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唐诗宋词选读》(5):诗人说:“我是你的眼。”

《唐诗宋词选读》(5):诗人说:“我是你的眼。”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6-07 02:19:13
阅读:

导语

一花一世界。

在这个客观的世界之外,有着无数个主观的世界。

一首诗就是一个世界,造物主就是诗人。

今天来谈谈诗歌的意、象、境。


《唐诗宋词选读》(5):诗人说:“我是你的眼。”



先用我的渣渣画工简单表述一下三者的关系。

《唐诗宋词选读》(5):诗人说:“我是你的眼。”


象与意象

从物象到意象经过了诗人“意”的筛选,所以,我们在诗中看见的事物,都是经过诗人的过滤的。诗人让我们看见什么,我们才能看见什么。

01

同样在春天,

我们在杜审言那里看到云霞、梅柳、黄鸟、绿蘋许多事物,

却在贺知章的《咏柳》诗中只看见柳。

选择性的“失明”,是因为创作的需要,更是诗人因为“意”的驱动。

《唐诗宋词选读》(5):诗人说:“我是你的眼。”


02

同样是娇艳的花朵,

可以是白居易记忆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

也可以是杜甫叹息声里的“感时花溅泪”。

在一首诗中,诗人不让我们看见的,存在的也可以隐形。诗人想让我们看见的,不存在也可以显形。

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若不是借助了李白想象的翅膀,我们又怎么刚看到天姥山上神奇瑰丽的仙境?

《唐诗宋词选读》(5):诗人说:“我是你的眼。”


2、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我们看到的是柳宗元笔下的世界,更是他心中的世界。

诗可以是不讲道理的,甚至是反科学的。

在诗中,无需去计较这些事物的真假,更应该看到诗人的那一颗“诗心”。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在不同诗人的眼中,意象又常常承担着相似的情感,正因如此,诗人才能隔着千年的时空与读者心有戚戚。

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举隅

【植物类】

柳:柳者,留也。表达离别挽留的不舍之情。

梅:象征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

松:坚贞高洁。

竹:坚贞高雅、宁折不弯。

菊:高洁隐逸,不慕名利。

【动物类】

杜鹃:怀念故乡情感、抒写离愁别恨。

鹧鸪:游子感怀,思念故乡。

乌鸦:衰败荒凉。

沙鸥:淡泊名利,闲适归隐;漂泊无依,凄凉孤独。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大雁:离愁别绪,伤时感怀。

蝉:高洁品质,悲秋思绪。

青鸟:理想的寄托。

【建筑类】

长亭:依依惜别,离愁别绪。

栏杆:慷慨悲昂,凭吊怀远。

西楼:孤独寂寞,思念故国亲友。

驿站:漂泊不定。

【时节类】

清明、中秋、重阳:思亲伤怀。

黄昏:寂寞愁苦。

【音乐类】

羌笛:边塞征人的思乡之情。

《梅花落》:旅人思乡。

《后庭花》:靡靡之音,常用于讽刺当权者贪图享乐。

关山月:征戍离别之情。

捣衣声:离愁别绪。


关于意境


1、概念理解

意象有机组合形成意境。(注意,是“有机组合”,而不是机械的堆叠。)

01

它可以是杜甫诗中的: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最具代表性的几种景物勾勒出一幅色彩明艳生意勃发的初春图景,是诗人经历了长时间奔波流离之苦后暂得安定的满足和适意。

02

同样明艳的春景,在《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中,触发的却是诗人作为宦游人“归思欲沾巾”的惆怅。

附: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高手往往就是有办法把那些看似寻常的事物组合成不寻常的意境: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比如李白这首《峨眉山月歌》,写好了是流芳千古的名篇,弄不好就是报站名。

2、构成方式

意境的构成方式笼统分成三类:

一是触景生情

二是寓情于景

三是物我交融

(1)触景生情

春夜洛城闻笛

[ 唐·李白 ]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诗宋词选读》(5):诗人说:“我是你的眼。”


闺怨

唐·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听到笛声,看到杨柳,才被触动了情思。

(2)寓情于景

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算一个。

李白的《送友人》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算一个。

杜牧的《赠别》中“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也是一个。

诗人带着自己的情感观察和描写自然景物,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主观情感融入到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当中。

(3)物我交融

它是李白诗中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它是林黛玉眼中的“一年三遍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这里的物都染上了主观色彩,我就是物,物就是我,分不清究竟在写物还是在写我。

《唐诗宋词选读》(5):诗人说:“我是你的眼。”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接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不知何者唯我何者为物也。——王国维《人间词话》第3则

“有我之境”是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来观照外物,

“无我之境”并不是真的没有创作者的存在,而是诗人情感比较内敛淡然,让读者不会那么明确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严格地说,诗在任何境界中都必须有我,都必须为自我性格、情趣和经验返照。——朱光潜《诗论》

说到底,在物、境、意三者当中,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意”。

《唐诗宋词选读》(5):诗人说:“我是你的眼。”


所以,在鉴赏诗歌时,无论我们是意象还是意境,最终都回到了对“意”的把握。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在上一节内容中重点强调鉴赏诗歌首先要明确诗歌的情感的原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