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之名,始于秦的长安乡,汉高帝五年,在此地设长安县,在长安县内建起的都城,也顺理成章被称作“长安城”。
不过不能用现代城市的视觉去观察古代城市,长安也是如此。作为汉代的首都-长安城是没有承载大量的人口,而占据长安城面积三分之二是各种宫殿。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座西汉的首都吧。
长乐宫实在秦朝兴乐宫的基础上建成,最初为刘邦所住,之后大部分时间作为太后居住的地方。而未央宫是有汉初名臣萧何所主持修建,作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事的地方。
未央宫(4.6平方公里),长乐宫(6.6平方公里),建章宫(约5平方公里),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有多大,那拿一个宫殿作对比就知道了,现在大家比较了解的故宫,面积为0.73平方公里。也就是说未央宫快有故宫七倍大小了。
长安城城墙上门共有十二座城门,东南西北各三座,分别是都是:
西:宣平门、清明门、霸门;
南:覆盎门、安门、平门;
东:章门、直门、雍门;
北:横门、洛门、利门。
其中章门、平门、覆盎门、霸门直接与皇宫工程相对。其余八门则对应城内的纵横大道。
每座城门可以容四辆牛车并列出人。相对应的,进城之后,每条大道也由水沟分为三股道路。两侧的路是供吏民来往出人的。而中间一条道,是专供皇帝车骑行驶的“驰道”。若非皇帝特许,其余人等不可行走,甚至不能直接穿越地道。在汉武帝时,对违规者的处罚极为严厉。所以在长安城出行是件比较麻烦的事情,如果是平民百姓的话,就当中间是堵高强墙,需要绕道而行。
不过汉宣帝以后,横跨驰道的惩罚就不算很重了,因此为了省事,一些胆大的穿越驰道的百姓不少,甚至有连车马也开上驰道去的。汉元帝时,有一次在未央官急召太子。 太子所住的桂宫,南面龙楼门与未央官北面的作室门只有一街之隔, 然而太子不敢直接跨过驰道,只能绕道西走到直城门处过街,再反向东走到作室门进入未央宫。这令元帝大为高兴,并特许太子可横行驰道。
假如我们行走在长安城的道路上,你可以看到一些松柏之类寓意不错的树,但是若抬头看的话,你就能看到类似现代的空中通道,因为古代皇帝经常需要去长乐宫见太后,而每次上街出行都需要卫官填街,骑士塞路,不准百姓行走,麻烦还费时,于是便在宫殿上空修建了一道宫殿”桥“,这样就方便多了。
长安城三分之二被宫殿占据,除了未央宫、长乐宫之外,还先后修筑了北宫、桂宫、明光宫。剩下三分之一的空间中,则塞满了各种建筑,如官署、府寺庙、一百多百姓居住的闾里(围墙围一个范围住着二十五户左右人家为一闾里,只有一个门供出入。)
长安有两处比较出门的”里“,一处是尚官里,一听名字就知道是高官大族所居住之地,一处是戚里,与皇家沾亲带故的外戚们住的地方。
因为长安城这座大城市大部分被皇宫所占据,地方有限,所以有不少人选择住在长安城墙之外。汉武帝便在长安城外西面修筑了“度比未央”的建章官,并设置复道与未央宫相连。城门外的大道旁,也有客舍供旅行者歇脚住宿。
而高官、富商、豪杰们,往往是在历代汉天子陵喜旁的陵邑之中置办住宅。
有诗“五陵少年今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天明下直明光宫,散入五陵松柏中。”
很多诗词中出现的五陵,指的就是西汉时期,长安城北,渭河对岸的五座陵邑:长陵邑、安陵邑、阳陵邑、茂陵邑和平陵邑。
自高皇帝起,便在陵园旁划地,徒民起邑以奉山园,便有了如今这长陵邑。其余如安陵、霸陵、阳陵.再如今土所置的茂陵,皆亦类似。不过住在陵邑的人五方杂错、身份复杂。有好礼文的世家大族,有商贾力利的富人。而游侠通奸的豪杰亦不少。因此这一带的风俗亦有 别于他处。
一组数据就知道为什么五陵发达程度了了,一般经济发达程度与人口挂钩。
长安所辖人口:人口二十四万左右
长陵邑所辖人口:十七万左右
茂陵邑所辖人口:二十七万左右
平陵邑所辖人口:十五万左右
而长安市场也是值得逛的地方,城市中有很多大小市场,号称有“九市”,而最著名的是位于城北的东西两市,全国各地的商品以及异国的货物,在这了都能买的到。
而未央宫的东面出门就是丞相府,汉朝是丞相领百官议事,权利很大,有时皇帝会直接驾车亲临丞相府参加会议。
未央宫宫殿群主要有前殿:用于皇帝即位、立皇后、朝贺、大丧所用;正殿:又名宣室殿,讨论重大事务所用;内朝:又名承明殿,私人召见谈话所用。在承明殿后面就是皇帝的寝殿了。
好了,有没有大概了解汉朝长安城的情况,若以后穿越回汉朝,记得帮忙看下五陵少年银鞍白马度春风的场景哦
有本书《汉时明月光》,讲普通人穿越到汉朝时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有喜欢的可以关注收藏哦
欢迎留言评论,聊聊你心中的大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