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代著名医学家,是继东汉医圣张仲景之后,中国医学和药物学的集大成者,其影响之深远,超越了中国的疆域。
孙思邈的高尚医德、精诚求实的学风、勇于创新的治学精神好精湛的医技,使他成为中医界的一面旗帜和为人的楷模。后世民间崇奉他为“药王”,奉为药业的祖师,敬若神明,全国到处有他的祠庙,在峨眉山、太白山、江河湖海之间和他的故乡广泛流传着他扶贫助困、救人危险、降龙伏虎、起死回生的动人传说,不少故事附上了神仙色彩。要先药王山有他的宏伟壮丽的祠庙和遗迹,敬德为他站班,猛虎甘为座骑,他与龙为友,福佑着一方群众。形成了历史悠久的二月二药王庙会习俗。
孙思邈认为,“人命至尊,有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把自己竭尽平生精力完成的医学巨著命名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一提起“千金方”,在孙思邈的故乡,至今还流传着一段动人的传说故事。
这药王山唐朝叫北五台山,因有五峰矗峙,峰顶平坦如台而得名。药王晚年一直隐居在五台山的太玄洞里,每天来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药王年事已高,已过百岁,尽管他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仍觉得力不从心,应接不暇。药王心想:“长命百岁,终有一死。我有朝一日不在世后,就再也不能给百姓看病了,得赶快想个法子啊!”
药王终于想出了个好办法:他请来石匠,把自己多年长期积累的珍贵秘方、验方都写了出来,让石匠全都可在一个六冷性的大石柱上,注明每个药方所治的病症。他让人们把这个大柱立在五台山下漆水河边的 大路旁。起名就叫“千金方”。
药王去世后,人们要看病就到山下大石旁对症查药方,药到病除,十分灵验。治病除疾就像药王在世时一样方便。人们都高兴的把大石柱称为“石大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