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唐朝诗人中王维那也算得上是比较著名的大师级人物,尤其是他后期的山水田园诗,一派清新空灵,融合禅趣和绘画技法,在盛唐诗人群的璀璨星河中独树一帜,给后人留下无尽的赞美。曾经苏东坡就评价王摩诘的诗,称之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笔者最近在读王维的这一首《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时,看到两个不同的版本,而且其中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处,故而产生很多疑惑,作文以述之。
首先,词句的差异。
目前,笔者看到的两个版本的文字,主要差距就在于第五句和第七句。在诗中分别是“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与“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另一个版本的文字是“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和“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在笔者看来,对于这两个版本的差异,最好的解读莫过于从题目入手。这首诗的题目是《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既然是送落第的朋友还乡,自然在京城参加科举,而且诗句前面也提到了“京洛缝春衣”,故而第五句再说“长安道”,貌似不妥,因为与诗文中多处重复。
当然,可能也有人发觉了这其中的不妥,才出现后面“孤城”与“孤村”的差异。但是呢,这个地方很明显孤村没有孤城的境界和气魄大,明显要好。
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第七句前面的那一句是“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这句中是送别友人的场面,想象友人乘舟已行,不久回到故乡的场景,故而“荆扉”、“远树”、“行客”、“落晖”等这些意象,恰好能够和“孤村”紧密联系在一起,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再者说,诗人的朋友綦毋潜落第还乡所为何事?回家种地或经商,都不是,无非是归隐。要不然怎么能够称得上王维的“知音”?既然归隐绝对不会在与“孤城”相联系,而“孤村”最为妥帖。
其次,诗句“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怎么解释?
对于诗句“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这一句的解释,有的版本说是诗人王维安慰即将乘舟离去的朋友,表示自己不久将会来看你。对此笔者是不能认同的。一方面是缺乏相关的事实依据,王维去过荆南吗?好像没有相关的记载;另一方面既然朋友要走,作者肯定要说一些吉利的话,类似于“一路顺风”,大致的意思则是安心乘舟回去吧,一路顺风,不久便可到家。因为诗人的朋友綦毋潜家住在湖北,也就是荆南,故而诗句中所说的“荆扉”,也是一语双关的意思。
故而,笔者觉得对于版本而言,使用“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与“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这个版本要好一些。对于诗句的解释,尤其是“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这一句,不能解释为作者要去看望朋友,这样未免离题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