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异记》载: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子昂突出①,顾左右以千缗②市之。众惊问,答曰:“余善此乐。”皆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集宣阳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驰走京毂③,碌碌尘土,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役,岂宜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轴遍赠会者。一日之内,声华④溢都。时武攸宜为建安王,辟⑤为书记。
[注释]
①〔突出〕冲出。②〔缗(mín)〕成串的铜钱。古代一千文钱为一缗。③〔京毂(gǔ)〕指国都。④〔声华〕声名。⑤〔辟〕征召。
这则诗话颇有点传奇的味道。今人据此有多个扩写版本,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大唐第一网红”陈子昂是如何靠炒作出名的》。大唐诗人们一个个豪情万丈,或通过科举考试致仕,或通过从军边塞建功,也有像李白等人一样,既不参加科举,也不从军边塞,而是靠拜谒名人走上仕途。陈子昂走的是另一条路,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叫炒作,用一种常人意想不到的方式一日成名。陈子昂花高价买琴是假,让京城里的人读到他的文章进而认可他才是真。果然,经他这一炒作,来年便一改蹉跎困境而进士及第,年仅24岁。
朱庆余
庆余遇水部郎中张籍知音,索庆余新旧篇,择留二十六章,置之怀袖而推赞之。时人以籍重名,皆缮录讽咏,遂登科。庆余作《闺意》一篇以献曰:“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籍酬之曰:“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由是朱之诗名,流于海内矣。
唐代文人有一条为官的捷径——“行卷”,就是拿自己的诗作给当时的达官贵人看,以期受到介绍引荐。这则诗话所记录的,就是朱庆余借助“行卷”,为自己金榜题名增加砝码。朱庆余的这首《近试上张水部》写得委婉巧妙,诗中所写的小儿女之情仅仅是个幌子,诗中的“新嫁娘”实指即将参加考试的诗人自己,而“夫婿”显然指的是张籍,“舅姑”自然指的是主考官了。张籍的答诗如法炮制,也用了这种写法。我曾将这种写法的诗歌称之为比体诗。在《语文报》发表过一篇《亦是亦非新嫁娘》,在《语文学习》上发表过一篇《饶有情趣的比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