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1年至1566年),皇帝明世宗朱厚熜执政,有文章称这位“中国历史上最聪明的皇帝”。15岁的嘉靖帝通过“大礼仪”事件斗败了几十岁的“老狐狸”杨廷和后,终其一朝,抑制宦官、征剿倭寇、严惩贪墨、鼓励农产,号称嘉靖中兴;同时,又崇尚修道、任用奸臣、甚至三十多年不上朝。但是,皇帝只是这个时间段的主角,有一些猛人在历史洪流中比皇帝更耀眼,甚至在今天还影响的着我们的生活!
“明朝一哥王阳明”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云,字伯安,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心学”的大名不用多说,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他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毛泽东主席曾将王阳明视为自己的精神导师,更是称其为自己的“传教之人”。
“六编”唐顺之(1507年11月9日-1560年4月25日),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谥襄文。明朝南直隶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官右佥都御史卒。唐顺之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数学、历法、兵法及乐律皆有研究,是史学记载中真正的文武双全之人。著有“六编”《左》、《右》、《文》、《武》、《儒》、《裨》,堪称神作。
“中国四大权奸之一”严嵩(1480—1567),字惟中,号介溪,分宜人。对于严嵩的百科词条中其中,62岁成为首辅,当政20余年,有“明代奸臣”的说法。这里简单的写一点,从历史资料来看严嵩年轻时曾因“权奸当道”不愿出仕,一生只有一妻欧阳淑端,书法大家,当政期间依然出现了很多咱们本文涉及到的、未涉及到的大才,并都身居高位!所以,笔者的观点严嵩可能是一个变坏的好人,或者不算坏的奸臣。
“抗倭名将”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南征倭寇、北御鞑靼。鸳鸯阵和车营的阵法操作之前通过网上的资料查过一下,推演了一下在当时是让人头疼的战法。当然戚继光的为人处世,虽有瑕,但不掩瑜。
“本草纲目”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他阅读了八百余种上万卷医书以及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而且亲自到各地去寻找药材。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至今还影响着中国的医药行业。
“青天”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史》: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尝言:“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又不得已而均税,尚可存古人遗意。”故自为县以至巡抚,所至力行清丈,颁一条鞭法。意主于利民,而行事不能无偏云。赞曰:海瑞秉刚劲之性,戆直自遂,盖可希风汉汲黯、宋包拯。苦节自厉,诚为人所难能。对于海瑞的看法,他不是个让人喜欢的人,确是一个让人尊重的人。
“三公三孤”陆炳(1506年—1560年),字文孚,平湖人,是明代三公兼三孤衔的唯一获得者。陆炳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权臣,掌锦衣卫事,被称为最强锦衣卫。锦衣卫作为明朝的特务机构,一直颇受争议,但陆炳执掌锦衣卫期间,居官并无过甚之恶迹,并且对士大夫折节有礼,不曾陷害一人,为朝士所称。他平反过冤狱,掩护过沈炼,保护过裕王,帮助过俞大猷,但是也勾结过严嵩,害死过夏言,因此,既算不上好人,也算不上坏人。
“明代第一诗”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 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开创了中国大写意画派的先河,为文人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画风对清代的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以及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同一时期,还有同为明代三大才子的杨慎—杨升庵,因为对于文学的事不了解,所以不多介绍,大家可以找找其他资料。
“世界水利泰斗”潘季驯(1521年5月28日—1595年5月20日),字时良,号印川。湖州府乌程县(今属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明朝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世界水利泰斗。潘季驯曾四次主持治理黄河和运河,前后持续27年。在长期的治河实践中,他吸取前人成果,全面总结了中国历史上治河实践中的丰富经验,发明“束水冲沙法”,深刻地影响了后代的”治黄”思想和实践,为中国古代的治河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世界著名河工专家恩格斯教授叹服道:“潘氏分清遥堤之用为防溃,而缕堤之用为束水,为治导河流的一种方法,此点非常合理。”西方人这才开始对中国古代的水利科技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布衣军事家、战略家”郑若曾(1503~1570),明昆山人,字伯鲁,号开阳。明朝著名的布衣军事家、战略家。各国军事专家认为,郑若曾无疑是明清两代最重要的军事家。说他重要,一是他身处倭寇最猖狂的时代,运用世界地理知识对日本及周边国家开展深入而广泛地研究,制订了一系列御倭的方略,并倡导全民抗倭,最终与戚继光、唐顺之等共同平定了倭寇之乱,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之一。其二,他的军事著作如《日本图纂》、《筹海图编》、《江南经略》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条鞭法”张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北江陵人,时人又称张江陵(今湖北荆州)。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严格意义上讲,张居正在嘉靖朝表现并不是特别抢眼,做为徐阶的徒弟,一直到隆庆年间才开始执掌朝政,但是,张居正的历史地位是显而易见。历史上三次知名的变法活动,商鞅变法毋庸置疑是最成功的,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而张居正的变法属于成功了也失败了,算是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