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第四十八章,本章节,老子抨击,统治者提倡的“礼乐政教”,认为这种学问,是虚伪的根源;这种“为学”是要不得的。只有“为道”,才能减少虚伪,达到“无为”的境界,使天下大治。
【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注解】学多了统治者提倡的礼乐和政教,虚假的东西一天天增多,人不但变得虚伪且更加耍智巧。探求自然顺大“道”,才使虚情假意一天天减少。不断减少虚假的东西,才能达到“无为”的境界。若能到“无为”的境界,才能事事有所作为。治国最重要的事是什么?那就是,没有事情就别去扰民。若用苛政欺压老百姓,那么他就不配当国家的首领。
《道德经》 第四十九章,这一章,老子认为,一个好的统治者,应该没有私心,帮助天下人“向善守信”,使每个人都像婴孩一样纯洁天真。事实上,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原文】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注解】圣人要没有自私的心,要常常做到和百姓心连着心。如果你的心肠好,那么,我会以好心作为回报的。就算是存心的不善良,我也会对你热心肠。对待他人要做到,多加勉;这样可使,人人都向着善的一面。如果你能做到守信用,那么我将会对你信任且又尊重的。即使你守信有些小差错,我也会对你信得过。对待他人要讲真心,这样才可使人人都能去守信。圣人在位,治理天下时,要先使人的心,无疵瑕。都说耳朵聪来,眼睛明,但是聪明就会容易起纷争。圣人教他当刚出生的婴孩儿,心地纯真,且又可爱。
(让人像婴孩儿,那是,绝对不可能就是了,能做到少索取,多付出,且每人都懂“无为”、“知足常乐”,“知足者常富”,“吃亏是福”那就是万幸中的万幸了)
感谢大家的阅读,喜欢的可关注、点赞、分享、评论,这都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