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绘画题材漫谈系列之二十五
魏晋风度一直是传统文人心中的一个幻梦,而以王谢为代表的世家名族更是煊赫一时,被历代文人墨客翻云覆雨地吟唱至今。而作为谢氏家族中的标杆,江左风流宰相谢安的雅闻典故以光鲜夺目的清晰姿态,在泛黄的故纸堆中氤氲成一个永不凋零的缥缈旧梦,而他隐居的东山,成了印证魏晋风流的一枚鲜艳印鉴,在岁月的白云苍狗中逐步演变成文化史上一方让人顶礼的精神高地。
唐代诗仙李白算是谢安的头号粉丝,一生之中诗作中提到谢安的有十几首,在感同身受中将对谢安的崇拜之情描写的溢于言表,既有“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 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 谢公正要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等描写谢安东山隐居的风流韵事之妙句,也留下了“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靖胡沙”“ 谢公不徒然,起来为苍生”等歌颂谢安出山安定天下的伟绩丰功的感言。此外,唐代文人如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辛弃疾等人都以各自不同的格调畅叙心目中的谢安遗事,林林总总,其最终的主题大可归类于这样的一幅对联: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而从宋代描述谢安的诗词中,有一类以吟咏谢安东山图的诗词尽管名气不大,但据此可推测这类作品在宋代已经成为画家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如宋代朱熹的《题谢安石东山图》、王铚的《书谢文靖东山图》、刘克庄的《游东山图》、喻良能的《题泛五湖游东山图》、黄庚的《题东山玩月图》等就是明显的例证。此外,据宋代《宣和画谱》记载,北宋画家崔白就曾创作过《谢安东山图》。而元代这样的诗作如虞集的《题谢安游东山图》、于立的《题东山图玉山同赋》等也看出这类作品的沿革脉络。不过,在历史的烟云中这些谢安东山图之类的作品都已经烟消云散,宋元时期的此类作品至今已经难以复见,现如今最早的一幅这类题材的作品当是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旧传元代赵孟頫的《仙庄图》,也有人认为此图乃元代后期职业画家盛懋所作,不过现今一般将之定名为元代佚名画家创作的《东山丝竹图》。这幅青绿浅绛设色作品构图饱满大气,笔法细腻严谨,在宏阔雄伟的高山峻岭中通过画面一角展示出那种清幽雅致的隐逸趣味,画面带有宋代院画的笔墨情趣,诗情画意中凸显出谢安隐居东山的潇洒超脱的情致。
明清时代,围绕谢安的传统人设的关键点而创作的谢安东山图这类作品在主题表现和画面呈现呈现出简繁咸宜的特点,最常见有东山携妓图、东山丝竹图以及东山报捷图等。沈周的《临戴进谢安东山图》这幅作品围绕这谢安携妓出游的故事而展开,设色研丽,笔墨精到,构图巧妙,通过巍峨的山峦居中耸立的构图模式,营造出一种静穆苍茫的世外桃源的韵味,而谢安携妓出游的风流旖旎的场景位居画面下角,使画面整体充满着一种浑厚而不乏轻盈的律动之美。而郭诩的《东山携妓图》更是单刀直入直奔主题,画面中器宇轩昂的谢安一派逍遥自得的神情,三个歌妓跟随其后缓缓而行,一副“原谅我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浪荡风流的姿态,整个作品在笔法技巧的运用上举重若轻,抛弃了那种烘云托月的繁杂背景和精妙敷色的渲染,完全“素颜”出镜,以白描的手法施以淡墨烘托,行云流水的线条张弛有度,而主角谢安在画面中与三个歌妓的比例明显夸张了许多,很显然借鉴吸收了唐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的构图模式,进一步突出了谢安作为主角高大上的超然地位。画面的题诗就整个画面主旨而言颇有点睛之妙:
西履东山踏软尘,中原事业在经纶。
群姬逐伴相欢笑,犹胜桓温壁后人。
明代传承下来的这类作品并不多,及至清代,在诸多这类传世的作品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华喦的《东山携妓图》和苏六朋的《东山报捷图》。其中华喦的《东山携妓图》在构图上有意淡化了主角和配角之间的强烈的对比性,在背景上也以石头和树木竹子的简单搭配为主,使整个画面具有一种淡雅的文人画气息,赋予了这一主题更生活化的表现,这种创新性的“中间路线”的画面构成对清代以及近现代的同类作品产生了一定的启示性意义,丰富了这种题材作品的表现空间的画面意境。而苏六朋的《东山报捷图》以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为隐含主题,画面中近处世谢安和客人对弈,右上方一人骑着战马在蜿蜒的山路上风驰电掣的飞奔而来,很好的突出了画面主题的同时又不至于破坏整个画面宁静祥和的氛围,这种匠心独具的巧妙设计使整个画面松紧有度、动静谐和,体现出极高的艺术修养,轻描淡写地将画外之意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有一种四两拨千斤之妙,很好地体现出谢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名帅风范和名士风度。
就近现代这类题材的创作而言,傅抱石当得上首屈一指,将谢安东山图各类主题画面一网打尽,他创作了多幅东山携妓图、东山丝竹图和东山捷报图,在画面的构成上简繁不拘,既有以纯人物为画面主题的作品,也有泼墨写就的苍茫背景为衬托的作品,更有人物众多背景恢弘的东山捷报图,可谓当之无愧的此类作品创作的集大成者。此外,任伯年、张大千、钱惠安、李可染、谢之光等人都曾经创作了各具特色的这类作品,以不同的画面风格书写出谢安身上魏晋风流的千姿百态。
明代中期一位名将兼诗人王越写的《谢安图》一诗,凝练地概括了这类画作的主旨:
高卧东山岁月多,放情声妓欲如何?
后来始为苍生起,却听桓伊席上歌。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斗转星移的岁月更替中,谢安传奇的一生留下了许多让人津津乐道代代相传的趣闻轶事,这种进退自如俯仰自若的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姿态,成为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个性符号,那种悠游喧嚣浮世的人生态度,在纷乱的尘世中展现出特立独行的人格魅力,直至如今依然每每被人们在温故知新中聊以自慰,亦不失为一种取法乎上的自我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