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岁寒三友”是怎么来的?

“岁寒三友”是怎么来的?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7-11 23:07:08
阅读:

“岁寒三友”是怎么来的?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东坡被贬至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初到黄州,苏东坡远离亲友,非常苦闷,唯有寄情诗歌,以解烦忧。此后,家眷来伴、朋友来访使他的情绪渐渐好转,然而,生活上的拮据仍是很大的问题。为了解决经济困难,苏东坡自己开垦了一片荒地,种植稻、麦、桑、枣等农作物。

不久,他又在田边筑起一座小屋,在屋子四壁画上雪花,取名为“雪堂”;并在院子里种上松、柏、梅、竹等花木,整个寓所被他装扮得素净典雅,十分切合苏东坡的心境。

“岁寒三友”是怎么来的?

一次,黄州知州徐君猷来雪堂看望他,见他居所冷清萧瑟,便打趣地问起他的坐卧起居,说:“满眼看见的都是雪,是不是太寂寞,太冷清?”,苏东坡指着窗外摇拽的花木,爽朗地笑道:“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是说,清风吹拂和泉水淙淙的声音就是两曲优美的音乐,枝叶常青的松柏、经历寒冬而不雕谢的竹子和傲雪绽放的梅花,便是相伴严冬最好的朋友。

徐君猷见苏东坡在逆境中仍能以“松、竹、梅”自勉,保持着凌霜傲雪的高尚情操,非常感慨,从此对他更加敬仰。到了宋朝,林景熙在《五云梅舍记》中引用苏东坡的故事,作:“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三友”。

此后,由于松、竹、梅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尚的人格,故而,民间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筑上常以此为装饰题材,逐渐演变成雅俗共赏的吉祥图案,流传至今。

“岁寒三友”是怎么来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