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是名副其实的一代布衣鸿儒。
苏洵虽以文扬名天下,但他与天下的读书人相比却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在古代,读书人讲究“学而优则仕”,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而苏洵在几次应考皆不中的情况下,放弃仕途,醉心于书海之中,希望靠文章真正扬名天下。闭户十年,靠着勤奋苦读与过人天赋,苏洵的文章终于一鸣惊人!
苏洵的传奇人生,并不是偶然,从他诞生的那一刻起,似乎就注定了他一生必定不平凡。苏家重视礼法教育,族人多忠信孝友,乐善好施,代代相承,形成了苏氏家族良好的家风,深受乡邻爱戴。苏家读书的氛围浓厚,但少时的苏洵并不喜欢读书,而喜欢游荡四方,在众人都纷纷侧目之时,他的父亲苏序却独具慧眼,不压抑苏洵的天性,这使得苏洵的人生多了几分传奇色彩。
本期,记者就带你穿越历史的烟云,一起去探秘苏洵少年时期与众不同的生活。
良好家风代代相传
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的风格。对于不少人来说,家风甚至会影响和决定他的一生。对于苏洵来说,他是幸运的,虽然欧阳修说,苏家“三世皆不显”,但苏家重视礼法教育,族人多忠信孝友,乐善好施,代代相承,深受乡邻爱戴。
苏洵的祖父苏杲,性情温善聪慧,对父母极为孝顺,同兄弟和睦相爱,为人仗义,讲信用,乡民邻里都十分敬重他。苏杲善于生产经营,但他从不聚敛财富,一直到死他家里的田地不满二顷,房屋破旧了也不修葺,始终过着简朴的生活。可他帮助别人毫不吝啬,经常拿出粮食、衣物救济贫困乡邻,且做了好事从不张扬留名。
苏洵的父亲苏序也有颗慈悲善良之心,为人仗义,性情上还多了几分疏达不羁的豪侠之气。苏序每年种粟比种水稻多,有时还用稻米换粟,将粟放在仓库里储存起来,几年后,他的粟已经储备到三四千石。有一年饥荒席卷眉山,他立即拿出粟来无偿地救济饥民,使他们免除饥饿之苦。这时,百姓才知晓苏序的用心,粟能长久保存,荒灾之时能解燃眉之急,这颇受乡民们称赞。当年,眉山城里有座不伦不类的“茅将军像”,骗了百姓许多香火钱,苏序得知后,带领二十多个村民,毁了神像,拆了庙屋,当众揭穿了这种骗人骗钱的把戏。
从苏杲到苏序,经过一代代传承,形成了苏家良好的家风和乐善好施的美德。苏洵在其著作《族谱后录》中不仅追溯了苏氏的先祖是唐朝益州长史苏味道,更高度赞扬了其祖父、父亲的事迹,还告诫族人要秉持优良传统,“相与尽其欢欣爱洽”,互相走动,团结友爱,崇敬祖先,而苏洵在这方面亦堪称表率。苏洵家道曾多次中落,后来在苏洵夫人的操持下,家里重新富裕了起来。他也从未忘记让程夫人帮助乡亲邻里,谁家有困难,他们家总是第一个伸手援助。苏家这种超乎物外的精神境界,深刻影响着子孙后代。若干年后,苏轼作《超然台记》便是最好的证明:“人之常乐者,盖游于物之外矣。”
少不喜学游历四方
苏家不仅家风优良,还有着很浓厚的读书氛围。苏序非常重视儿孙辈的学习,他说:“吾欲子孙读书,不愿富。”于是倾其钱财,购置了大量书籍置于书房。苏轼后来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他祖父购置的书如汗牛充栋,自己从小就生活在一个“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环境中。
苏洵的两个哥哥都十分喜爱读书,大哥苏澹读书刻苦认真,可惜体质太差,不堪负重,求取功名未能如愿。二哥苏涣,天资聪慧贤良,从小喜欢读书,天圣五年(1027年),他不负众望,考得进士及第。
