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我初中学历,但为了文学梦想,到北大做旁听生,许多人批判不务实

我初中学历,但为了文学梦想,到北大做旁听生,许多人批判不务实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6-18 06:30:43
阅读: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先生受命担任北大校长。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学方针,允许甚至鼓励旁听生和正式生一起上课,从而一大批有志青年和文学爱好者慕名来到北大旁听。比如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沈从文、胡也频、丁玲等等。

我初中学历,但为了文学梦想,到北大做旁听生,许多人批判不务实

北京大学内的蔡元培雕像

一个世纪以来,北大都有众多旁听生。他们没有学籍,一直游走于北大边缘。但每年依然有数千甚至上万人来到此地,如饥似渴地吸吮中国顶尖学府的知识乳液。

文学爱好者更是把到北大做旁听生当作朝圣。虽然旁听再久,也得不到官方和社会承认,但旁听生认为只要到北大旁听,那么在攀越知识的道路上,肯定爬的高一些,看的更远一些。

01 为了文学梦想,来到北大当旁听生

2011年,我在一座海滨城市,从事一份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的职业。生活波澜不惊,却充实,或许再找一位平凡的姑娘,工作几年就可以按揭买房。但一眼能望到头的人生不是我想要的。

工作再累,晚上我都会胡乱的码字,鲜有文字在报纸副刊上变成铅字。

我从来没有一个当作家的梦想,只是希望把身边感动的事用文字记叙下来。有的人认为它们一样,但我觉得它们不仅仅因果关系存在矛盾。譬如明星和演员,虽然他们都拍戏,但究竟是为了演戏而当演员?还是为了当明星而演戏呢?

初夏的一天,我看到报纸刊登了一则《4天前还在兰溪卖菜的老范成了北大的旁听生》的报道,瞬间燃起要去北大当旁听生的火源。探骊得珠可能性不大,不过我希望在叙述身边感动的故事时,字里行间流淌一股文学的雅香,而不是一篇不堪卒读的流水帐。

网络上我添加了几位准备去北大当旁听生的好友,但时间一拖再拖,似乎他们去北大当旁听生的热情大不如以前。

经过将近一年的思想斗争,我于2012年3月12日,学着沈从文“尽管向更远处走去,向一个生疏世界走去,把自己生命押上去,赌一注看看……”的决心来到北大当旁听生。

后来成为网红的“最牛北大旁听哥”郑球洋在北大接待了我,当时他已经在北大断断续续旁听了十余年。

我初中学历,但为了文学梦想,到北大做旁听生,许多人批判不务实

郑球洋与北大教授曹文轩合影

郑球洋领着我在北大校园一边走一边介绍。

“看,”郑球洋指着未名湖边的一座古塔,“这就是博雅塔。这座塔可不是一般的塔,它既能解决北大师生的用水问题,还是北大数万学子的精神之柱,你看它站在那里岿然不动,像不像照亮我们远航的灯塔?”

我初中学历,但为了文学梦想,到北大做旁听生,许多人批判不务实

北大博雅塔

郑球洋不厌其烦地给我讲北大的建筑和历史,以及作为北大旁听生的注意事项。在临分别我回旅馆时,郑球洋叮嘱:“记得去旁听的时候,带一个小马扎坐在过道里,尽量靠后排,这样就不会影响北大正式生的学习。上课的时候也不要讲话。”

我说:“好。”

郑球洋感叹:“既然来了,那么你就要认真学习。搞出点成绩出来才行。”

其实当初裸辞,郑球洋在网上劝过我,叫我不要盲目跟风,最后可能导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地步。

我当时说:“不要紧,如果不趁现在年轻来学习,到老后肯定会后悔。你看五十岁的菜农都来北大学习,我为什么不能破釜沉舟?”

02 刚到北京,我就感冒了

北京的冬天不仅寒冷,空气还十分干躁。我在旅馆睡了一夜,鼻血流了三回,嘴唇干的像十几年没有下过雨的龟裂旱地,喝水都能刮蹭出血。

第二天,我在北大附近的西苑找到一间七平米左右的隔板房,房租一个月700。虽说在二楼,但连一个窗户都没有。当然那也不是什么二楼,临时搭建的而已。我买了生活用品,外加三床棉被,一床垫,两床盖。晚上的洗脚水我不舍得倒,放在房间里加湿。

我初中学历,但为了文学梦想,到北大做旁听生,许多人批判不务实

北京的民房

早上七点不到,房东太太冲着读高二的儿子骂:“还不起床抓紧学习?别到时连家门口的大学都考不上,还要我送你到偏远的地方去上学,我可丢不起那人。”

我躺在床上头疼欲裂,四肢泛力,吞口水把嗓子眼撕扯的生疼。隔板房总感觉有几股冷风窜进来,但漏风的位置又找不出来。几次想爬起来去北大听课,但坐在床沿上脑袋晕的像刚玩过海盗船。

