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诗书画三绝的唐伯虎太牛,一首桃花诗,为何儒释道三家都在争论?

诗书画三绝的唐伯虎太牛,一首桃花诗,为何儒释道三家都在争论?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6-22 19:00:34
阅读:

导读:诗书画三绝的唐伯虎太牛,一首桃花诗,为何儒释道三家都在争论?这是一首很多人都看过听过的唐伯虎著名诗篇,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究竟是儒释道哪家的?

正文:我们中国是诗歌的王国,历来文人墨客以及贩夫走卒都对诗歌分外的喜爱。在古诗里,桃花诗作为一种独特的存在,非常的惹人注目,因为它代表着生机,代表着春天。菊花诗,梅花诗对比桃花诗来说,无论数量和唯美程度,都是难以超越桃花诗的。

桃花诗的内容非常的丰富,从各个层面都有对挑花的赞美。很多诗不单单是对景色的描画,古人还喜欢咏物言志,所以挑花诗中,不光有“人间三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样具有强烈画面感的诗句,还有像唐伯虎这首述说人生观的桃花诗。

诗书画三绝的唐伯虎太牛,一首桃花诗,为何儒释道三家都在争论?

桃花很美

今天,我们就来品赏这首诗:看看#唯美桃花古诗词#唐伯虎这首挑花诗,历来争议是道家还是佛系?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诗书画三绝的唐伯虎太牛,一首桃花诗,为何儒释道三家都在争论?

意境很美

一、画面感非常的生动。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这四句把整个画面感和内容都铺展开来了。唐伯虎不愧为名画家,在架构上深得辽阔空旷之美,却数语让画面铺面而来,而且是灵动的画面,是生动的,有声有色的,甚至是有表情的。一个桃花仙,风骨飘飘,超然洒脱已现。这种人种桃树是种什么场面?

后世的黛玉葬花,就是一场妙绝的行为艺术,可是灵感正是来源于唐伯虎的桃花仙人种桃树,这当然也是一种高雅的行为艺术。换酒钱又是什么场面和心情?脸上什么表情?为什么别人愿意换?一定是对这种仙风道骨所折服。

二、意境美才是真的美。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这种生活比起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显刻意,更有个性。一个“只”一个“来”,说明了唐伯虎执着的情绪表达。大有“一醉方休,誓不低头”的意味。而半醉半醒,又与苏东坡的难得糊涂,泾渭分明。糊涂是不知,半醉半醒反而可能更清醒,才能看透年复年。

这是种什么意境?无疑是仙境。我们时常看到对神仙的描画,都是一个酒葫芦,似醉似醒的双眼,洞悉世间的一切,处于无喜无忧,无拘无束之中。坐在花前是看什么?花下眠是梦什么?中国诗和中国画一样,大片的留白,让你可以自由挥发意境。这才是意境最美好的地方。有你自己的想象,诗画已经不是作者个人的,每一个读诗看画的人,都可以拥有这种和自己有关的意境之美。

诗书画三绝的唐伯虎太牛,一首桃花诗,为何儒释道三家都在争论?

花树下安一榻如何?

三、志向何方?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每次读到这里,我想到的不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是“君子不役于物”的思想。入仕致宦可能是很多文人的追求,包括唐伯虎一样,一次会试的失败的稀奇古怪,彻底的消磨了他的青春志气,而宁王的威逼又让他逃脱无门,只得装疯卖傻。

我们不敢想象,如果唐伯虎能身居高位是什么情况?那么一个才华横溢,天纵英才的人,却因为命运的无情摆弄,毫无还手的余地。可悲可叹还是可愤可怒?都没有,反而使他更加看清了世间真相,从此有了哲学命题。

很多人可能认为,像唐伯虎这样的人,对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助益?他的画我们买不起,他的发明我们用不上,在实用主义的凡夫中,往往忽略了他思想的闪光!“他得驱使我得闲”啊!

无数人拥有了车房,工作,交际,朋友,生意,地位,可是就是没有“得闲”。在没有慢生活的人们,能“偷得浮生半日闲”都成问题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是物的奴隶还是物为自己所用?

诗书画三绝的唐伯虎太牛,一首桃花诗,为何儒释道三家都在争论?

尽情绽放

四、历来争议,儒释道三家都在争论是表达谁的境界?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说是道家讲求“自然无为”,前面的仙风道骨和志向,似乎都在说明这是道家的理念。可是细细品读,一个“疯癫”却不是潇洒。“看不穿”更是万缘放下。“无花无酒”自是一切皆空。“锄作田”自然归于沧海桑田。人还能留下什么呢?

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这首桃花诗,会有这么大的名气?因为这里面蕴含着中国人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探讨。儒释道三家,都能在里面找到。挑花仙,桃花仙人,道家。君子不役于物,儒家,我笑世人看不穿,佛家。真正的三教合一,被一首诗轻松做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胸?眼界?领悟?

当一个人只来花下坐,半醉半醒的眼看着世间芸芸众生,富贵贫贱,得意悲情,纷纷扰扰,熙熙攘攘,他却嘴角微弯,心无波澜,是一种什么人生状态?唯有佛祖的安坐可以形容。参透世事为禅,外乱内不乱为定,如此禅定,自然回光返照,四海澄明,宇内开阔,智慧光芒,照耀千古!

诗书画三绝的唐伯虎太牛,一首桃花诗,为何儒释道三家都在争论?

澄明的境界

对此诗,您真的喜欢吗?真的能领悟人生的狂风巨浪过后的海天平静,所带来的佛系意境吗?欢迎评论,妙色莲花是佛子佛心,自然看什么都是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