引荐周显王。
苏秦未能获得周显王的召见,于是一路直奔秦国。在他看来,秦国任用商鞅富国强兵,应该比较容易接受平民士子,况且商鞅能在食古不化的秦国争得一席之地借以施展抱负,而今秦国蒸蒸日上对人才的需求应该比较强烈。
令苏秦始料未及的是,虽然他见到了秦国新君秦惠文王,但是并未能获得秦君的赏识。
秦国商鞅变法之后,短短数年间,秦国焕然一新,但是在一番繁荣景象之下,也存在着重重危机。商君之法虽然有利于秦国,但是也造成了阶级对立,原有既得利益集团形成的反对变法的势力依然存在,且蠢蠢欲动,伺机有所作为。所以,秦惠文王即位之初,面对重重压力,年轻的秦惠文王以高超的政治手段借由对商鞅的指控,处死了众矢之的商鞅,留下了能令秦国称霸诸侯,甚至一统天下的商君之法。
商鞅的事情在秦国刚刚告一段落,而此时,苏秦信心满满奔秦而来。虽然,秦惠文王没有录取苏秦的打算,但是还是礼节性地接待了他,并且两人还做了一次长谈。苏秦游说秦惠文王信心十足,但此时的秦惠文王却因“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
苏秦离开秦国,辗转来到赵国。此时,在赵国担任相国的是赵肃侯的弟弟赵成,号奉阳君。奉阳君赵成出身公族,本来对寒门子弟就不感冒,而今念在苏秦千里迢迢赴赵国而来,想面试一下,或许让他留下做个小吏。但是当奉阳君见到苏秦之后,心生厌恶,在他看来,苏秦对答如流,滔滔不绝,善言辞,多豪言,而实际上无应对之策。于是,奉阳君命人随便找了个理由就把苏秦打发了。
苏秦离开家乡之后,求职之路坎坷无比,穷困潦倒。此时,苏秦十分沮丧,他无法预知前途在哪里,更不知下一站前往何方。
三、求职陷绝境,绝处逢生,燕王视如珍宝
1、一番言论即获燕文公资助
苏秦先后游说周、秦、赵,均未得到赏识。此时,身处人生低谷的苏秦几乎已经到了难以生存的境地。但是,为了梦想,他决定打起精神,鼓足勇气,继续前行,一路向北,直奔燕国。燕国偏居北疆苦寒之地,再加上国力不强,并非能臣名士理想的服务之地,大多不愿前来。苏秦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燕国。
苏秦留居燕国一年之后总算才见到燕文公。在燕国的这一年里,苏秦除了读书,结交燕国名士,大多时间在走访燕国名山大川,研究分析燕国的形势。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苏秦在功课圆满之后,终于等来燕文公的召见。
燕文公被苏秦的一番言论征服了,并且决意按照苏秦所说合纵赵国。由此看来,燕文公对人才的需求,已经至“如饥似渴”的地步,竟然被苏秦合纵之策钦佩不已。
战国之时,诸侯列国国情不同,实力也有参差。苏秦的合纵之策,单从燕国的角度来考虑确实有其积极功效,但是以苏秦合纵之策构想六国为一的执行角度,却难以做到协调一致。大争之世,诸侯列国各怀鬼胎,各扫门前雪,事不关己即刻挂起,一国消极,即难以收到理想效果。
于是,燕文公愿意出资,支持苏秦赴赵国落实合纵之策。而此时,当年讨厌苏秦的那个赵国相国奉阳君赵成已经去世,再加上,苏秦再度赴赵国是以燕国特使的身份,很快就见到了赵肃侯。
苏秦在得志于燕国之际,踌躇满志致力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2、“六国盟一”,人生达高潮,
苏秦仅以口舌之力令“六国从合而并力”,并相六国。苏秦合纵六国成功,北上赵国复命,路过家乡洛阳,诸侯各国均派出特使一路随行,一时间随行的队伍远远望不到边,据记载,“车骑辎重拟于王者”。更有甚者,当时的周天子周显王听说这件事以后惊恐万分,立即派人为其清理道路,保驾护航,还特意派人到郊外,迎接、慰问。
在赴赵国途中,苏秦借路过洛阳的机会,回家探亲。听说苏秦衣锦还乡,十里八乡都为之沸腾。苏秦回到家中,家人早已跪倒在地迎接,据记载,“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并且恭恭敬敬地伺候他,“俯伏待取食”。
当苏秦尽情享受无上荣耀的时候,他应该明白,这一切与燕国的当年的赏识、资助是分不开的。
四、“六国合纵”联盟破裂,无处安身,再次赴燕
苏秦达成“六国合纵”联盟,返回赵国的第二年,秦惠文王任用号称犀首的公孙衍略施手段,即令齐、魏放弃刚刚签署的合纵盟约,反而伙同秦国讨伐赵国。
秦、齐、魏三国伐赵的消息传来,苏秦痛心疾首,自己辛辛苦苦千里奔波建立起来的六国合纵联盟,瞬间被打破。
《史记·苏秦列传》记载,“齐、魏伐赵,赵王让苏秦。”苏秦见到赵肃侯的时候,赵肃侯已经气得卧床不起,即使如此,还是集聚了全身气力将苏秦骂了个狗血喷头。赵肃侯悔之晚矣,当初若不轻信苏秦,而今怎会有秦国领兵伐赵,更令人鄙视的是齐、魏竟然六国合纵盟约字迹未干即出尔反尔。
齐、魏背弃盟约转而伙同秦国伐赵,苏秦已经无力挽回六国合纵盟约。在赵肃侯声嘶力竭发泄的时候,苏秦将精力转移到如何脱身上。苏秦不愧是口舌奇才,竟然说服了赵肃侯此时出使燕国。《史记·苏秦列传》记载,“苏秦恐,请使燕”。苏秦离赵赴燕,意味着他的成名之作“山东六国合纵为一”诞生不久即彻底瓦解。
当苏秦的事业遭受重创的关键时刻,苏秦以赵使身份再次赴燕,是燕国给了他一个容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