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想必大家都能背诵他那脍炙人口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崇尚自然,安贫乐道,愤世嫉俗,与世无争,很受后人推崇。曾任一些不太重要的职务,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因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而他的曾祖陶侃,则截然不同,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而是积极主动的寻找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终成一代名臣,东晋名将。
陶侃出身贫寒,初任县吏,后逐渐出任郡守。永嘉五年(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年),任荆州刺史。官至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去世后获赠大司马之封誉。在魏晋幸南北朝那个注重门第高低的年代,他能成功达到上层,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后人常常谈起的励志故事。
陶侃的故事有很多,比如陶侃搬砖,他常常是早上把砖从屋子里搬出去,天黑了又搬回来。天天如此,不知疲倦。人们不解其意,便问其缘由。陶侃回答说,恐怕自己闲惯了,将来如朝廷召用时却没能力胜任,故此时时锻炼,不敢懈怠。
另外像陶侃惜谷的故事也出现在课本上了,有次他外出巡视,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你要)用这来做什么呢?"那人说:“走路时在路旁看见的,随便揪一把玩一下罢了。”陶侃改变脸色大怒说:“你不耕田,却去盗窃人家的稻谷!就没有悯农之心吗?”然后陶侃就捉拿那人然后鞭打他。虽然身份变了,但他仍不忘关心人民的疾苦。
陶侃几次平定叛乱,为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他治下的荆州,史称"路不拾遗"。他精勤于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所称道。
陶侃能够成就人生壮志,一方面是他个人的精诚努力,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他母亲的教育和指引。
在他还年轻的时候,鄱阳郡名士、孝廉范逵途经陶侃家。时值冰雪积日,仓促间陶侃无以待客。他母亲于是剪下自己的长发换来了几石米和酒菜,又拆了另一间草屋的柱子当柴烧,客人畅饮极欢,连仆从也受到未曾想到的招待。范逵告别时,陶侃相送百余里。范逵很感动,后来拜见庐江太守张夔,极力赞美陶侃。张夔召陶侃为督邮,后加上自己的努力,终于被委以荣任重任,得以施展自己的人生报负。
陶侃少时家境贫寒,父亲病后,全家只靠母亲一人纺线织布维持生活。为了培养他,母亲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后为他在县里谋到一个小吏的职位。刚上任不久,他就给母亲弄回去一坛咸鱼,但母亲没有吃,却给他原样退回去了,还写信责备他不该贪私,这深深教育了陶侃。
有这样识大理、有胆识,,还带点懂战略格局的母亲,他的儿子能平庸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