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湖北黄冈)时所写,那时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有两年了,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表达。有一天,他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矶,此处壮丽的风景触动了他的心,尤其是他在此追忆起当年三国时期赤壁大战的前沿总指挥周瑜的英姿潇洒,感慨不已,写下此词。
这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可以说人人皆知。它通过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历史风流人物功业的追念,表达了他怀才不遇、功业未就的忧愤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雄浑苍凉,大气磅礴,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词的气象境界凌厉无前,具有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被誉为“千古绝唱”。
苏轼,今四川眉山市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都有极高的成就,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但他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并在诗文中有所流露,而被治罪,差点被砍了头,最后被发配黄州。
出黄冈古城汉川门,北面有一小山陡峭如壁,因山石颜色赤红,故名“赤壁”,现在这里被称为东坡赤壁风景区。远远望去,那大小不等、古色古香、错落有致的亭阁楼榭半隐在翠绿丛中。
走进景区大门,苏轼的塑像“正义凛然”地挺立在面前,衣髯飘逸,凝神伫立,“持之以恒”地迎接着我们。
在这里需要做两点说明,一是苏轼来黄州时叫苏轼,因他在这里的东坡上躬耕垄亩,便自号东坡。从此,人们就叫响了这个名字。二是现在人们认为真正的三国赤壁大战发生在湖北赤壁市,因此便称这里的赤壁为东坡赤壁。
与苏轼打过招呼,继续向前,一条红褐砂石的石阶小道顺山势蜿蜒而上,径直通向半山腰间的东坡赤壁。每级石阶的中部都被磨得向下凹陷,显得和岁月一样沧桑。小道的右侧是红褐色的峭壁,左侧是用白玉条石砌成的护栏,护栏下面是片片竹林。一阵轻风吹过,竹叶簌簌作响,像是在向我们热情地致意。
坡仙亭坐落在赤壁矶头,亭内三面壁上嵌有历代名人的书画碑刻,其中苏轼的书画碑刻最为世人注重。正是由于这些珍贵的书画碑刻,使得坡仙亭成为东坡赤壁最重要的亭阁之一。它的旁边是酹江亭,取苏轼这首词中“一樽还酹江月”之意。山上的栖霞楼是宋代黄州四大名楼之一,位于赤壁最高处,因此楼背山面江,落日时晚霞染红大江,映照楼身,如霞归栖,故名栖霞楼。
在宋时,赤壁矶的绝壁下就是浩浩长江,苏轼就是站在这里唱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浩歌。如今,长江已改道向后退去两三公里远,赤壁矶下是一泓清波。
站在赤壁矶上,敞开胸怀,迎着对面吹来的强风,放声朗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心中立时便激情豪迈。仿佛看到苏轼与好友乘月夜泛舟于赤壁之下,仿佛看到他与好友举箸把酒,“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斗转星移,虽然长江已向后退去,这里仍充盈着苏轼留下的浩然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