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6岁的唐穆宗李恒坐上皇帝宝座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个位子仅仅为他保留了四年,志得意满、游幸无常的他也绝对没有想到,自己最终的归宿地会变成现在这幅破败的模样。虽然在之前走访唐陵的旅程中,我们也见识过各种各样的破败,但当我们踏上光陵崎岖蜿蜒、并不明显的神道之时,依然会为光陵的残破景象所惊叹。在关中为数众多的帝王陵中,光陵也是一处没有存在感的所在,除了考古、历史以及文博爱好者外,鲜有游客到来。但凡有人来光陵,皆感慨良多,清人何亮基就曾在其诗《光陵怀古》中写道:“仙丹自古不可求,枉把韶华付东流。尧山白云空惆怅,覆车何曾忆旧游。”惋惜之意,古今略同。
在唐代众多帝王中,唐穆宗并不引人注目,他在位时间很短,也并未做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在位四年的大事件简单清晰,大致梳理如下:
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二十七日,唐宪宗暴死,唐穆宗即位。五月,宪宗葬于景陵。六月,皇太后郭氏移居南内兴庆宫,穆宗大宴,后大兴土木,修建了永安殿、宝庆殿等,完工后举行大宴。用重金整修装饰京城内的安国、慈恩、千福、开业、章敬等寺院。八月,穆宗征发神策军二千人,疏浚宫中鱼藻池,九月在鱼藻宫大举宴会,观看宫人乘船竞渡,重阳节于宣和殿饮酒高会。十一月,西北少数民族引兵犯境,穆宗游幸华清宫。
长庆元年(821年)三月,长庆元年科举作弊案(复试案)。七月,太和公主奉旨和亲回纥(回鹘),幽州(卢龙)朱克融、成德镇王庭凑兵变。十月十日,唐与吐蕃在长安西郊会盟。十一月,平卢军乱。
长庆二年(822年)正月,魏博镇史宪诚复叛,河北三镇恢复独立状态。武宁镇王智兴兵变。七月,宣武军乱。十一月,穆宗打马球后中风,自此一直卧病在床。
长庆三年(823年),迷恋金石之药。二月,唐与吐蕃在拉萨立《唐蕃逻些会盟碑》。七月,西原黄洞黄少卿起义。
长庆四年(824年)正月二十二日,驾崩,时年30岁,同年十一月,葬于光陵。
唐穆宗所处的时代是唐持续走向衰落的时期,其父唐宪宗辛苦经营的元和中兴,在他和其后的几任皇帝手中迅速败落,后人评其:游幸无常,昵比群小,击球奏乐,久不视朝。使得河朔藩镇复反,朝内朋党之争叠兴,元和中兴,毁于一旦。又好饵食金石之药,在位四年崩,庙号穆宗。
光陵位于蒲城县北15公里的尧山之阳,东距唐玄宗泰陵11公里,西南距其父唐宪宗景陵5公里。光陵在1956年成为省保、2001年成为国保单位,除所立文保碑,石刻保护条件一直以来没有多大变化,如今的光陵陵区石刻损失严重,多已残缺,我们足迹所到陵区东、西、南三门,除石狮整理保护外,神道石刻保护状况依旧为自然状态,残损不堪,为目前缓山所见唐十八陵中之最。
城市日益拥挤,而乡村却十室九空,在陵区徒步的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倾倒的华表、残缺的翼马、或藏于林中或横卧土层中的无头翁仲、长满灌木的白虎门双阙、经过修复的带有各式表情的狮子,还看到各式各样的新旧村落,只不过都难觅人影。在北窑村一处过丧事的人家,见着的也多是中老年人,山塬之间曾经的地坑院、窑洞也都早已废弃,我们又见到在地头烧荒草的人、遗落田间有补丁的碗、冬日里的葡萄树地、田间草丛里的石头堆、丢弃的可乐瓶......乡村和这皇陵一样,也是越来越寂寥了,也许再过一些年,唐陵村、乔家沟、唐陵畔、光陵村、槐树村、皇边村等等这些村庄也会成为人们记忆中的符号,离我们远去。
登光陵尧山,北风猎猎,恰遇残阳西去,漫漫荒草一片金黄,尧山上的石块和蛰伏的荒草一起,早就没有了菱角,密密匝匝的扎着堆挤在一起,无序的花纹组合成一幅幅抽象画,在风里诉说着千年的秘密,“荒冢残阳”这个名字来源于王双怀老师的《荒冢残阳-唐代帝陵研究》一书,借用于此,恰如其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