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徘徊于十九世纪末的血雨暗夜,徘徊于二十世纪初的腥风长街。他命定是弱者中的强者,却又是强者中的弱者;他命定是诗杰,是情圣,是丹青妙手,是革命和尚,却又是断肠客,伤心人。
苏曼殊的父亲苏杰生原籍广东香山县沥溪乡苏家巷,青年时期赴日本淘金,三十九岁时身任横滨英商万隆茶行买办。他还在国内捐有官职,算得上春风得意。
苏杰生好色,口袋里攒足了闲钱就忍不住要美美地享受一下齐人之福。妻子黄氏留在国内,鞭长莫及,在他身边侍奉的是两位姬妾,一位是日本女子河合仙,时年三十六岁,一位是中国女子大陈氏,时年十七岁。
苏杰生意犹未尽,又将河合仙的胞妹、时年十九岁的河合若勾引失身,苏曼殊便是这场不伦之情珠胎暗结的产物。其后,河合若将私生子留给:了姐姐抚养,然后嫁给了一位海军军官。
从此,小宗之助(苏曼殊的日本乳名)脉管里流淌的便一-半是大汉民族的血,一半是大和民族的血;一-半是咸腥,一半是苦涩;一半是无语话凄凉,一半是有心伤离别。“世.上飘零谁似我”",在他心目中,东瀛与赤县,都是故国,又都是异邦。
四岁时,苏曼殊随河合仙暂住东京。他天资颖秀,才华早露,"伏地绘狮子频伸状,栩栩欲活”。
也就是在那年,一-位过路的相士偶然见到双眸朗若流星的苏曼殊,忍不住驻足感叹道:"是儿高抗,当逃禅,否则,非寿征也。”天机乍泄,当时却无人会意。
苏杰生喜欢这个夙慧天成的儿子,乐得由他来延续苏家的香火,光耀苏家的门楣。六岁时,已改名为戬的曼殊随嫡母黄氏漂洋过海,回到广东香山沥溪老家,入读乡塾。
他那病病歪歪的身子骨多少有些招架不住。何况身世成谜,平日里他没少受到族中子弟的奚落和排斥。苏曼殊天性敏感,内心的悲愤无处诉说,其痛苦可想而知。九岁时,河合仙与苏杰生关系破裂,曼殊在家族中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
十二岁那年,他大病一场,却被当家的大陈氏弃置于又脏又破的柴房,饱尝饥渴之苦, 险些一命呜呼。度过此劫后,曼殊决意逃离家庭。
人世是红火坑,佛门是清净地。这个简单的比较法怂恿他追随新会慧龙寺的赞初和尚一路化缘而去 。
赞初大师有相当不错的识力,他一-眼看出苏家这孩子聪明过人,将来必定能成就一番慧业。
于是他携苏曼殊前往广州长寿寺,让一个流浪的灵魂暂时找到了遮风挡:雨的屋檐。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饥火焚身,苏曼殊偷食鸽肉,违犯了寺规,严厉的方丈不肯饶恕,下令 将他逐出山门。
1899年,十六岁的苏曼殊由于初恋受挫,负气从日本回到广州,决意皈依佛门,坚心事佛。
然而,苏曼殊情根未断,尘缘未了,所谓“出家”,脚在空门内,心在空门外,又岂能绝智灭欲?只不过来走一回过场。在寺院里待了没多久,他便悄然离去,返回日本横滨。
1904年,苏曼殊到香港《中国日报》谋职未就,心灰意冷,便前往广东番禺县雷峰寺落发为僧,皈依佛门]。
这一-次,他仍然不堪修行之苦,窃取已故师兄博经的度牒(僧人的身份证明和户口)后,就飘然回港了。
1904年春,苏曼殊以玄奘、法显为榜样,万里投荒,去泰国曼谷朝圣,研习梵文,从此,他开始了真正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