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褒的《遂初堂书目》,是南宋时期独具开创意义的私家目录,同时在分类学和版本学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在分类设置上,沿用四部分类法,对部分类目进行了拆分、合并和增设;尤袤在著录图书的同时,标记了各书的版本源流,所以《遂初堂书目》也是我国目录学史上第一部版本目录。
但是,尤目又存在着体例不完备、著录简略等缺陷,笔者也在此文略作指摘。
在目录学史的列车上,宋代是一个金碧辉煌、不可逾越的中转站。雕版印刷术的普及、书籍的激增,都直接的推动了目录学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目录学理论著作《校雕略》,及数十部有名可考的目录书。其中就包括现存的宋代私家藏书目录的三种著作: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和尤袤的《遂初堂书目》。
《郡斋》和《直斋》一直都是目录学研究者的掌上明珠,被冠以“私家目录双璧”的美誉,而同样有着重要研究价值尤《目》,却总是被忽视,加之尤袤去世后的三十年,这本书遭遇火厄未及刊行。因此,我们在列车上“再多的风景也从不停靠,只一心寻找我遗失的美好。”
《遂初堂书目》的书籍分类
《遂初堂书目》的作者尤袤是南宋淳熙名臣, 曾任职馆阁, 兼国史编修官, 他又是著名诗人, 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为南宋诗坛“中兴四家”。
他好藏书, 又好抄书, 其子弟诸女皆抄书。 藏书既富, 爱书更切,曾说书籍“饥读之以当肉, 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 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在尤《目》毛拜序中,毛拜也评价他“晋陵尤延之,始自青衿,迨夫白首,嗜好既笃,网罗斯备。”
尤袤曾把家中所藏书籍“汇而目之”,辑成了《遂初堂书目》一卷。
这部目录是在《崇文总目》的基础上编成的,其分类设置对《崇文总目》多有继承。采用“四部分类法”,虽只在序言中提及“甲乙丙丁之别,可以类知”,实际内容上“甲乙丙丁”与“经史子集”一一对照。
《遂初堂书目》共著录图书三千一百五十一部(内有个别重复),分为四十四类,下表为分部叙述:
《遂初堂书目》的多处创新
《遂初堂书目》是一部别具特色的私家目录,处处体现着作者的匠心雕琢。无论是与同时代的目录著作相比,还是在整个目录学史上,都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在分类学和版本学方面的创建。
- 首先,尤袤对类目设置上,进行了大胆的拆分合并。
以《崇文总目》为参照,与上述《遂初堂目录》分类数据统计图表相比较:
经部: 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小学;
史部: 正史、编年、实录、杂史、伪史、职官、仪注、刑法、地理、氏族、岁时、传记、目录;
子部: 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兵家、 类书、算术、艺术、医书、卜筮、天文占书、历数、五行、道书、释书;
集部: 总集、别集、文史。
尤《目》 在经部类,取消“孝经类”而并入“论语类”,将子部《孟子》并入经部论语类。设置经总类,列出各种刻本以及善本;
在史部类,取消“岁时类”而入“农家类”,增国史、本朝杂史、本朝故事、本朝杂传、史学五项,又仿新唐志设故事类;
在子部类,并墨、名、法、纵横入杂家类,模仿《汉书·艺文志》合天文、历仪、阴阳、五行、卜筮、形势为数术家,对后世史志目录影响较大。取消《崇文总目》的道书类,而设谱录类,以分金石图谱;
在集部类,不设楚辞而设文史类,又设章奏和乐曲两类。
同时,遂初堂藏书著录的三千一百七十二 部图书中,史书最多,有九百八七部,且本朝史籍居十之三,超过国家书目《崇文总目》。所藏法书,如书谱画录之类,也备受时人称道。这些做法有些取法自当时官目或史志目,有些也为尤袤首创。
这些创新点,也体现了本目录的分类标准与设置特点:
(1)对历史的重视,尤其是对本朝史与史学的重视,预见了学术研究的潮流。
尤目在史部类增设了国史、本朝杂史、本朝故事、本朝杂传,笔者认为这是体现了他的爱国情结。北宋南渡后的统治岌岌可危,恢复大宋统一的愿望已经十分渺茫,编者只能将这种情结寄寓在自己的著作之中,使书籍与历史见证两宋的血脉关系。让统一的愿景可以代代根植在南宋的臣民心中。
另外一方面,通过呈现历史,来使南宋王朝进行反省和反思,不能再重蹈覆辙。
而“史学”类的设置原因则与此不同,它预示着把历史当做一门学问来研究的著作,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宋代印刷术的发展,使书籍开始容易获得与阅读,因此人们的精力由抄书,转而投向了对历史研究,并呈现了高昂的学术热忱。从“史学类”可以看出,这类图书有四十八部之多,以宋代人的著作居主。
(2)尤褒的分类以“实践”为标准,对旧法虽有继承,但非因循守旧。