房东太太知道我生病后,跑回家抱来两床旧的棉被给我垫着,然后我盖了三床棉被。还提来开水瓶,叫我每隔一个小时喝杯开水。

我没敢使劲喝水,因为小便要到巷口的公共厕所解决,这对于我来讲是条漫长而坚难的道路。房东太太叫我买个尿罐,我听完欲哭无泪,这那是来了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反而像是到了解放前贫下中农家庭。

我在床上躺了一天两夜,第二天早上坚难地爬起来,到巷子口庆丰包子铺,小心奕奕吃了八个包子外加两碗粥,我才仿佛回到人间。

本想去北大听课,但走起路来头重脚轻,像随时要倒的样子。到时在北大教室晕倒那就尴尬了,说跟北大有关系吧,可我只是一个没有学籍的旁听生;说没关系,可我在北大教室晕倒的。我不能讹诈,更不能给北大添麻烦。

03 因为自卑,我没有走进北大教室

休息一天,我恢复了活力。吃过早餐,来到北大西门,保安对进出人员进行抽查,我装着大摇大摆的样子,走入北大十多米后,保安突然冲我喊“你把学生证拿出来给我看看?”

我初中学历,但为了文学梦想,到北大做旁听生,许多人批判不务实

北大西门

“我没有学生证,我是来旅游的。”

保安凶狠狠地说:“旅游的拿身份证到这边来登记。”

登记完我来到北大的教学楼。当时我还没有课程表,只能到教学楼碰碰运气。教室外的走廊有一群学生在自习,看来上课的时间还没有到。

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学生们离开自习桌,开始进入身边的教室。我几次走到教室门前徘徊,可瞥见教室里黑压压一片的学生,我胆却了。内心里有股自卑感涌上心头,里面坐的可是全国最顶尖的学生,而我当初的成绩是全校倒数。我怕走进去引起一片潮笑;我怕因为没有带马扎占用到同学的座位;我怕上课的中途,中国著名教授点我起来回答问题。

我在过道里踟蹰不前,而这里再没有一个学生。不知从那里走出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子,倚靠在护栏边,心若幽兰,静如止水,可能是老师吧,让人联想到宋代词人辛弃疾或者近代才女林微因。

我初中学历,但为了文学梦想,到北大做旁听生,许多人批判不务实

林微因像

我在不远的位置忐忑不安。老师看过我几眼,或许她心中疑惑为什么我还没有去教室。老师看我的眼神慢慢奇怪起来,或许她已经明白我只是一个不知所措的旁听生。

我多么期盼老师能走过来对我说:进去听课吧,但是她没有。她抬起手臂看了一眼手表,随即走进教室。

后来我找郑球洋要到了一份北大课程表,但每次走到教室门前,还是没有勇气走进去,我无法战胜自己的卑怯。只能一个人在北大校园里闲逛。

4 出现在最牛旁听哥的纪录片中

北大开始限制游客数量,对进入北大校门的人员进行必检。而我这样弄不到学习证的旁听生,进入北大变的异常坚难。

我不想找工作,后来去了国家图书馆,一边看书,一边写小说。这样的生活静谧、详和、充实。直到几个月后,我明显感到京城居大不易,再加上我大手大脚惯了,带来的将近20000花的已所剩不多。至于到北大当旁听生,我只能选择妥协,找到一份工作我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我初中学历,但为了文学梦想,到北大做旁听生,许多人批判不务实

国家图书馆

北京的工作不好找,工资更是大不如以前。后来我找朋友借了4000,又在西二旗找到一份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起码在北京养活自己足够。只是感觉离我当初来北京的目的越来越远。这是一份我做过的职业。似乎回到了以前的样子。

有一天,郑球洋给我打电话,某著名网络公司正在找他拍记录片,想让我帮帮忙在镜头里露个脸。我不愿意曝光自己的私生活,再加上我没有在北大听过课,算不上一个真正的旁听生。我准备婉拒郑球洋。

郑球洋说:“你就帮帮我,再说到时我有时间了,一定带你去北大听课。”

我答应了,毕竟郑球洋帮过我许多。纪录片导演在拍摄当天叫我表现的自然一些,可我又不是表演系毕业,怎么可能在镜头面前表现出自然?所以在镜头里我还有些腼腆。

当天郑球洋找我借了500,他刚交完房租,没了生活费,我欣然同意。只是我没有对他说。这钱我是找别人借的。

后来这个视频在腾迅播出,名字叫《北大旁听生郑球洋——我是未名湖的一棵浮萍》,而我就是出现的另一位北大旁听生,只是当时我没有进入北大教室半步。

5 最牛旁听哥被置疑

一段时间后,郑球洋打电话给我报喜,说他考上了北大的成人本科。我很欣慰,毕竟他坚守北大十几年,现在北大正式接纳了他。

郑球洋说他现在有时间,可以带我去北大听课,我迟疑不决。我看见郑球洋一路走过来的坚辛和磨难,虽说他现在考上北大,但是他还有更长的一段路要走。说句心理话,我在郑球洋身上看到了坚韧的一面,同时也看到北大旁听生的悲凉和无助。

