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战国历史绕不开苏秦、张仪这两个人。这对师兄弟靠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各国之间,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历史上称他们为纵横家,今天了解一下苏秦的故事。
苏秦是战国时期洛阳人,长在农民家庭。他年轻时拜师鬼谷子,他的同门师弟就是张仪。张仪成绩优秀,苏秦自愧不如。
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第一奇人,他是纵横家鼻祖,精通兵法、善于谋略。《东周列国志》里说他还是孙膑、庞涓的老师。
这点我不太相信,《东周列国志》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所著。按照《史记》里面的记载,孙膑与苏秦活动时间相距颇大,如果都是出自一个门下,那鬼谷子的年龄最少也上百岁了。也有人说,鬼谷是一个门派,每一代门主称为鬼谷子,这个说法就有点玄幻了。孔子三千门徒,七十二贤,成材率为2.4%,已经很厉害了。如果孙膑、庞涓都是鬼谷子门下,那这个人也太厉害了,他的学生一出师就搅弄风云,当权者能任由这个不稳定因素发展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打开脑洞,一起讨论。
苏秦从鬼谷先生那里学成后,开始四处游历。几年后穷困潦倒,回到家乡洛阳。他的兄嫂妻子都嘲笑他,一个农民不去种地,不做生意,只知道逞口舌之利,净搞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苏秦无言以对,很是羞愧的感叹道:“读那么多书却换不来荣华富贵,有什么用啊”。像极了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却找不到工作。
这里可以看出苏秦虽然学成归来,但在他游历的那几年里并没有发挥所学,得偿所愿。而且他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为了荣华富贵。也许是他学艺不精,也是时机未到。结合后面的事情,我更偏向于前者。
于是苏秦开始闭门不出,找到了一本《周书阴符》(相传是姜太公所著),开始埋头苦读。看书累了就拿锥子扎自己的大腿,一年之后,学有所得。苏秦自信道:“可以开始游说君王了。”
周王朝当时的国都已经东迁到了洛阳,想着离家近,苏秦先去拜见周显王。周王朝的大臣都知道苏秦这个人,没人瞧得上他。于是苏秦转道向西,前往秦国。
此时秦国经历了商鞅变法,商鞅刚刚被杀。秦惠王即位不久,内乱初定。苏秦向秦惠王献兼并天下之术,秦惠王认为秦国羽翼未丰、时机未到,便没有采纳。
只能说时也命也,苏秦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合纵六国抗秦。他最初还是看好强大的秦国,奈何时机不成熟。于是苏秦来到燕国。
在燕国等了一年之久,苏秦才见到了燕文公。苏秦分析出燕国目前最大的隐患是相邻的赵国,只要与赵国结盟,燕国便可高枕无忧了。
燕文公听从了苏秦的建议,资助他马车,前去说服赵国结盟。
来到赵国后,苏秦指出,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韩、魏两国在后面钳制。现在最好是联合其他五国,抵抗秦国。只要六国结盟,秦国就不敢出兵函谷关(函谷关是秦国向东的门户)。赵肃侯听后大喜,厚赏了苏秦,让他去联合其他各国。
当初商鞅身死族灭,但他在秦国的改革却保留了下来,秦国国力并未削弱。经过几年的发展,秦穆公重用了几位文武大臣,开始准备东进。
就在苏秦准备离开赵国的时候,秦国派公孙衍(也是一位纵横家,是张仪的一生之敌)攻打魏国,杀魏军四万余人,生擒两名大将。
苏秦担心秦军如果接着进攻赵国,会影响各国的结盟。想找人去秦国阻止秦军东进。这时他想到了自己的师弟张仪,这位师弟才能比自己更加出众,但怎么才能说服他去秦国呢?
