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面世以来,其文中描绘的带有世外仙境意味的“桃花源”成为了中国诸多文人心目中的“乌托邦”,历代以来,以“桃花源”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不在少数,其中在明代中晚期的江南地区十分盛行。“明朝第一”文徵明,以书、画等形式,都反复表达过自己精神上对乌托邦的神往。
文徵明小楷《桃花源记》及桃花源诗碑刻,拓片出自嘉庆九年( 1804 ),由袁治奉圣旨摹勒。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面世以来,其文中描绘的带有世外仙境意味的“桃花源”成为了中国诸多文人心目中的“乌托邦”,历代以来,以“桃花源”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不在少数,其中在明代中晚期的江南地区十分盛行。“明朝第一”文徵明,以书、画等形式,都反复表达过自己精神上对乌托邦的神往。
文徵明小楷《桃花源记》及桃花源诗碑刻,拓片出自嘉庆九年( 1804 ),由袁治奉圣旨摹勒。
桃花园记,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面世以来,其文中描绘的带有世外仙境意味的“桃花源”成为了中国诸多文人心目中的“乌托邦”,历代以来,以“桃花源”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不在少数。
桃花源记通假字,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字元亮,一说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
桃花园记,《桃花源记》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通过描绘和记叙一个世外桃源的故事,表达了他的社会理想。由于《桃花源记》中的一些内容超越现实生活的规范和常理,有些人把它看成一篇鬼故事,其实,这种看法是没有什么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