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陶潜是谁?《桃花源记》不是陶渊明写的吗?关陶潜什么事?
哈哈,其实陶潜其实就是陶渊明啦,别号“五柳先生”(划重点,要考喔)的陶渊明先生在晚年更名为陶潜,由于“渊明”时期的他就十分出名,而老年又看淡官宦生活隐居田园,这时期世人多透过其作品才略知其一二。
“陶潜”不为世人所知也算情有可原。可能那“种豆南山下”的陶潜还印刻在你的脑海,而今天,我们将走进陶先生笔中的世外桃源——桃花源。
对政治的无奈和对桃花源的向往
“学而优则仕”可以说一直是古代文人墨客的终身信仰,而对于年轻时的小陶来说当然毫不例外。可又略不同于其他一心只为追求功名利禄为官生活的读书人,陶渊明八岁时父亲过世,逐渐家道中落,二十岁时“弱年逢家乏”(《有会而作》),出世开始游宦生活的现实境况中又不得已夹杂着些许无奈,而前期因谋生不得已出任低级官吏带来的“不良感觉”,索性彷佛又在年轻陶的心头来上几刀——真是生活虽然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回头还不忘为你锁上一扇窗。
如此,这“好惨一男的”早早便有了归隐的念头(小同志们可学不得鸭)。在做官还是种田这一重大人生“哲学问题”的烦恼下,“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又“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年轻陶终于厌倦了官宦生活,四十岁便正式开始了隐居生活。这年是公元405年。
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六月,晋恭帝被刘裕废为零陵王,次年刘裕又使用手段残害了晋恭帝,如此不得不激起陶渊明的思想冲突。无奈陶不愿干预,更无从改变便这种现状,便只能借助创作来抒以情怀,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在此背景下,感概而生。
初邂逅心中那片“桃林”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话说东晋太元年间,武陵(地名,今湖南常德一带)有个以打鱼为生的人。开篇话出时间人物地点,有没有一丝熟悉的味道?
没错,我们的老祖先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很默契地会将这些基本信息放在最前边,为的就是让阅读者能快速掌握文章的写作背景,方便接收后边的信息,可比我们现代人“张口就来”的写文章讲究多了,希望小同志们写作时多多像老祖宗们学习。
另外在做文言阅读时这也是一大技巧,开头的信息对我们后边的阅读有着很大的影响与帮助。古文讲究言简意赅,于是“懒懒”而生了这样的一类文言知识——省略。开头“……为业”是“以……为生”的意思,此处可以理解为“武陵人以捕鱼为业”,类似的自我增补可以用在古文阅读的很多位置,有了它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看不懂句子了,耶!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有一天此武陵渔人顺溪流划水划水,划着划着好嘛,忘记走了多远。诶,忽然就遇到了一片桃花林子,贼好看的那种,小溪两岸的数百步内,一棵别的树都没有,草嫩花也嫩的,地上还掉落很多花瓣儿,渔人说他都惊呆了,可惜没有带上小伙伴。
都到这儿了不得进去瞧瞧,于是继续划水,想划出这个林子去。
“缘”是顺着、沿着的意思,因为小溪骄傲:不好意思你打鱼就得顺着我走。
“远近”是偏义复词,仅指远,什么是偏义复词呢?我们给出准确的定义: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词使用,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只起作陪衬音节的作用,这类词就叫偏义复词(古人真会玩系列)。
要注意的是文中是“远近”这一组相反的词,后边可能会遇到相关的词,例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古文中相反词组偏义尤为多见(划重点)。
“夹岸”意为溪流两岸。“杂”意为别的,“鲜美”是鲜艳美丽的意思,而不是汤很鲜美的鲜美,此处作古今异义。“甚”,很,非常的意思。
“复”,继续的意思。“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到……的尽头,此处为词类活用。如是举例和分析的文言知识是学习文言的基础和重点,亦是难点,对于不同的篇目确切地分为这几大类: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倒装、判断、省略等)等。
希望小同志们平时在学习文言时能很自然地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如是才能进一步理解文章地深刻内涵。而基础文言知识的积累全在于平时的一点一滴,持之以恒才能“忽逢桃花林”,尽赏缤纷。
桃源之美,实美在人心
初次邂逅了桃林,渔人乃不知更有一番惊人天地在等待着他。“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心神还没从鲜美的桃林中缓回,便又不得不被下船上岸、过“初极狭,才通人”的山洞后的豁然明朗的世界所惊着:这地方平坦宽广,田野纵横,小树林小池塘、桑竹鸡犬什么都有,连房子都是一溜儿一溜儿的,田里种豆的种豆,耕地的耕地,老人小孩嘻嘻哈哈,简直幸福感爆棚。
不说放在今天,在那时也称得上是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就这么得来。还没来得及关注渔人内心如何,正井井有序的大伙儿们看到渔人都“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一一作答,快乐地被“安排”得妥妥当当:“……设酒杀鸡作食……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期间桃源方表示,当初为了逃避秦时战乱来此地,从未出去过便与世隔绝,竟不知道外边朝代都更替了汉、魏、晋,感慨不已。
渔人内心:这儿这么好,你们出去干啥呀,外边可乱可乱。就这样愉快地吃喝聊天小住了几日,渔人终于意识到出门儿都没跟家里打招呼,准备回家。于是被顺理成章地打声招呼,“不足为外人道也”,人家也需要继续安详地生活。可是这善良盛情的款待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诺遵守,渔人出来便“处处志之”,每处都留了记号,到了郡里便报告给太守,太守随即就派遣人马寻标记前往桃花源。然而意外的是却再也没有找到,“遂迷,不复得路……”。
后来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欣然前去寻找桃花源,未果,不久便病死。再后来,对于桃花林呀,世人皆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都说桃花源美,人民安居乐业,居住环境优雅,可对于当时的“外界”来说,朝廷动荡、政治斗争一直是社会的主旋律,人心不古。
在这样的对比之下,桃花源对于外来之人是“皆出酒食”,对陌生人盛情款待,而唯一的请求只是“不足为外人道也”,他们不为政事纷扰,心灵和性情依然如啼婴般纯净,这,才是真正的桃源之美。
桃源与现世 理想与现实
陶叔真的仅仅只是想去这么好个地方耍耍,所以才想象出一个桃源嘛?在开篇我们说到此文创作的背景,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国运不齐、百姓不安,身为读书人却无能为力,这是令人极痛苦的。
于是陶先生砸碎了这满腔的不满与愤懑,乘上一船,去这理想国度转上一转,后寻不得这桃源,也明确表示了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的现世是不可能存在的。虽然桃花源不再,作者通过对大同美好社会的构想,展现给世人及后人这种理想社会的风貌,既表现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更是一种精神寄托,这才是桃花源存在过的现实意义。
总结:学习文言不但要理解文章的现代汉语译文,更重要的是体味每一篇文章传达出的作者的精神营养,进而提升自身的语文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