高智商的人有高智商的玩法,当时张仪也在游说各国,但一直没有什么机遇,最后流落到了楚国。听闻苏秦相邀,张仪立刻赶了过来。苏秦召来张仪,故意加以羞辱,激怒张仪。
张仪满心火热被一盆凉水浇下,大怒之下,誓要给苏秦找点苦头吃。如今能收拾赵国的只有秦国了,张仪便动身前往秦国。苏秦私下派人给张仪送去钱财,帮助张仪见到了秦惠王。受到秦王礼遇后,苏秦才从别人口中知道,原来是苏秦一直暗中帮助着自己。
得知苏秦的目的后,张仪叹道:“我中了师兄的计谋却不知道,此番较量,是我输了。请替我拜谢苏先生,只要他还活着,我绝不鼓动秦国进攻赵国。”
解决了秦国这个不安定因素后,苏秦便开始游说韩、魏、齐、楚五国,在成功联合各国后,苏秦成为了六国同盟的秘书长,并兼任六国国相。
《资治通鉴》记载,在苏秦游说齐王的时候,提到了“踏鞠”这项运动,这应该是最早有关足球的记载了。至今已经有两千三百多年了,可国足水平还是十几年如一日的稳定,男足男篮,一对难兄难弟,不提也罢。
在游说各国的时候,苏秦对各国地理、国力、兵力、经济、民生、政局变幻了然于胸;每次谈话表面上都是从对方的利益出发;都以对方与秦国的敌对关系为前提;强调主要矛盾,避开次要矛盾;擅长假设,有时候会使用一些心理战术。展现出了苏秦渊博的学识。由此可以推断出苏秦应该是一个精通心理学、经济、地理、军事、政治、谈判的外交天才。
最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古代,还是在先秦时期,通讯落后,各国的文字、语言都有很大不同,在古代绘制一张地图极为不易,而战国时期各国经常互相征伐,局势瞬息万变,苏秦能了解这多的事情,绝不是看几本书就能了解的。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情报网,而且还要能接触到各国的统治阶层,否则是很难了解这么多信息的。这比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还要可怕。难道鬼谷真的是隐藏的一个极大势力?欢迎大家讨论。
等到苏秦北归赵国时,身佩六国相印,车马随从之多,比肩君王。
路过洛阳时,苏秦的家人匍匐在地,不敢仰视。苏秦感慨着家人的前倨后恭,叹道:“如果当初我有钱又有田,哪会在外奔走,更不会身佩六国相印了。”
苏秦回到赵国后,被赵肃侯封为武安君。秦国十五年内不敢兵出函谷关。
后来秦惠王派公孙衍欺骗齐国和魏国,一起出兵攻打赵国,借此破坏六国盟约。赵肃侯责怪苏秦,苏秦很恐惧,请求出使燕国,将来一定报复齐国。苏秦一离开赵国,六国联盟便土崩瓦解。
苏秦到了燕国之后,燕文公已经去世了,燕易王即位。苏秦和燕文公的夫人产生了感情,还发生了关系,而且被燕易王知道了。鬼知道苏秦是怎么想的,当燕易王是空气吗?
出人意料的是,燕易王并没有责怪苏秦,反而对他更为亲厚。燕易王越这样,做了亏心事的苏秦越害怕,就主动对燕易王说:“我现在在燕国不能给燕国太多帮助,如果我在齐国,可以设法增强燕国的国力。”
燕易王同意了,苏秦到了齐国后,鼓动齐王大兴土木,彰显齐王的地位。苏秦借此来削弱齐国财力,使燕国得利。
后来齐国大夫争宠,派人去刺杀苏秦。苏秦重伤未死,齐王派人捉拿凶手,没抓到。苏秦将死时,要求齐王以“间谍罪”将他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以使贼人出现。齐王照计行事,诛杀了凶手。
苏秦死后,他暗中为燕国做事也被人披露了出来,我猜苏秦临死前知道自己的事情瞒不住,所以借此为自己定下罪名,免得死后尸体再受到糟蹋。至于苏秦为什么到了齐国一直暗中为燕国做事,也许他信守着对燕易王的承诺,也许和燕文公的夫人产生了真感情,谁知道呢?
传说苏秦背剑与常人不同,古人背剑,皆是剑柄在上,剑尖朝下。苏秦背剑之时却是相反,剑柄在下,剑尖朝上,斜跨于背。我估计苏秦背剑的方式这么奇特,他的剑术应该有一定造诣,这也可能是刺客没将他直接刺死的原因吧。“苏秦背剑”后来常出现在武侠小说中。
苏秦这一生,落魄过、奋发过、风光过,当过相国、做过间谍(张仪有同样遭遇)。使当时很多人纷纷效仿学习纵横之术。孟子认为苏秦、张仪之辈不是大丈夫所为,汉代大儒杨雄认为苏秦、张仪用的是骗术。
合纵连横之术是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学派,只有在政权林立,纷争不断的背景下才有用武之地。像苏秦这样凭三寸不烂之舌联合的盟约,也很容易被破坏。只要六国之中,一国倒向秦国,盟约就会瓦解。更不要说还有楚怀王这种草包,被张仪玩弄于股掌之间。是非功过,但有世人来说。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知耻后勇、发奋读书、机敏博学。
- 上一篇:苏武的妻子是谁?苏武的妻子为什么要改嫁?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