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品读《夜书所见》,走遍千山万水,走不回儿时的那条路

品读《夜书所见》,走遍千山万水,走不回儿时的那条路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7-04 11:08:54
阅读:

村上春树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品读《夜书所见》,走遍千山万水,走不回儿时的那条路

心里的树林里,迷失着我们自己

那片森林,不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个世界吗?自己心里的最中意的地方,大家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地方,是所有人都想要回去,却又所有人永远都回不去的地方,那就是儿时的故乡,或者说是自己儿时的那条街道,那条巷子,那条小路。

品读《夜书所见》,走遍千山万水,走不回儿时的那条路

故乡,让人感觉亲切

而我们,明明没有去回忆,却总会在不经意间,在某一个瞬间,某一个刹那,因为细小的触动,然后无数的记忆涌上心头。当年旅途中的叶绍翁,在写《夜书所见》时,多半便是这样的感受吧。

品读《夜书所见》,走遍千山万水,走不回儿时的那条路

《夜书所见》图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品读《夜书所见》,走遍千山万水,走不回儿时的那条路

全诗

萧瑟的秋风吹动了枯黄的梧桐树叶,送来了一阵阵秋日的凉意,这风,从江面而来,而江的那边,是家乡,在家乡来的风里,我这样的旅客又如何能不起思乡之情呢?远远地看到篱笆下有一处零星的灯火,以我的经验来看,一定是那家的孩子正在挑灯捉着蟋蟀。

品读《夜书所见》,走遍千山万水,走不回儿时的那条路

知有儿童挑促织

这首《夜书所见》写的是作者叶绍翁在客乡的夜里的所见所感,漂泊之人对于故乡,对于亲人的怀念,都在这首诗中得以体现。诗的开篇,就用萧萧梧叶,就用江水秋风,用寒声,用客情,来营造了一幅羁旅之秋的景象。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漂泊在客旅之中的人,看着江水的秋风,看着无边的落叶,看着这样的秋景秋色,心头有怎么不起愁绪呢?

品读《夜书所见》,走遍千山万水,走不回儿时的那条路

客在异乡的意境

而且这句诗,也暗用了一个历史典故,晋朝人张翰本来在洛阳为官,看到江上秋风起,变想起来故乡,甚至被调侃想起了故乡的鲈鱼菜肴,就辞官回家去了,所以思乡也被称为鲈鱼之思,而江上秋风也常常被用来比作思乡的引子。

品读《夜书所见》,走遍千山万水,走不回儿时的那条路

晋朝人张翰的鲈鱼之思

若是说前面两句是写全景,写概况,后面两句则是写细节,写局部。而且后面两句和前面两句的对比十分明显。不仅是由面到点,更是由实到虚,是有实景到作者脑海里的想象。漆黑的秋夜里,远处有一点亮光,虽能确定那光的来源是什么,光的主人在做什么,谁都不行,但也正是如此,作者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

品读《夜书所见》,走遍千山万水,走不回儿时的那条路

叶绍翁画像

在作者这里,那一点光亮,是小孩子在挑灯夜战,不是读书,而是在捉蟋蟀。而这个假象的场景,和前面萧瑟的秋风落叶的场景,在情绪上,情感上,又截然不同,前面的秋景,怎么读都是一派凄凉败落的景象,而这里的场景则不同,即便是黑暗中的点点光亮,依旧是孩子们的玩耍,是童趣,是欢乐。但这一悲一喜之间,就越发的凸显作者自己所处的境况之悲凉了,独在异乡,在秋日里感受着落寞与孤寂,陪着自己的只有萧索的秋风,枯萎的落叶。


品读《夜书所见》,走遍千山万水,走不回儿时的那条路

《夜书所见》漫画图

另外,关于作者的这个假象,一般都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是作者想起了自己在家乡的孩子,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另外一种,说是作者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自己小时候就是这样,拿着点点灯光,大晚上的在外面捉蟋蟀。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除了叶绍翁自己,谁都说不清楚,但作为读者的我们,可以以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去理解,毕竟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只属于我们自己的“哈姆雷特”。