在宋代科考中,中进士与中进士及第有本质的区别。进士还不能被朝廷封官任职,只有进士及第才能步入官场。在宋初数十年间,眉山只有孙堪举进士,但未显而亡,无甚影响。苏涣此次进士及第,将要成为朝廷命官,对乡里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由羡慕转而效仿,家族之长者皆以苏家为榜样,劝子孙读书,一时州县学风盛行,常常传出琅琅读书声的人家有十之八九,人人向学蔚然成风。后来,曾巩作出一个结论:“涣以进士起家,蜀人荣之,意始大变,皆喜受学。及其后眉之学者多至千余人,益自苏氏始。”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苏洵却不像两位哥哥一样那么爱读书。苏洵天生聪明,辩智过人,但少年时代的确不爱读书,但不是因为他不爱学,只是他不认可科举制度,认为其限制了思想自由。在苏洵12岁时,苏序专门请了先生来教三个儿子。每当先生讲课,苏澹、苏涣正襟危坐,专心听讲,唯有苏洵对先生所讲属对声律,平仄押韵,丝毫不谈及文章内容倍感憋气,干脆跑出课堂到郊外去游山玩水,因此苏洵有“游荡子”之名。
渐渐地,苏洵“游荡不学”的名声在十里八乡出了名,许多有钱人家在教育儿子努力读书谋求功名时,往往以“游荡不学”的苏洵为反面教材,不让自己的孩子与苏洵一块玩耍,怕被带坏了。族中长者责怪苏序管教不严,有失父职,有损苏氏家族名声。尽管如此,苏序却依旧不责怪苏洵,让苏洵能纵情于山水之间。后来,这段事迹被欧阳修详细地记载在《苏君墓志铭》之中:“君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职方君(苏序)纵而不问,乡党亲族皆怪之。或问其故,职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
对于苏序对苏洵 “不教”、“纵而不问”,很多人都会感到疑惑,可是几百年后,人们再去回看苏序的教育方式,不得不被他的慧眼所折服。他非常了解苏洵天资聪慧,辩智过人,而且颇有大志,一旦发奋就了不得!他认为待苏洵真心想读书时,未必就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读书之路。苏序的良苦用心,苏洵牢记心中,未敢忘怀,多年之后,他还颇为自豪地说:“知我者唯吾父与欧阳公也。”
难能可贵的是,当苏洵也成为了一名父亲之后,并没以自己的意志强迫孩子去做不喜欢的事,而是秉持着他父亲因材施教的传统教育两个孩子,最终培养出了两位杰出的儿子,这从苏洵为两个儿子写的《名二子说》中就可见一般。苏洵这篇短文《名二子说》,精确地勾勒出两个孩子的性格特征,苏洵的眼光,令人惊叹。其中针对苏轼说:“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轼,指古代车厢前方用作扶手的横木,多数情况下没用,但少了它不行。苏轼才华横溢,锋芒毕露,父亲担心他因此吃亏,希望他像“轼”一样,身处重要的位置,但要善于隐藏自己,才能保全自己。苏辙性情温和,父亲认为他“善处乎祸福之间”,并不太担心,只希望他做个有用的人。
三苏祠一景
【记者手记】
对于苏洵这样的伟人,虽然记者已经做了许多的准备工作,但下笔之前,心中亦是充满了忐忑,珠玉在前已有很多,记者究竟要写些什么?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记者看了数十万字有关苏洵的故事,越看就觉得苏洵这个人的可爱,就越觉得他的成长值得人们深思!于是,记者决定静下心来,将苏洵值得人们深思和学习的地方一一呈现,希望让广大的眉山人有所收获。
在以前的日子里,记者更多地了解苏洵教育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故事,却不想苏洵的成长故事也是这样值得人们的思考。一个人的成才与他生活的环境是分不开的,苏洵就是在有着良好家风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更为难得的是,他的父亲苏序懂得因材施教,能看中儿子所擅长的,更能坚定儿子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当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依然是广大家长的共同心愿,但单单只有心愿足够吗?那是不够的,必须从当下做起,从自身做起,为子女树立好榜样。当然,更要学习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对孩子喜爱的特长加以培养,从心底坚信孩子一定是最棒的!
【注:本版图片皆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