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书法作品为自创。文字、图片来自网络)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欲过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都是,老子经行处。辋川图上看春暮。长忆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未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注释】
①青玉案:词牌名。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
②伯固:北宋诗人苏坚,字伯固,号后湖居士,苏轼友人。[2]
③三年:苏坚于己巳(1089)从东坡监杭州商税已有三年。
④枕上:床上。
⑤吴中:今江苏 吴县 一带。亦泛指 吴 地。
⑥黄耳:一作“黄犬”。
⑦松江:吴淞江 的古称。
⑧四桥:《苏州府志》卷三十四《津梁》:“甘泉桥一名第四桥,以泉品居第四也。”
⑨老子:老年人的自称,此作者自指。犹老夫。
⑩辋川图:唐诗人王维,其有别墅在辋川,曾于蓝田清凉寺壁上画《辋川图》,表示林泉隐逸之情志。
⑪天已许:在朝廷已准许。
⑫小蛮:指词人侍妾朝云。
【翻译】
三年梦魂总飞向吴中故里路,送只传信黄犬随你回到故土。若到松江呼唤小舟前来摆渡,切莫惊吓了水近的鸥鸟白鹭,吴中地区四桥的河湾渡口处,当年都是我常出游的去处。看《辋川图》如同吴中暮春景物,常常记起高士王右丞的诗句。定个还乡归期天公必然应许,身上春衫还是小蛮细针米线,曾经浸湿了西湖依依的泪雨。
【作品简介】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为送别词。上阕抒写作者对苏坚归吴的羡慕和自己对吴中旧游的思念;下阕抒发了自己欲归不能的惋惜,间接表达对官海浮沉的厌倦。全词通过描写送友归乡,来抒发自己思乡怀旧之情,深微婉曲,含蓄深沉,构思奇巧,别具特色。
,时苏轼知杭州,为送友人苏坚归吴中而作此词。词发端写苏坚离开故乡三年未归,睡梦中都在惦念着家园,不直言惜别之情,而落笔于对方,更见出对友人的体贴和关怀,两人情谊之深厚。巧用陆机事典,彼我两写,既希望友人回归吴中后,频传音书以慰远念,也暗示自己同样会常捎去问候。嘱咐友人归途中莫惊动小鸟,因为自己曾在“经行处”,安详地和小鸟亲密为伍,言中已含念旧羡归之意。这里“莫惊鸳鹭”一语,是暗用“鸥鹭忘机”的典故,委婉地讽劝苏坚应和自己一样不要存世俗机巧之心,也表明了诗人立身处世的态度。上片虽然写送友、恋友、嘱友,但已隐含着自身对仕途厌倦,思与鸳鹭相亲的心声,这便为下片的自我抒怀设下了伏笔。诗人时时观摩王维的《辋川图》,铭记他的诗作佳句,实是借隐逸诗人王维的诗画作思归的隐喻。最后几句,则是点睛之笔,直接宣发向往林泉生涯。言自己返家“天已许”,流露出实现宿愿的信心和决心。“犹是”、“曾湿”,都是写曾经体验过的西湖的潇洒、高雅的生活,正反衬出宦游天涯之可哀,而己之欲归之情,亦倍见迫切。(一种解释认为下片仍从对方角度下笔,亦可成立。)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云:“‘曾湿西湖雨’,是清语,非艳语。与上三句相连属,遂成奇艳、绝艳,令人爱不忍释。”诗贵真情,苏轼将自己的真情真语诉诸笔端,而且写得如此清丽雅艳,因而成为令人们“爱不忍释”的千古绝唱。
【创作背景】
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苏轼出任杭州太守,时苏坚为其下属。两人交情甚笃,苏轼治理西湖多得苏坚的帮助。三年之后,送别友人归"吴中" 故乡,惜别之情难以自已。上阕写送别,苏轼欲"遣黄犬"送信,寄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且认为友人这次归故里是要与"鸳鹭"为伍,摆脱仕途之累,在"松江" "四桥"间潇洒往来,自在生活。下阕设想友人隐逸故里的情景。友人将学习唐贤王维隐居"辋川"的做法,吟诗作乐,自由随意。结尾三句用典,写当年在杭州共事的情景,以回味两人的友谊作结。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的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
相关推荐
-
史海遗珠9∣袁宏道令婢女监督他读书
袁宏道,2016-04-11 冯玄一 时拾史事 33、袁宏道令婢女监督他读书袁宏道年轻时候读书不专心。他找来欧阳修、苏洵、曾巩、陈亮、陆游等文学名家的文集打算认真阅读。但是他“性不耐静”,意志不坚,一篇还没读完,便起身约好友骑马外出游玩。每次出游,都要玩一整天。
-
苏东坡小传: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有趣的灵魂总能不朽
苏轼文集,你认识什么样的苏东坡?是他被一贬再贬的坎坷仕途?还是他洒脱豪迈的人生态度?抑或是“不思量,自难忘”的缱绻情深?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苏东坡活得真实,活得纯粹,生活的重担让我们谨慎、世故,往往不能遵从自己的本心,而苏东坡仿佛一阵清风,拂去世俗的尘埃。
-
说苏洵是伟大的教育家并不过分,他一生最得意的作品就是苏轼苏辙
苏轼的作品,”一门词客三父子,千古文章四大家。”“三父子”指的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苏”,父亲苏洵和两个天纵之才的儿子:苏轼和苏辙。“唐宋八大家”中三父子就占据了三席,举世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