品读《夜书所见》,走遍千山万水,走不回儿时的那条路

夜深篱落一灯明

就我个人的阅历和经验来说,读《夜书所见》,理解诗的意思后,心里产生的共鸣是,我也会想起心里所向往的故乡,尤其是那个我再也回不去的儿时的故乡。我的儿时,在我们这个城市最中心最繁华的地段成长,在那个孩子的心中,这里,就是全世界的中心!这里,就是所谓的“罗马城”。市内最高的楼在这里,最大的电影院在这里,第一家肯德基,第一家麦当劳在这里,最全面最丰富的商场,超市,也都在这里,全市乃至全省的人都到这里来购物,一两条街道间的间隔,就是城市中心,和居民的柴米油盐的小巷生活的间隔。而这,便是我儿时的故乡,是我成长的地方。

品读《夜书所见》,走遍千山万水,走不回儿时的那条路

当年城市唯一的核心

只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内的中心越来越多,商圈更是呈现饱和,甚至于过多,人们可以去的消费的人越多,而那条老的商业街,几经翻修,即便是如今依旧繁华,依旧车水马龙,但在我心里,早已经没有了儿时的感觉。走遍千山万水,走不回儿时的那条路。

品读《夜书所见》,走遍千山万水,走不回儿时的那条路

儿时的那条路,我们永远走不回去

其实也仔细想过,我心里那“篱落一灯明”,那明灯下,照亮的不是儿时的那条街,那个商场和超市,更是我无忧无虑的孩童时代,我心里所心心念的,并非地方,而是时光,那个月下的少年,再也走不到过去的那条街了。而那条我心中最美好的街道,也永远只能留存于我个人的心里了。

相关推荐

  • 品读《夜书所见》,走遍千山万水,走不回儿时的那条路

    所见的作者,村上春树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心里的树林里,迷失着我们自己那片森林,不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个世界吗?

    文章阅读
  • 以“所见”为题的十首古诗词,看看还记得多少?莫非只记得第一首

    所见古诗,《所见》袁枚同名不同文的古诗比比皆是——《所见》施枢加一字虽短,又是一番不同光景——《书所见》王弼《夜书所见》叶绍翁同是泛舟所见,一时一地皆有不同——《舟行书所见》张嵲《阮郎归舟中赋所见》陆文圭《湖上书所见》王冕山水相依,既有泛舟湖上之景,便有山野乡间所见——《山村书所见》陆游人

    文章阅读
  • 六一诗情:这些最有童趣的古诗…

    牧童归去横牛背,六一节已到,古诗童趣多。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佳句赏析
  • 古诗赏析|舟夜书所见,查慎行

    舟夜书所见,第一句“月黑”与“渔灯”并举,以“黑夜”衬“渔灯”,也为下文的描写交待了背景,第二句是比喻,将渔灯的“孤光”喻为“一点萤”,即写灯光的昏暗。

    美文欣赏
  •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舟夜书所见,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美文欣赏
  • 六一诗情:这些最有童趣的古诗…

    牧童归去横牛背,六一节已到,古诗童趣多。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佳句赏析
  • 一首小诗体现诗词大家深厚功力:读清代诗人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舟夜书所见,于是,就认真读了,想知道个所以然。查慎行,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

    美文欣赏
  • 笔墨诗抄 |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舟夜书所见,点击文章顶部“诗词文学”加关注,将您撰抄的作品或句子发照片给我,有机会入选下期『笔墨诗抄』『 笔墨诗抄 | 第114期 』撰抄人:蓮燈撰抄作品:查慎行《舟夜书所见》/文/《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注释:①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美文欣赏
  •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舟夜书所见,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美文欣赏
  • 书法作品 草书: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舟夜书所见,查慎行清代诗人,字悔余,号他山,海宁袁花人。这首诗题为《舟夜书所见》是诗人在船上过夜时,写下的所见到的景物。

    美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