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句常考的文言文
文言文是考试比较青睐的一类题目。考证、考编几乎都是必考项目。
考点分析
总体分析:
从出处看:《论语》、《学记》2本著作考的比较多。
从知识点看:教学原则、方法、规律; 身心发展规律、因素; 德育方法、原则; 教育学思想——教学、身心发展、德育、教育学思想4大板块考的比较多。
结合考证、考编真题,把常考的文言语句给大家做个梳理,方便大家备考、学习。
考点梳理
一、《论语》
1.“庶、富、教”
——教育的条件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思关系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启发性教学原则
4.“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后天环境的作用
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言行一致
6.“有教无类”
——扩大教育的对象
7.“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也”、“生而知之”
——先天遗传的作用
8.“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疏导性教学原则
9.“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通过这些方法,了解学生,以便于因材施教
10.“君子不器”
——全面、和谐发展
11.“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巩固性教学原则
12.“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劳动的特点:示范性
——德育方法:榜样示范法
——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学记》
1.“长善救失”——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教学相长”——新型师生观
2.“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师道尊严
3.“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教育和政治的关系
——社会本位论
4.“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关键期;不均衡性
5.“学不躐(liè)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6.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相互切磋。”
——讨论法;观摩教学
7.“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启发性教学原则
8.“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课内课外相结合
“臧息相辅”
——学习休息相结合
三、《孟子》
1.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
2.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性善论
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德育方法:锻炼法
4.“盈科而后进”
——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四、《荀子》
1.“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 “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纷乱理而归于暴”
——性恶论
2.“化性起伪”
——教育的作用
3.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环境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4.“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直观性教学原则
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德育方法:个人修养法
五、《说文解字》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对教育的解释
六、韩愈《师说》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角色
七、汉•杨雄《法言.学行》
“师者,人之模范也”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八、《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教学过程
九、道家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启发性教学原则
——掌握知识与提高智力的关系
十、杜甫《春夜喜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陶冶法
- 上一篇:后人对正直的臣子文天祥的评价是怎样的?
- 下一篇:温州江心屿:万种风情尽揽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