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虽然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但史书上却并没有关于他生平的确切记载。因此李白的一生虽然充满了传奇色彩,但他的许多经历却难以下定论。据有的专家考证,李白的祖籍在陇西成纪,也就是今天甘肃省天水市。他的先祖曾迁居中亚,李白本人出生在唐朝的边陲重镇碎叶城。
5岁时随父母来到四川,25岁时生性浪漫的李白怀抱着一腔豪情开始辞亲远游,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但在今天的湖北安陆,他停下脚步与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氏成了亲。公元736年,也就是唐朝开元二十四年,此时李白三十六岁,他带着妻子许氏和女儿平阳,离开了居住多年的安陆来到了任城,也就是今天的济宁。
在此后的二十三年里,即使李白依然像从前那样四处游历,可他却始终把家安置在济宁。他的女儿在这里长大,儿子在这里出生,妻子许氏也是在这里离世的。今天的济宁市区中仍然保存着,李白曾经洗笔的浣笔泉,以及他与唐朝另一位大诗人杜甫一同游览过的古南池。除此之外,见证过李白在济宁生活的就只有太白楼。
相传太白楼的前身是唐朝开元年间的一座酒楼,李白在济宁居住之时,常常在这里把酒会友不醉不归。后来人们便把这座酒楼称为太白酒楼,太白酒楼建立之初并不在济宁的城墙上,不过其具体位置已经无法准确考证了,据专家说很可能是在青莲胡同附近。元朝至元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283年,京杭大运河改道东移时途径济宁城区的河线正好位于太白酒楼附近。
当时兼任济宁监州的中书右丞冀德芳,看到酒楼偏僻破败,便决定将原来的酒楼移建到新开运河的北岸,即济宁的南城墙上,也就是今天太白楼的所在地。太白楼墙壁上的元代碑刻《重修李白酒楼记》,其中就记载着这次重建工程。
到了明洪武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391年由于济宁城墙由土墙改为砖墙。因此位于城墙上的太白楼在济宁左卫指挥使狄崇的主持下,又经历了一次重建。也就是在这次重建之后,太白楼的名字才被正式确定下来。重建后的太白楼坐北朝南,十间两层,斗拱飞檐,雄伟壮观。
楼内又李白塑像,周围碑碣林立,时文人墨客怀古思今的圣地。而在此后太白楼又经历了多次重修,今天大家多看到的太白楼,则是1952年重建的。事实上除了文人墨客外,明清两代的官员子啊济宁任职,或者路过济宁的时候,也都会登临太白楼。一边欣赏楼下河内千帆涌动的风景,一边抒发对李白的怀古之情。
这些感怀的诗篇刻石,留在了太白楼中,成为研究太白楼和济宁历史变迁珍贵的史料。如今太白楼共有石刻50余方,它们或镶嵌在太白楼的墙体里,或散落在庭院中。其中年代最早的碑刻始于金代,而最珍贵的碑刻则要数李白手书的观字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