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孙权劝学》:有没有人对这个感兴趣?

《孙权劝学》:有没有人对这个感兴趣?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7-04 07:13:24
阅读:

开学了,开始上课,先教一篇文言文《孙权劝学》。

这天无事,对着课本发呆。古人的文字真简约呀,这篇经典的文言短文,只有一百多字,却写出了孙权为什么劝学、怎么劝学及劝学的效果,侧重语言描写,刻画了孙权、吕蒙、鲁肃这三位吴国君臣的形象,还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至于吕蒙都读了哪些书、是怎么学的、鲁肃为什么要“与蒙论议”、又为什么“大惊”等,都一概略去了。

这些教材甚至教参中未提及的东西,按理说教师完全可以不必理会,可是,看来看去,竟然对这些问题十分好奇,不给学生教可以,作为一个老师、读者,还是有必要追究一下的吧?于是开始搜索查找,追根溯源。

《孙权劝学》:有没有人对这个感兴趣?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孙权为什么要郑重地劝吕蒙学习?故事的背景究竟是什么?

虽然我们都知道大的背景是三国鼎立,群雄争霸,但具体的背景还是比较模糊的。

下面,在古诗文网查到的:

东吴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周瑜病死了。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然而刘备很快取得了益州,形成魏、蜀、吴三方鼎峙的局面。为了加强国力,孙权劝吕蒙多学习。

哦,那么文中“卿今当涂掌事”就可以理解了,在军事对峙时期,君主要求将领提升自己实力确实是明智之举。人才、全才,就是生产力,就是战斗力。

但是,第二个问题来了:

2. 东吴的大将很多,孙权为什么单单要挑吕蒙来劝学呢?

难道东吴的其他战将学历都已经达标了吗?

孙权自己就说了“卿言多务,孰若孤?”日理万机的国主,付出这样的时间成本,也算是一种投资了,那么,他要投资的对象,一般说来,也应该是资质颇佳、值得投资的。如果吕蒙仅仅是一介莽夫,估计孙权不一定会做这样的投资。而且,面对君主“不可不学”的要求,吕蒙竟然敢以“军中多务”来推辞?谁给他这样大的胆子?当然只能是孙权和他自己。可见吕蒙自有一定的自信,也一定是平时得到孙权的信任和喜爱。果然,孙权也并没有发怒,而是现身说法,耐心劝导。那么,是否可以推断,吕蒙,本来就不是个简单的人物,而是非常有潜质的实力派呢?

于是,接着查找资料:《三国志·吕蒙传》。

果然。

吕蒙出身贫寒,但小小年纪胆气过人,十五六岁时就偷偷跟随姐夫邓当去攻击敌军,母亲责备他,他当即说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豪壮之言。

但是年轻的吕蒙性格冲动,甚至当了杀人犯:一怒之下一刀杀死了羞辱耻笑自己的人,不得不逃亡。

后来他投案自首,经人说情、推荐,当了一个小小的将官。一次,孙权打算将一些小众部队合并,吕蒙听说后,觉得不妙:怕是要下岗!于是赶紧暗中筹借了一笔钱,为士兵们做了大红色的军服和全新的护具,并加紧练兵。等孙权来检阅的时候,吕蒙的部队队列整齐、军容威武。孙权非常高兴,就给吕蒙增补了兵员。

吕蒙的脑子是相当管用滴好不好!

吕蒙的武艺和谋略也不可小觑!征讨黄祖,是他率先一刀斩杀黄祖大将陈就,抢占先机;夷陵之战中救援甘宁、谏言周瑜,出谋划策取得胜利,被升为偏将军,兼任寻阳令。

孙权劝学的事情,应该就是发生在这一段时间里。

《孙权劝学》:有没有人对这个感兴趣?

一代英主孙权,应该是看到了吕蒙一天天的修炼和改变,认为他是可造之才;苦心劝学,是要促他吕蒙不断突破——虽然吕蒙很优秀了,但早年学问不足毕竟是他的短板。孙权点拨劝导,是衷心希望吕蒙能由一员战将成长为将帅之才。

这样的投资,是目光长远、极具智慧的。而后来,吕蒙也果然没有让他失望,担当起东吴都督的大任,计取三郡,白衣渡江,美名远扬。且吕蒙谦虚低调,容忍有雅量,完全克服了早期的鲁莽冲动,这是吕蒙努力学习的成效,不得不说也是孙权慧眼识人的结果。

3. 鲁肃究竟与吕蒙“论议”了什么,竟然“大惊”、并“拜蒙母”、“结友而别”呢?

《孙权劝学》:有没有人对这个感兴趣?

