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卷耳》——写尽了相思。
那小小的卷耳,采了又采,都装不满这浅浅的框子;
放下手中的框儿,想起我思念的人,他在干嘛呢?
攀上那高高的土石山,一路相依的马儿也已足软神颓,
还有什么能阻断对你的思念呢,姑且斟酌一壶小酒,抚慰对你的思念;
登上高高的山脊梁,马儿腿软身苍黄,
暂且斟满大杯酒,忘却心中长长的忧伤;
马儿已经倒下,随行的仆人已经累的倒地,可你在哪里呢?
贰
《卷耳》整首诗章法奇特,全诗可分为四章。第一章与其余三章在表现手法上有着明显的“断层”。
《诗经原始》云:
(一章眉批)因采卷耳而动怀人念,故未盈筐而“置彼周行”,已有一往情深之概。
(二三四章眉批)下三章皆从对面着笔,历想其劳苦之状,强自宽而不能宽。
下面我们来看看各章的构成。
第一章“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描写了女子怀人心切,田畴无心采摘卷耳,按照剧情的发展,后面一般叙述的应该是女子回忆与丈夫的过往而不能自拔的情思。
可诗人笔锋一转,下两章插入一个“我”的场景,出现了“断层”。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两章复沓(复沓是《诗经》中常见的章法结构,相当于歌曲里对歌词的重唱,亦可理解成排比),极尽抒发了相思之情。
而这两章中的此“我”既是女子,又是“丈夫”,有点类似电影中两个人内心同时独白的表现手法——女子历想丈夫远行的艰难,抑制不住内心的思念,说:我多么想你,但现在只有一杯酒可以,可以抚慰我对你的思念。而此时丈夫行进在崔嵬的山间,遥想远方的妻子,内心多凄凉:我多么想你,但现在只能一杯酒,让我暂时忘却悲伤。
最后一章更是将思妇思夫的形象衬托得淋漓尽致。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马儿,仆人都已倒下,云何?吁矣!至此,男女声相互回荡:你在哪里?
叁
《卷耳》作为最早的“怀人诗”,开创了怀人诗的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杜甫的《月夜》便脱胎于此。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和《卷耳》在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由具体之景传达出酒断愁肠的相思之情。
在《卷耳》中,诗人善于用实境描画来衬托情感。旅途的艰难是通过对山的险阻的描摹直接反映出来的:诗人用了“崔嵬”“高冈”“砠”等词语。而旅途的痛苦则是通过对马的神情的刻画间接表现出来的:诗人用了“虺隤”“玄黄”“瘏矣”等词语。而描摹山、刻画马都意在衬托出行者怀人思归的惆怅。
在《月夜》中,诗人并不直接写有多怀念妻子,而是想象妻子独自望月,雾湿了云鬟,月寒了玉臂,以致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的情景。
另外,张仲素的《春闺思》也时如出一辙。
袅袅城边柳, 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 昨夜梦渔阳。
注:“渔阳”在古代多指征戍之地。
"袅袅","青青"为我们刻画出了一副村女采桑图,可春闺女子无心采桑,是因为昨夜梦见了"渔阳之地"。诗虽短,诗人在表达女子思念丈夫时并未直接描述,而是间接通过“渔阳”,“无心采桑”带出少妇所怀之人。
肆
《诗经原始》曰:“故愚谓此诗当是妇人念夫行役而悯其劳苦之作。圣人编之《葛覃》之后,一以见女工之勤,一以见妇情之笃。”
《卷耳》所表现出的相思之情简朴自然,细细读之,感动于斯,再读之,内心竟想起了某个人,想对她说:
“天冷了,总有人爱着你”。
(想了解《诗经》更多内容,点击关注,后面为您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