我初中学历,但为了文学梦想,到北大做旁听生,许多人批判不务实

一名保安考上了北大

我深知来北京的目的,不然付出的一切都没了意义。我想等赚到一些钱,然后在北大附近找个兼职,再去北大听课。这样生活有保障,在北大旁听才能良性地持续下去。而我现在有工作,如果辞了工作去北大旁听,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北京实在不适合生存。上班时间太长,我根本无法分身去北大听课。

2013年郑球洋在江西做了一档访谈节目,回来整个人颓废了不少。本来以为做了这档节目能火,就像现在的名星一样。我想郑球洋有这种想法,当然我也有这种想法。在中国当下不成名的作家,书或文章根本卖不出去。只有人红了,书才会畅销,最后过上执笔取暖、煮字疗饥的生活。但我们一定没有想过靠写作发财,除了处在金字塔顶端的作家,当今中国又有几人靠写书发财的?

郑球洋没想到网上骂声一片,说他为了文豪梦,置若顾复之恩,使母亲被逼气疯掉。

郑球洋在一家小餐馆委屈地对我说:“其实我爸妈是支持我来北大学习的。我妈也并不是我逼疯掉的,她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因为村里的闲言碎语受到了严重的刺激才变成这样。”

我相信郑球洋,虽然他的确有文豪梦。访谈节目侧重点在于放大郑球洋的文豪梦和年迈的父母,使两者尖锐的对立起来,产生巨大的话题。

作为媒体去善意的批判人并无过错,但为了收视率去伤害人,性质完全不同。一个事件侧重点不同,看待的问题就不同,比如腾迅把郑球洋看作是一个励志。当然郑球洋或多或少有责任,因为他是家中唯一的儿子。

后来郑球洋回到江西老家为父母盖房子修路,或许他心中也有些愧疚。

6 放弃旁听梦,回到家乡

两年后,我决定结束北漂回到家乡。准备在家乡小城找一份普通的工作,唯有养活自己和照顾父母的前题下,偶尔看看书,写写身边感动的故事。

临走时,我和郑球洋在一家小饭馆里吃拉面。

我初中学历,但为了文学梦想,到北大做旁听生,许多人批判不务实

拉面

郑球洋问:“你就这么就放弃了?”

我说:“其实北漂两年有许多事我想通了。说我是逃亡者也好,说我真正成熟也罢。这是我的一个艰难选择。”

郑球洋说:“其实你可以在北大周边找份兼职工作,这样生活无虞,也能静下心来好好到北大旁听。”

我叹了口气,说:“我年纪不小了,也耗不起了。”

郑球洋坚定地说:“那我不会和你一样。学习是不分年龄的,再说我必须读下去。这是我十几年一直坚持的梦想,我不会动摇,更不会放弃。”

我说:“其实你在北大也旁听了十多年,可以步入到社会中去吸取营养和素材,不一定非要和北大死磕到底。”

郑球洋说:“你不懂我跟北大的感情。这种情怀像生命里一定要完全的使命一样。”

7 依然在写作

如今我在家乡小城生活。郑球洋依然在北大学习,在大多数外人看来他有些偏执。但我十分理解,虽然我做不到。

马云大家都熟悉,他说过一句励志的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要是实现了呢?”但是这句话要是出自普通人口中,肯定有许多人嗤之以鼻。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看起来不一样,他们为了梦想一直在努力,失败的时候我们嘲笑他们,成功的时候我们仰望他们。而我们评定成功的标准是声名显赫或者家缠万贯。不知他们太愚笨,还是我们太狭隘。

我初中学历,但为了文学梦想,到北大做旁听生,许多人批判不务实

马云的演讲瞬间

绝大部人只能和我一样选择中庸。而中庸的人活的最累,既要在现实面前点头哈腰、畏首畏尾,又要小心奕奕保护心中那一丁点光亮。

而北大对于我讲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神。曾经我迷恋她,在她面前害羞、腼腆、不知所措,只能隔着很远的距离偷偷地仰慕。我想这就足够,把这份曾经奋不顾身的“爱情“藏进心底就好。

一定有人问我后悔过没有?我会稍作犹豫,然后说没有,因为那就是青春,是我无怨无悔追求过的梦想。我不能有“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的遗憾。

我和郑球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美国电影《追梦赤子心》中的男主角为了到诺特丹大学踢足球怀着赤子之心,看起来是那么的不可能,但他一直不断努力,最终获得了上场的机会。郑球洋亦然,努力十余载,获得北大的入学通知书其实就是一种成功。而我感受到男主角父亲说的一句话:“追逐愚笨的梦想,会让你和你的周遭的人心痛。”选择回到家乡小城。

我初中学历,但为了文学梦想,到北大做旁听生,许多人批判不务实

剧照

如今幸运的是,我和郑球洋还在文学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参考资料:

1、《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蔡元培诞辰》

2、《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3 、《沈从文档案》

(大家好,本文写的我为了文学梦,到北大旁听的故事。所有图片来自网络,请勿对号入座。今天的话题是假如是你,在梦想与现实之间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欢迎大家评论。最后麻烦大家加个关注。谢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