《三国志·吕蒙传》中有这样一段: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

哦,当时的大都督鲁肃原来对吕蒙是存着轻视的:吴下阿蒙而已!经过吕蒙的驻地,只是在别人的劝导下礼节性地去拜访一下。

而吕蒙虽然很可能明白上司的态度,却并没有不平和反讽,竟然郑重地提出了一个国防问题: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

问题的中心就是:您准备怎样对付关羽?

鲁肃的回答实在是不咋滴——

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到时候看情况吧!现在我也不知道)

吕蒙分析形势,为鲁肃支招,而且一出手就是五招——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对手太厉害,您还是提前谋划的好)

鲁肃也是个爱惜人才的好领导——鲁肃是当时的都督,官职名望都高于吕蒙,然而此时他要与吕蒙结交的诚意是十足的——看看他的动作有多亲昵就知道了,拿吃货的比喻来说,是在一家不抱希望的小馆子里竟然吃到了天下至美之味——出身低微的大老粗竟然胸藏锦绣!这一刻估计鲁肃真是捡到了宝贝的感觉: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领导要和你拜把子,至少你得先有两把刷子吧!

此刻,吕蒙一定更深刻地领会了孙权当初谆谆劝学的用心吧。

查完资料,解开了心中疑惑,更认识到孙权识人、用人的英明、吕蒙的自我成长与突破,顿时感觉自己也长进了一些,遗憾以前照本宣科,没有能早点去思考和解决这些疑问。

相关推荐

  • 《孙权劝学》:有没有人对这个感兴趣?

    孙权劝学,这篇经典的文言短文,只有一百多字,却写出了孙权为什么劝学、怎么劝学及劝学的效果,侧重语言描写,刻画了孙权、吕蒙、鲁肃这三位吴国君臣的形象,还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

    文章阅读
  • 生子当如孙仲谋,但是孙仲谋自己的儿子却均不得善终

    孙仲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聪明的孩子,在他十六岁的时候,被权臣孙綝从皇帝宝座上给揪了来,两下年后也“英年早逝”了。

    文章阅读
  •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孙权劝学,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文章阅读
  • 钟山风雨:生子莫如孙仲谋

    孙仲谋,作者|不雨亦潇潇·主播|阿成孙权在《三国演义》中被人斥为“搅浑水之人”。而在历史上,这个擅长“浑水摸鱼的两头倒”却是个“勾践式人物”。

    文章阅读
  • 孙权靠怎样的一个字登上了帝位?

    孙权字什么,不同的视角,有趣的发现。小不忍则乱大谋,且看孙权怎样用一个“忍”字成就了大业?曹丕和刘备称帝的相继传来,且看孙权如何行动?孙权对称帝也颇有野心,但他不具备曹丕能接受“禅让”优势,也不具有刘备是汉的血统的有利条件。他只好占星预言找根据,请来了方士占卜吴地是否有天子之象。

    文章阅读
  • 孙权简介,孙权生平

    孙权字什么,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父孙坚,自称为春秋时大军事家孙武之后。曾任长沙太守,封破虏将军。孙权19岁就继承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击败了黄祖。

    文章阅读
  • 生子当生孙仲谋!——孙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孙权字什么,曹操当初曾经说:“生子当生孙仲谋!”,曹贼真喜欢占人家便宜,不过说实话,小珏也想生的儿子像孙权,这样小珏不就是皇太后了?朋友勿喷,我今天来说说孙权。孙权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享寿70岁,是三国中寿命最长的君王。

    文章阅读
  • 历史上吴国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孙权本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孙权字什么,孙权,字仲谋,是中国兵法家孙武的后裔,三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在此过程中,支持太子的朝臣或遭谜责,或被流放,有的甚至被诛杀,鲁王霸集团中也有多人被杀,两党斗争终告一段落。

    文章阅读
  • 曹刘,都不如南京的孙仲谋!

    孙仲谋,其后,孙权率领张昭周瑜以及后期的吕蒙等一众得力贤臣良将,先后击败黄祖,巩固江东;联合刘备,合力抗曹;赤壁一战;三分天下;奇袭荆州,增疆扩土;建立吴国,称帝江。

    文章阅读
  • 孙权:三国乱世中最年轻有为者和最大的成功者

    孙权字什么,三国时代,孙权是与曹操、刘备角逐天下的主要人物,同样属于史家所称三国英杰之列。论年龄,他比曹操小27岁,比刘备小21岁,在三人中是最小的,曹、刘算得上是他的父辈。论抱负、论作为,小一辈的孙权完全不亚于曹、刘,曹操就曾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字仲谋)”的感叹。

    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