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以他那清新、飘逸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恬静、悠然的桃源生活图画,引起了后人的无限神往和称羡,也引起了历代学者对它的寻索。桃花源是实有其地,还是纯属虛构?或有艺术的原型?千百年来,争议颇多,莫有定论。
那么,桃花源到底在哪里呢?根据历代学者的考究,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一、在桃源县桃源洞
历代相传,桃花源在今湖南桃源县南桃源山,山下的桃源洞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遗址。桃源县,六朝时为沅南县,属武陵郡,正是《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的家乡。不仅文献上有记载,而且还有历史遗迹留存下来。南齐黄闵《武陵记》记载道:“武陵山中,有秦避世人居之……号曰桃花源,故陶潜有《桃花源记》。”《太平御览》说:“桃源山在桃源县南十里,西北乃沅水,曲流而南,有障山,东带桫罗溪,周三十有二里,即桃花源也。”从唐代开始,历代都在此留有胜迹。唐代有“桃源观”,宋代有渔人遇仙的“延请楼”,明清又修建了“渊明祠”,还顺着桃源山势,以陶渊明诗文命名建造了一些亭阁,如水源亭、缆船亭等。
二、在武陵山区
这种观点把眼光投向整个武陵地区,而不局限在某个点上。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从社会发展史、历史地理、民俗学等角度,对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重新作了审视。他们认为桃花源就是当时武陵山区苗族的原始村社。当时武陵地区的苗族,开始出现了自耕农的私有制,创造了父系氏族初期的物质文化。武陵山区自商周以来就是苗族的聚居地,其聚落以溪、洞、寨为大小单位区划。洞,就是众山环抱中的小谷地和小盆地。洞的出口处一般都是两山夹涧,仅一线山谷可以通行。《桃花源记》中的“林尽水源,山有小口”,指的就是这种洞口,所以“初极狭,才通人”;但过了洞口之后,便“豁然开朗”,展现在面前的,正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原始村社画面。武陵地区的苗族素来崇拜桃树,房前屋后村口路旁都种植桃树,折桃枝为逐疫枝,以含桃树汁的水治病,请客人吃排家饭的习俗也与《桃花源记》中描写的桃源风情相同。
三、为民间传说
日本学者桥川时雄在他校补的《陶集郑批录》中说:“六朝时士君子有喜欢采录奇闻之风气,桃源也是当时流传的异闻。陶公听到后,因为它符合自己隐逸的理想,便记录了下来。”这个观点得到了我国学者的支持。宋绪连曾撰文用刘敬叔《异苑》等书记录的类似异闻加以论证。刘敬叔曾记录这样一个异闻:“元嘉初,武陵蛮人射鹿,逐人石穴,才容人。蛮人入穴,见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蔚然,行人翱翔,亦不以为怪。此蛮于路砍树为记,其后茫然,无复仿佛。”这表明当时民间广泛流传着这个故事。《桃花源记》和《异苑》所记载的故事,情节基本相同,都是写偶入异境,强过入口,目睹美景,最后不复得路。著名的古代文学史研究专家逯钦立也说:“《桃花源记》又见《搜神后记》,《搜神后记》所载多为民间故事,此记亦当是根据民间故事写成,乃是虚构之寓言。”
四、为艺术虚构
这是近代以来最为流行的观点。元代吴师道说:“桃源寄诗人慨慕羲皇古道之心。”后人多据此论加以发挥,而且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大都没有跳出这个圈子,他们认为《桃花源记》是一篇作者虚构以寄托其社会理想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对所处现实社会的否定和对乌托邦理想王国的悠然神往。桃花源并不是实际存在的,而是“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的艺术品。
桃花源果真是凭空虚构的理想之国吗?桃源之辨,又将延续到什么时候呢?看来只有等待新文献的出炉,桃花源之所才能真正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