《遂初堂书目》主要效法《崇文总目》,同时也对《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通志艺文略》都有所模仿。但是它并非以这些书中的分类有无,作为绝对标准。而是将目录运用于实践,然后根据实践所得来编写目录。根据现实的需要和变化的事实来取舍类目,也就是以实践的观点去看问题,摒弃“经验主义”。
例如,他在集部增加了乐曲类,这是在之前的目录中从未出现的类目。同时,乐曲类的增设也是是合情合理的创见,唐朝的兴盛,带来了歌舞升平的靡靡之音与黄钟大吕,填词再当时也就逐渐成为潮流。因此唐宋时期随之产生了大量诗、曲词、乐府歌词,集部收入乐曲类,就可以使这些附属于乐曲的文学作品得得以保留。
如在此类中的《李后主词》《唐花间集》《乐府雅词》等,同时,也可以使这些重要的诗文作品有类可属,使集部的分类体系更加严密,内容更加丰富。
- 第二,尤目开目录记版本之先河,是我国最早的版本目录。
《郡斋读书志》和《直斋书录解题》与《遂初堂书目》,属于同时代的目录学著作,拥有同样的历史条件和书籍资源。但只有《遂初堂书目》中记录了书籍的版本信息,足见此书的可贵之处。版本的记录部分,在经部“总经类”和史部“正史类”,共著录版本二十类,共五十九种。
尤袤记录版本,也有有自己的独特标准:
(1)以时代划分。有旧监本(北宋国子监刻本)与新监本(南宋的国子监直到绍兴九年才重新印行经史,称为新监本)。旧监本与新监本之别,即反映了刻书的不同时代;
(2)按刻书地域分。宋代地方刻书十分流行,监司、府、州、郡、县均刻书,监司刻本有江西本、湖北本等,府州刻本有吉州、池州、越州、川本诸史,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不同地区刻书的盛况;
(3)按刻书机构分。宋代刻书存在官刻、坊刻、私刻的区分。国子监本属于官刻本,尤袤所收《尚书》《礼记》《毛诗》《论语》《孟子》《前汉书》《后汉书》等属于官刻本。私刻本是由私人刻印,后世多视为善本,姚氏本《战国策》属于私刻本;
(4)以版刻行款分。有川大字本、川小字本等;
(5)以国别分。有宋本、高丽本等之别。
在古代目录学史上,该书目首先将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明显地著录于书目中,对后世版本目录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到明清时期,私人藏书家顾千里、黄丕烈,又分别编出两部杰出的版本目录,即《思适斋集》《士礼居藏书提拔记》,可见尤目的先导作用甚大。
《遂初堂书目》两处指瑕
如美玉之有瑕,没有任何一部目录是360度完美的。《遂初堂书目》在分类学和版本学上成就斐然,但其它的缺陷也是极为明显的,指瑕如下:
- 尤目存在体例上的极不完备:无作者卷数、无类序提要、无注释。
目录正文,只是简略著录书名及部分著者姓名,没有提要,连卷册数都没有,在著录版本时也没有详细的内容。有人认为这是传本被删改的结果,还有待考证。
但这些书籍信息的缺失,使它不能全面的发挥目录的作用。不知书为谁著,则不能辨同名异本。不知类序提要,则对内容源流与理解不能直观。不知次序卷数,则不可考察真伪。
此目录只有骨骼,没有血肉,难见目录巨著的光彩。这也影响了它的研究价值,使其研究热度和关注度,远不如同时代的《郡斋读书志》和《直斋书录解题》。
- 在著录顺序上,存在着时代错乱、同类混乱的现象。
此书各类书籍的排列, 大体是按时代先后为序的, 但也有排列失次之处。
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在“别集类” 著录同一人的两部集子时, 两部却没有连在一起, 如 《崔灏集》《伊川集》 各有两部,但被排在了不同的地方。 又如 ,《沈亚之集》 与《沈下贤集》 、《郑褒集》与《郑成之集》 、《方斡集》与 《方雄飞集》 、《武元衡集》与 《武伯苍 集》、 《李益集》 与《李君虞集》 、《王建集》 与《王司马集》 , 虽书名不同, 但都是同一个人的集子。
同时,有些排列时代顺序无误,但是将同一主题的书打乱,造成了整体的混乱。
例如一四页,“史学类”首先著录的三部书是《史记音义》《史记正义》《史记索引》,之后是其他书籍,然而隔了三十七部书之后又有《史记法语》,再隔七部书后有《史记析微》。若将有关《史记》研究的书籍放到一类,会给读者阅读和查检带来很大的便利,也会使此书的分类更有条理。
因此,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文选》编纂的分类和排序法更为科学得当,“先条以群分,再以时代为序”,就可以解决分类与时代之间的矛盾了。
结语
《遂初堂书目》是在分类学和版本学方面,处处都体现着独特与创新之处。并且它的每一个创举都对后世影响深远,也体现着编者的过人之处。虽然这部书目也有着自身先天不足、与后天遭遇的不幸,但难以掩饰它卓然的光芒,是我国目录学史的车轮链条上不可获取的一轮。
参考文献:
- 尤袤《遂初堂书目》
- 王尧臣《崇文总目》
- 顾实《<汉书·艺文志>讲疏》
- 黄强祺《<遂初堂书目>初探》
- 张雷、李艳秋 《尤袤<遂初堂书目>新探》
特别说明:以上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冒犯可立删除。喜欢这篇文章,就点个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