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沫小兮1”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宋濂在京师时,有一在太学读书已二年的同乡晚辈马生前来拜访。言谈之间,发觉马生是一个“用心于学”的青年,于是趁马生即将离京回乡省亲之际写了这篇赠序以示对乡人子弟的勉励。下面先让我们逐段逐节欣赏一遍,看他是怎样表达这个旨意的。全文可分六节:第一节,从“余幼时即嗜学”到“余因得遍观群书”。在这一节里,作者主要讲述自己小时“观书”的困难。文章首先揭明自己从小就“嗜学”,下面所说的一系列问题都是从这里发生的。嗜学,自然就爱看书,可偏偏又是“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这就产生一个很大的矛盾,购置图书以观既无可能,似乎只有放弃“嗜学”的志趣了,但作者并非如此,他是选择了“借书笔录”这一条艰难的途径,以更加勤奋刻苦的行动来解决这一矛盾的。
接着便叙述他借书抄录的艰难。“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向藏书家借来了书,亲手抄录,按照约定日期归还。不说“约日以还”而说“计日”,一边抄录一边计算着还书的日子,突出了笔录的紧张忙碌,已经暗含了下文“弗之怠”和“不敢稍逾约”两层意思。“天大寒”四句,着重叙述了“手自笔录”的艰苦,因大寒而砚水结成坚冰,手指不可屈伸,可以想见为了笔录而呵砚揉指的情状,可是作者还是手录不辍,没有因此而为之懈怠。“录毕”三句着重说明“计日以还”的紧张,一俟录毕,便赶紧送去,“走“是小跑的意思,写出了他急忙归还,“不敢稍逾约”的紧急心情。“逾约”前面着一“稍”字,表示不敢有丝毫耽误,坚决恪守信约。正因为如此,人们才都愿意借书给他,他才能够“遍观群书”。
第二节,从“既加冠”到“卒获有所闻”。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仪,这里用“既加冠”说明自己已经成年。成年以后更加需要求师以满足学习上的进一步要求,又苦于就近没有“硕师名人”,于是只有到百里之外去向当地的显达先辈求教。“百里”,说明路程遥远,求师心切。至于“趋”走百里的种种辛苦劳累、饥寒困顿,都暂且按下不说,留待后文专门叙述。这里先着重叙述“执经叩问”的情景。文章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写:一是先写老师方面,说这位“先达”德高望重,弟子盈室,态度严厉。中间“门人弟子填其室”一句,看似无关紧要,其实它一方面照应前文证明这位“先达”确是有学问的“硕师名人”,一方面说明叩问的机会不易得,加上老师言辞、表情的威严,若不是求知心切是不敢轻易发问的。
二是从自己这面来写,“援疑质理”四字点明“执经叩问”的行动,自己的态度是“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非常尊敬师长,注重礼貌。三是合写老师和自己。若是遇上老师生气呵斥,自己就愈加恭顺,礼貌愈加周到,以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等到他高兴时,又再请教。连用两个“愈”字,一个“不敢”,把作者求师的诚恳和态度的恭敬活画了出来。第三节,从“当余之从师也”到“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这一节和前面的第二节都是写从师求学的情况,而侧重点不同。前一节侧重写从师之勤,这一节侧重写从师之艰。前一节里讲到为了求师而“趋百里外”,这一节的开头即专就“趋百里外”的情景来详写。
“负镶曳展”,背着书箱步行,写旅行之苦;“深山巨谷”,写路途之艰险;风雪载途,足肤皲裂,写途中气候之恶劣。再用“四肢僵劲”、“持汤沃灌”、“以衾拥覆”几个细节加以渲染,极言行程的艰苦。这是写行,是详写。到达之后的衣、食、住则用略写:寄居旅舍,穿破旧棉袍,每日吃两顿饭,无鱼肉可享受。这一切都与“同舍生”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衣服鲜丽,佩带珍奇,一边是“温袍敞衣处其间”。但作者毫无慕艳之意,因为他心中自“有足乐者”,不把“口体之奉”放在心上,他的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志趣是同舍生所没有的。至此,自己的读书、求师已经写完了,于是用“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一句束住上文。那末如此刻苦读书求学的结果又如何呢?下面一节就是说明。
第四节,从“今虽毫老”到“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这里所写的种种情况,其用意无非是用自己学习的结果来勉励别人刻苦求学;但又要避免别人误认为是炫耀自己,所以用了许多谦词,如“未有所成”,“幸预”,“缀”,“课称”,等等。到这里,叙述自己求学之难暂告结束。第五节,从“今诸生学于太学”到“岂他人之过哉”。这一节转到写当前的太学“诸生”,却仍然处处照应着前文与“余”作比较:“无冻候之患”,对比自己过去的有冻馁之患;“无奔走之劳”,对比自己的有奔走之劳;“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对比自己“无硕师名人与游”;“未有问而不告”,对比自己“执经叩问”的艰难;“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对比“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
此外,“坐大厦之下”也是与自己“寓逆旅主人”的居住情况作对比,一个“坐”字描画出太学诸生安然无忧的情形。总之,经过一番比较,说明现在太学生们的学习条件是够优越了。然后用虚笔推论说:假若他们学业不能有所成就,必然是“心不若余之专”。言语之间已含有勉学之意了。第六节从“东阳马生君则”到结束。这节紧扣题目,写送马生之意。先点明马生是同乡人子弟;次写马生的为人,突出他求学的态度是“用心于学甚劳”,是“善学”;然后揭示写这篇序文送别的主旨是要说明“为学之难”以示勉励之意。最后申述自己的用意只在于“勉乡人以学”,并非在乡人面前骄傲,夸耀自己的经历。这是与前面第四小节照应,有了这二句,前面“今虽毫老”那一段话就更不容有丝毫的误解了。
送人的文章,一般多从被送者方面来说起,入手便表示临别赠言的意思。本文则从自己写起,而且用了相当的篇幅来写自己的学习经历,这是为了现身说法,自道为学之难.以事明理,以事感人,避免抽象的说教,以达到启发晚辈的目的。例如作者为了说明学习应该不“怠”的道理,便叙述了自己借书、抄书、还书等事,正是由于这勤学不怠,使自己从家贫无书到“遍观群书”。其他如写从师叩问的情形以说明为学的“勤且艰苦”,也都是用的这一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说服力强,有启发作用,给人的印象也很深。本文写作上的另一特点是对比,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达到勉励青年勤学的目的。文章有两处运用了对比,一是与“同舍生”作比较,一是与“太学诸生”作比较。
与同舍生的比较主要是从生活条件(“口体之奉”)上作比较,起到反衬自己的艰苦和以学习为乐的作用。与太学诸生的比较则从生活、从师问学、图书条件诸方面作了比较,起到激励人“专心”学习的作用。全文各段内容都围绕着“勉学”这一中心思想,体现着这一中心思想,内在联系明显,从昔日的“余”写到今之“太学诸生”,再从太学诸生写到“在太学已二年”的马生,脉络清楚,不用过渡性的句段而能够转折自然,结构紧密,表现了作者构思的严谨。本文语言简洁,朴实无华,明白流畅。尤其是第一、二自然段,写作者自己少年和青年时期在大寒天借书抄录,到百里外从师请教等等情状,平易亲切,如话家常,话不繁絮而明白尽意,情景如见,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作者早年求学的艰难情况,传导出他对马生的诚挚勉励和殷切期望,读来非常感人。
- 上一篇:第一卷:五言古诗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下一篇:李白是送孟浩然去扬州寻花问柳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