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苏州,园林是一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而园林里,假山石则是苏州园林的重要元素之一。
可能你要说,不就是假山石嘛,有什么出奇。但你不知道,苏州园林里的假山石几乎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太湖石。这一块太湖石的价值,动辄上万,有些太湖石价值数十万,甚至百万!
太湖石/网络
不是每一块石头都能叫做太湖石
太湖石又名纹石、花石、窟窿石、洞庭石,产于太湖诸岛及湖滨崖畔的石灰岩地区,是石灰岩经风化溶蚀和波浪冲击逐渐形成的。唐吴融的《太湖石歌》中生动描述了水石的成因和采取方法:“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得识。”
太湖石/网络
太湖石洞多质轻,形态各异,颜色有深浅变化,具有皱、漏、瘦、透等特点,有青、白、黑三色,质地坚硬,浸润不枯,纹理纵横,涡洞相套,玲珑剔透,造型清秀奇特。
太湖石/网络
正因为太湖石有这样的特点,具有美观所以才被广泛的用与苏州园林内作为假山石。在《辞海》中就有记载:“太湖石,产于太湖区域的多孔而玲珑剔透的石头,供点缀庭院或叠作假山之用。”
太湖石/网络
而如若说到太湖石哪家强,自然要属于拥有着这东太湖的苏州了。其中尤以西山太湖石最为出名。江南四大名石:留园的冠云峰、苏大附中的瑞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和杭州的绉云峰,都是北宋时期从太湖西山中采集而来。
西山/网络
据《吴郡志·土物》载:“太湖石出洞庭西山,以生水中者为贵。石在水中,岁岁为波涛冲撞,皆成嵌空。石面鳞鳞作靥,名弹窝,亦水痕也。没人缒下凿取,极不易得。石性温润奇巧,扣之铿然如钟磬。”
太湖石/网络
爱石说,苏州爱石之士繁多
苏州因太湖石形成湖石文化,可谓历史悠久,上至达官显贵、下至百姓平民,爱石之人可谓繁多。
早在唐代,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等众多文人,曾对太湖石留下诸多诗赞和佳语。例如白居易《太湖石记》谓:“石有族聚,太湖为甲。”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对瑞云峰赞曰:“妍巧甲于天下。”
太湖石记/网络
不止是文学大家对其赞不绝口,清代戏曲作家李斗谓“太湖石乃太湖中石骨,浪激波涤,年久孔穴自生。”宋代书法家米芾一生痴石被誉为“石圣”。相传,他在对太湖石恒久潜心相石中,提炼出“瘦、皱、漏、透”四字诀,可谓运思深邃,精辟独到,堪称中国古代赏石的理论基础。
太湖石/网络
最为高端的玩家,还要属宋徽宗。说起宋徽宗与太湖石的缘分,则不得不提到另一个名词“花石纲”!(是“花石纲”不是“花岗石”)花石纲是中国历史上专运送奇花异石以满足皇帝喜好的特殊运输交通名称。
宋徽宗对太湖石的喜爱更是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他把天下有名的美石奇石编入“花石纲”运送到北宋都城开封,供自己赏玩,其中便有太湖石,下级官员甚至在苏州设置“应奉局”专门为宋徽宗搜罗太湖石。当时运送太湖石的船只日夜不绝,为了使较大的石头能顺利通过,经常要拆毁桥梁或者城郭。当地的百姓,还要向花石船队供应钱谷和民役。
宋徽宗真迹/网络
关于花石纲,在《水浒传》中还有相关章节:青面兽杨志原为殿帅府制使,因押送花石纲在黄河里翻了船,不敢回京赴命,四处逃难。后因被赦返往东京。生辰纲便是由此杜撰得来。
水浒传/网络
花石纲之役让江南百姓苦不堪言,《宋史》有载:“流毒州县者达20年。”后来花石纲还成为激起方腊起义的重要原因之一。至今,苏州仍有不少与花石纲有关的遗迹,如太湖三岛的“皇家采石场”。
皇家采石场/网络
苏州太湖石,多个时代的剪影
中国人对太湖石的爱由来已久。据《清异录》载:五代后晋时代开始有人玩赏太湖石,自唐代开始,太湖石特别盛行。唐相牛僧孺酷爱收藏太湖石,白居易称他“游息之时,与石为伍”,甚至到了“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石,爱之如儿孙”的地步。
太湖石/网络
到了宋代,不爱江山爱艺术的宋徽宗从苏州挖掘优质的太湖石,建造当时的皇家园林——艮岳。
最终“太湖之山”凭借着“运河之水”运往了遥远的帝都开封。然而未等竣工,金人的铁马就已经杀入朝中,北宋自此衰败。虽然太湖山未能成事,但在宋徽宗的影响下,掀起了奇石赏玩的热潮,也成为了宋国人的时尚。
太湖石/网络
虽然,宋朝之后,玩太湖石的人有所减少,但苏州以园林名于世,来苏州园林看过的无一不注意到那剔透玲珑的太湖石,试想没有了假山石的园林,你还会爱么?
赏石、藏石多是封建帝王将相、士大夫文人等人空闲之乐。但如今也可说是“旧时王谢堂前燕”,也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
太湖石/网络
人见人爱的太湖石,除走进国内众多园林及建筑外,还远渡重洋到了美国,筑成“明轩”的假山,一时传为美谈。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灵巧的太湖石亦源源不断地进入寻常百姓新建住宅的小庭院、小花园、小苑圃。
所以说,太湖石,也是苏州文化名片之一!
*部分图文资料来自苏迷图书馆、壹号收藏、苏州古城、留园、谁最经典、棕榈教育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看见苏州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