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对许多人而言,刘铭传这个名字是陌生的。但在台湾,提起刘铭传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台湾省的第一任巡抚,为台湾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直为台湾人民所景仰。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出生于安徽肥西县刘老圩一个典型的农民家庭中,生活的窘困造就了他刚毅勇敢、正直任侠的性格。他自小就喜欢耍枪弄棒,练就了一身武艺,曾因杀土豪、劫富户一度成为官府追捕的要犯。
1854年,刘铭传接受官府招安,在乡兴办团练。当时太平天国运动正如火如茶地展开,刘铭传率团练与太平军交战,因战功显著而升为千总。1862年,刘铭传率领他的队伍编入李鸿章的淮军,号称“铭字营”。在追随李鸿章、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战斗中,刘铭传因战功显赫,很快被提升为记名总兵,成为李鸿章的得力助手。1865年因在山东阵镇压捻军而被提升为直隶总督,并获得清廷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及一男爵的封赏。1868年,奉旨督办陕西军务,不久因病辞官。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隐居多年的刘铭传愤然不已,决定重赴沙场,杀敌报国。清政府任命他为督办台湾事务大臣,筹备抗法事宜,不久又任命他为福建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刘铭传于1884年7月16日抵达基隆,在到达的第二天他巡视了要塞炮台,检查了军事设施,并增筑炮台、护营,以加强台北防务。在他到达基隆的第15天,战争爆发了。
1884年8月4日,法舰驶入基隆,法军远东舰队司令孤拔和副司令利士比派提出了无理要求,他们要求守军“于明日上午8时以前将炮台交出”,守军置之不理。5日8时以后,法舰在利士比的指挥下向基隆炮台猛烈开火,摧毁了清军数处炮垒及营房,打死打伤守军十余人,守军遭受了巨大损失,开始向内地撤退。法军登陆,占领基隆港,大肆破坏港内各种设施和炮台。6日下午,法军陆战队开始向基隆市发动攻击,守军在刘铭传亲自统率下从各个方向进行反击,经过几小时的激战,终于击退了法军,法军狼狈逃回军舰,侵占基隆的计划破产了。
法军侵犯基隆首战失败,于是表面上向清政府提出新的和议条件,暗地里预谋再次进攻。23日下午法军发动突然袭击,击沉了南洋水师所有战舰,然后炮轰马尾造船厂和马江沿岸各炮台。从此,法军牢牢掌握了台湾海峡的制海权。
10月1日,孤拔再犯基隆。守军奋勇抵抗达两小时,伤亡百余人,最后因不敌法军而后撤。法军乘势登陆进攻,基隆港湾及周围阵地尽失,基隆市区告危。这时,法军在利士就形成了对中国有利的形势。清政府决定“乘胜即收”,于4月4日与法国签订了停战协定。1885年6月9日,《中法签订越南条约》在天津正式签订,条约大致内容如下:中国承认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开放蒙自、龙州两地与法国通商,法军撤出基隆、澎湖,并撤销对于中国海面的封锁。在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下,法国侵占台湾的战争以失败而告终。刘铭传以他所领导的台湾军民顽强的斗争,为中法战争最终取得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法战争使清政府意识到台湾在国防,尤其是海防上的重要地位。1885年,清政府决定在台湾正式建省,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任命在中法战争中建立功勋的原福建巡抚刘铭传为台湾第一任巡抚。
台湾自建省分治后,全面推行新政,加强海防,这不仅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加速了台湾迈向近代化的步伐。刘铭传在他任职巡抚的六年(1885-1891)中,对台湾的国防、政治、财政、生产、交通、教育,进行了全面而大胆的改革,改变了台湾落后的面貌,整顿了台湾在战争中被破坏的各行业,使台湾的面貌焕然一新。可悲的是,刘铭传在台湾的一系列改革也招来一些顽固人士的非议。“内外臣工多所嫉忌,而台湾绅士亦肆为蜚语。”1891年,他被迫辞职还乡。甲午战争后,台湾据《马关条约》被割让给日本,刘铭传闻讯悲痛至极。1896年1月12日凌晨,积郁沉疴的他停止了呼吸,享年60岁。
喜欢的点点收藏转发!了解更多历史内容点点关注。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