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范仲淹《苏幕遮》:情景浑融,豪旷而能兼婉媚风流,被叹为绝唱

范仲淹《苏幕遮》:情景浑融,豪旷而能兼婉媚风流,被叹为绝唱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8-02 05:29:07
阅读:

本文乃海荣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范仲淹(989一1052),字希文,吴县(今苏州市)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至参知政事,曾上疏十事,力主刷新弊政。曾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等职,治军有方略,西夏不敢来犯,称他“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卒盘文正。诗文皆有名篇传世,风格清雄高旷。《苏幕遮》一阙是他仅存的五首词作之一,写作者在边塞思念家人的心境,情景浑融,婉曲伟丽。清彭孙通《金粟词话》叹为“绝唱”。

范仲淹《苏幕遮》:情景浑融,豪旷而能兼婉媚风流,被叹为绝唱

词的原文是: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踏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上阙大笔振刷,着力刻绘高朗浓烈的边塞秋景。天上是一碧万顷的苍穹,地下到处铺满飘零枯萎的黄叶。开篇仅用六个字、二组画面,高度集中地凸现了开阔而壮丽的一派秋色。接下去,连用“秋色连波”、“波上寒烟”,“山映斜阳”等镜头,层层推进,拓展和丰富这幅斑斓多彩的秋景图的纵深感和宏阔感。“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把秋色写得这样壮美,隐然流露出对边塞风光的挚爱和安边定国的重大责任感。

范仲淹《苏幕遮》:情景浑融,豪旷而能兼婉媚风流,被叹为绝唱

然而,作者内心世界极其丰富复杂。一方面,艰苦漫长的戍边生活未曾动摇破敌立功的壮志(《渔家傲》:“燕然未勒归无计”),另方面,思亲之念却在戍机寂寥之际时时袭上心头。此时此刻,面对眼前这样动人的秋景,他的思绪很自然地随着夕阳的余晖,跨越万水千山,飞回到家乡和亲人身边。“芳草”句,系化用前人诗意,以芳草喻离情。李煜《清平乐》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这里,以“无情”反衬有情,则思乡之情更显得炽烈和深沉。前五句是实写,后二句转入虚写和想象。

下阙着重抒写离别情。头两句说,因羁旅怀乡而黯然魂销、愁思缠绕,总写思亲之切,语约意丰,承上启下。

范仲淹《苏幕遮》:情景浑融,豪旷而能兼婉媚风流,被叹为绝唱

以下融情入景,将情思铸入一系列典型意象之中。“好梦留人”,反言之,除了在忘却烦恼的好梦中能得到片刻欢乐外,便只有无休止的渴念。“明月楼高”,既然难以入眠,便想在皎洁的月光下登楼倚栏,自我排遣。

但古人“独自莫凭阑”(李煜《浪淘沙》)之类的忠告,提醒他“独倚”的结果,是更加郁闷烦恼,所以还是“休独倚”为好,结末,本想借酒浇愁,忘掉这分苦恼,未曾想酒入愁肠愁更愁,反而催化和沟涌起相思的泪水来。睡眠、独倚、饮酒,三种消愁解忧的良方对他都无效力,则思情痛笃自不待言。

范仲淹《苏幕遮》:情景浑融,豪旷而能兼婉媚风流,被叹为绝唱

这首词的构思十分巧妙。从空间讲,上阙写景,由上而下,自近及远,极富层次和纵深感,“即画亦难到”。从时序讲,整整写出一天的观感和心绪。先写白天和夕阳余晖下的傍晚,再写到明月高照的夜深。尤值得注意的是,通篇由写景到抒情,情感基调由高昂到伤感的转换、衔接和渗溶,济合无痕,磊落豁达的胸怀和缠绵婉转的柔情浑然一体,令人读之酸楚而不消沉。

许昂霄《词综偶评》云:“铁石心肠人亦作此消魂语。”殊不知,刚豪而能兼婉媚风流,方是大手笔。

范仲淹《苏幕遮》:情景浑融,豪旷而能兼婉媚风流,被叹为绝唱

这首词开篇描绘的高秋景色很有概括性,历来为后人所称赏。著名元杂剧《西厢记》有一段名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就显然是受范词的影响和化用而来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