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变命运”,在科举制度日臻完善的宋朝,这句话得到了印证。寒窗苦读,一举中魁,即能步入官场、翻开人生新篇章。这也是众学子一心求取功名的原因所在。然而,成功的道路从来都不只有一条,当科考的大门关上,没有国家承认的学历,依然有人能够逆势翻盘,成为人生的赢家。
苏洵少年时纵游天下,27岁才“始发奋,读书籍”。和儿子苏轼苏辙的一考即中不同,他屡考屡败,37岁索性放弃科考。闭门苦读十数年,终成大器,成为唐宋八大家中唯一没有进士功名的思想家,并一手打造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苏氏豪门。没有学历的他,凭什么逆袭成了人生赢家?
有一个纵容儿子“不务正业”的父亲
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苏家是当地名门,父亲苏序胸怀旷达,乐善好施。在两个哥哥相继考上进士后,18岁的苏洵参加了人生第一次科考,却不幸落榜。谁都没料到的是,苏洵没有继续苦读,而是把书本一撇,跑出去游山玩水了,还洋洋自得地写下“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父亲苏序对苏洵的两位哥哥“教训甚至”,但是对于苏洵的不务正业,却“纵而不闻”。旁人好奇,屡屡追问,苏序回答:“非忧其不学者也”。苏序认为,一来苏洵脑子聪明,却不擅长科举考试的诗赋、记问之学。让一个严重偏科的学生为了考试去学最不擅长的科目,收效自然寥寥。但只要他下决心苦读,是能够“大究六经百家之说”的。二者,苏洵心有大志,去名山大川嬉游,访友拜师,也是学习、开拓眼界。苏序对儿子充满信心,不用科考来束缚他,给了他足够的发展空间。
苏洵后来回忆说:“知我者惟吾父与欧阳公也”。
苏序懂得因材施教,能够包容苏洵的“不务正业”。他自己读书“务知大义”,不做死学问,对科举考试的态度也很淡泊。据传,苏洵的哥哥考中进士,喜报传来,苏序在村口淡定地下完棋后才醉醺醺地骑着毛驴颠回家。他的旷达以及对科举考试的清醒认识对苏洵乃至苏轼一辈都产生了影响。
有一个包容丈夫“静待花开”的妻子
18岁这年,苏洵迎娶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之女。程夫人孝恭勤俭,获得族人交口称赞。苏家家景逐渐凋敝,有人劝程夫人去求家境殷实的娘家接济,程夫人却坚决不肯,她不愿意苏洵被人笑话“求于人以活其妻子”。
苏洵屡试不中,游荡不学,程夫人心中担忧,却从未冷眼对他。她知道苏洵天资过人、个性独立。所以默默操持家务,相夫教子,没有催促他去考取功名,而是等待时机加以引导。
27岁这年,苏洵突然醒悟了。他对程夫人说:“我反省自己,觉得自己还能重新开始学习。但是家中生计需要我,学习就会耽误生计,我该怎么办呢?”程夫人说:“读书是你自己的事,你若不想读,我不会说什么。你若有志向,家中的事有我操持,你好好读书就是。”程夫人的话如同定心丸,苏洵自此潜心苦读。
程夫人生了6个孩子,其中3个早夭。苏洵发奋读书后,苏轼、苏辙相继出生。苏洵或在家闭门苦读,或出门游学,程夫人承担起苏轼苏辙的启蒙。
程夫人教授儿子诗书,鼓励他们“立乎大志,不辱苏门,也不悔于国家。”她讲述古今成败治乱的故事,以培养儿子的品德、情操和气节。生活中,她周济同乡,亲身示范做人要有仁爱宽厚之心;言传身教,教导儿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程夫人教导有方,不仅完成了苏轼兄弟教育上的发蒙,也让他们树立起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程夫人去世后,苏洵在《祭亡妻程氏文》中写道:“自子之逝,内失良朋。孤居终日,有过谁箴?”于苏洵而言,程夫人是爱侣,更是良朋,她给了苏洵最大程度的包容和支持,给了苏轼苏辙兄弟最好的启蒙教育,最终成就了一门三苏的佳话。
有一颗了解自己“志向何在”的心
37岁这年,屡试屡败的苏洵终于接受了自己的“考渣”体质,决定不再把时间浪费在考试上。他一把火烧掉十年中为应试所作的数百篇文章后,继续埋头苦学。只是,从此他不再是考生苏洵,他要为自己读书、为解决问题写作,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学者、思想家和文章家。
苏洵潜心研读先贤经典,考证古今政治成败,从先贤的经历中汲取思想精华。一开始他只读不写,一直到各种思想层层累积,各种情感在胸中激荡。五六年后,他终于能够在下笔时思接古今,纵横驰骋;终于能够在针砭时弊时心游万仞,畅快淋漓。直到此时,他被考试所累的天赋和才华才迸发地淋漓尽致。
胸怀大志的苏洵始终抱有“学而优则仕”的期待。嘉祐初年(1056年),苏洵带两个儿子进京赶考。二子充分展示了考霸风范——一考即中。翰林学士欧阳修读了苏洵的文章,大赞其文颇有荀子之风。三苏的文章在士大夫中间争相传阅,天下文人纷纷仿效文风,王公贵胄排队请求相见。曾巩描述当时的情景为“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逆袭的杀手锏
三苏中,苏轼名气最盛,苏辙官位最高。世人皆羡苏洵有两个好儿子,有人甚至腹诽苏洵名列唐宋八大家是父以子贵。事实上,他能够得此殊荣,实至名归。
文学上,苏洵没有师承,完全自学成才。他推崇战国纵横家文章,坚持写文章要有真知灼见,言之有物。他写就的文章“博辩宏伟”,上能够和先秦孟子、汉代刘向、贾谊的文章相抗衡;下可以和唐宋第一流的散文家韩愈、欧阳修分庭抗礼。有《权书》、《衡论》、《几策》等名作流传于世。
教育上,苏轼苏辙虽然是天纵之才,但是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得益于苏洵的悉心教育。苏洵带领他们遍读经史百家之书,和尚未成年的儿子讨论历朝的兴废成败。严格的思想和写作训练使得成年后的苏轼苏辙逻辑严密、思想深邃。苏洵通过苦学成为宋代文坛大师,而且开启了苏轼苏辙在文学上的开挂人生。
苏洵虽然以文名动天下,仕途却不坦顺。朝廷征召下,51岁的苏洵当上了秘书省试校书郎。朝廷修礼书,改任其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公元1066年,苏洵在从八品的官位上去世,享年五十八岁。皇帝特赐绸、银,苏轼辞谢,只求赠官,皇帝特赐苏洵为光禄寺丞。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没有学历,能成为人生赢家吗?能!苏洵做到了。放眼当今商界,多少大佬也做到了!实业家李嘉诚是小学学历,民营企业家代表鲁冠球15岁辍学,电焊工张勇一手打造了市值近千亿的海底捞……他们没有高学历傍身,却在商海浮沉中逆袭成为众人艳羡的人生赢家。
那么,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苏洵放弃科举考试后,调整目标,开始了数十年如一日的苦读写作;李嘉诚从不间断阅读新科技、新知识的书籍;鲁冠球笃信人生精不精彩,关键在于怎么学……
由此可见,人生的辉煌或黯淡与学历无关,因为没有学历不代表不学习,有目的、有方法的学习,再辅以持之以恒的努力,逆袭成功便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