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古人“为政以德”的故事

古人“为政以德”的故事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19-12-12 02:58:22
阅读:
古人“为政以德”的故事

春秋早期的宋国,称得上是一个强国,而作为小国的曹国,却不肯顺服。于是,宋襄公指挥军队包围了它。大臣子鱼对宋襄公说:“周文王听到崇国的道德昏乱,而去攻打崇国,攻了三十天,崇国仍不投降。周文王退兵回国,在国内修明教化,然后再去攻打,崇国人感受到周文王的德行高隆,就来到周文王过去所筑营垒中投降了。现在,君王(指宋襄公)您的德行,怕还有欠缺吧?就这样攻打曹国,能把它怎么样?还不如先退回国,检查一下自己的德行,如果确实没有欠缺,再发兵不迟。”宋襄公就学习周文王的办法,退兵回国,在国内修明教化,崇德尊老爱幼。

后来,宋国是否征服了曹国,史书没有续写、交代。但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道德具有如此重大的影响,既可以引起一场战争,又对战争的胜负,起着决定的作用,这在中国古代,在《左传》、《国语》这样的史书中,却相当多见,上述故事即见于《左传》。还可再举一例,也出自《左传》。

晋国的荀吴,带兵攻伐鲜虞,包围了鼓国,鼓国有人暗中前来联络,准备带着城邑里的人投降。荀吴不接受,不答应。左右随从说:“不使用军队而得到城邑,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不干?”

荀吴说:“如果有人带着我们的城邑叛变,我们肯定仇恨这人。现在别人带着城邑来降,我们为什么独独喜欢?奖赏了我们所厌恶的(鼓国)叛徒,我们以后怎么树立威信?如果(对叛徒)不加奖赏,我们等于失信,又怎么取信于人?力量达得到,就进攻,达不到就退走,量力而行,我们不应该想得到城邑而接近奸邪,这样做,是在做缺德事,所丧失的将更多!”于是杀了叛徒,整顿防御措施,继续包围了鼓国三个月。

此时,鼓国又有人请求投降,荀吴让鼓国人进见,说:“从你们的脸色看,你们还能吃上饭菜,姑且回去修缮你们的城墙。”军吏们说:“能得到城邑了却不占取,又劳累军人百姓,损耗武器物资,回去怎么跟国君交待?”荀吴答道:“获得一个城邑事小,让人民懂得道义事大。获得城邑而使人民懈怠,要这城邑何用?城邑得到的同时,让百姓懂得道义之所在,肯拼命而无三心二意,不是最好吗?”后来,得知鼓国人已粮食吃完,力量用尽,荀吴才攻下鼓国,而不杀一人!

这则故事,至少可以说明二点:一,无论哪种社会事件(包括战争),都是为了实践和体现道义,是一种道义的宣讲过程,如果违背、有损于道义,就不该做。二、战争的结局,并不仅仅体现于战场的胜负,只有从道德高度,将敌对者在精神上摧垮,人心收服,这才是真正的胜利。

同样,可以确定无疑地说,要推行政治,如果不从道德出发,并最终归结为道德,就注定行不通,不可能真正得到好处。古人讲的“仁义与利益的一致性”,这个原则,是不可违背的。

孔子视政治中的根本问题,为道德问题,他把它归结为四个字“为政以德”。(《论语.为政》)为政以德,就是道德的政治化,就是以道德高下,作为政治好坏的检验标准,就是将政治的实施过程,等同于道德的感化过程。

古人“为政以德”的故事

“为政以德”在不同的政治思想家那里,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孔子称为“有道”,孟子称为“仁政”,墨子的“兼爱”、荀子的“王制”中,也有浓重的道德和政治的成分。

有迹象表明,“德”字在西周时,开始被广泛应用,且多与政治行为有关,金文中,可频繁地发现这个被镌刻得相当醒目的文字“德”,它记载了商纣王如何因丧德而失国,周文王如何有大德而受到上帝的庇佑。在庄严的赐封仪式中,周王对大小贵族,总是再三强调保有道德,对巩固其政治地位的重要性。道德与政治密切结合,并非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但被如此系统化,具有如此崇高地位,对维护社会秩序发挥如此重大作用,却是绝无仅有的,这决非偶然,它与中国古代特殊的社会性质及特殊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

周族最早是一个小邦,人力物力都远逊于殷商,逐渐“三分天下有其二”,一步步完成对殷商之大包抄,最后据有整个中原的土地与人民,这不仅仅是战略的运用,也不仅仅是依据强大武力建立起政治权威,而是一个天下归仁的过程(“仁义与利益的一致性”)。前面所述文王因崇国德乱,而去攻伐它,又以自身无懈可击的道德,征服对方的故事以及“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动人传说,正是这种“为政以德”的智慧展现。

相关推荐

  • 古人“为政以德”的故事

    为政以德,春秋早期的宋国,称得上是一个强国,而作为小国的曹国,却不肯顺服。于是,宋襄公指挥军队包围了它。大臣子鱼对宋襄公说:“周文王听到崇国的道德昏乱,而去攻打崇国,攻了三十天,崇国仍不投降。

    文章阅读
  • 阿裹讲国学: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政治的透明化也逐渐实现,公民有发表舆论的权利,同时,也有权监督国家机关。政治的好坏得失不仅仅是一个小圈子里的产物,以德治国,听取民意的重要性被逐渐提上日程。不管时代、社会怎样变迁,我以为,以德治国始终是不变的信条。许多年来,国家靠着依法治国使政治稳固。

    文章阅读
  • 不懂“德”字,就不知“以德治国”“为政以德”的奥妙

    为政以德,德如太阳,利益众生凡是一个从政之人,凡是一个政治家,不论信仰什么主义,属于什么派别,衡量其成功的标准,古今中外只有一个: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描述,即四个字“国泰民安”,最高标准就是“为万世开太平”。为政的目的是什么?是“治”——政治。

    文章阅读
  • 《习近平用典》第二季 10集: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释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论语》为政篇。为政以德,是说当政者应该实行德治,北辰就是北极星,共,通拱,是环绕的意思。

    文章阅读
  • 浅析《论语·为政篇》:“德”是人最应该具有的品质,要以德服人

    为政以德,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说:“为政要以德为主,譬如天上的北斗星,一直稳稳地居住在它的住所之内,而其它的繁星围绕、拱卫着它而旋转。”《论语》的编写者将《为政篇》放在第二章的位置,仅次于《学而篇》排列,自然并非随意而为。

    文章阅读
  • 「知声习近平用典」为政篇之十四(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为政以德,**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之江新语·多读书,修政德》等文中引用。德,不仅是“立身”之本,而且是“立国”之基。

    文章阅读
  • 党的干部要“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习近平总书记3月10日,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作重要讲话,再次为党员干部上了一堂“政德课”。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

    文章阅读
  • 上德品《论语》015:管理者法则: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说:“如果能以道德教化来管理团队,自己就像北极星那样在自己的位置,而群星都会主动环绕在它的周围。” 这一篇主要是对管理者所讲,管理者应有的品德、应具备的能力和需使用的方法。开篇第一句便是整篇的主题思想:“为政以德”。

    文章阅读
  • 每日一习话: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为政以德,新闻立台文艺强台人才兴台融合办台全力打造书香广电创新广电和谐广电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文章阅读
  • 读懂论语:(2.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以德,《论语》全书无不为“学”,《论语》的四个主题“学、政、礼、仁”亦都属于“学”的内容,“政”是“学”的一。

    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