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桃源图》在清代很流行,画作很多,甚至画到了青花瓷笔筒上

《桃源图》在清代很流行,画作很多,甚至画到了青花瓷笔筒上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4-01 12:40:53
阅读:

东晋时代的士大夫陶潜是古代文艺创作的源泉。靖节先生曾作《桃花源诗并记》,美术作品中有一大类即《桃花源图》。故宫博物院藏康熙朝笔筒,外壁即为此图。学者倪亦斌在紫禁城杂志发表的《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康熙青花釉里红笔筒上 “桃源图”式细解 (上)》一文中,这样盘点瓷器上的“桃花源”。

《桃源图》在清代很流行,画作很多,甚至画到了青花瓷笔筒上

清 康熙 青花釉里红人物故事图纹笔筒 高14.5厘米 口径13.9厘米 足径12.9厘米 故宫博物院


《桃源图》在清代很流行,画作很多,甚至画到了青花瓷笔筒上

陶渊明 网络图片

清黄慎《桃花源图》卷,安徽省博物院藏有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黄慎所留下的纸本《桃花源图》。同多数以远景山水画面为主的《桃源图》相比,擅长人物画的黄慎对这幅手卷中的小艇、渔人和村落房屋都相对取景较近、着墨较多。顺着手卷向左展开,渔人从右面进入桃源同村民相遇,拱手相谈甚欢。渔人头戴草帽,白头赤脚,衣裤稍显褴褛,同村里主要是乡绅打扮的民众形成对照。


《桃源图》在清代很流行,画作很多,甚至画到了青花瓷笔筒上

清 黄慎 《桃花源图》卷(局部)(乾隆甲申年,1764年) 纸本设色 纵38厘米 横349厘米 安徽

清代中期还有两位宫廷画家给我们留下了相当忠实地描绘《桃花源记》原著细节的画作,比起前引作品来,两者各自在构图上都有所创新。


《桃源图》在清代很流行,画作很多,甚至画到了青花瓷笔筒上

清 卢湛《桃花源图》轴 纸本设色 纵171厘米 横75厘米 首都博物馆

清卢湛《桃花源图》轴,卢湛(乾隆时供奉朝廷)的《桃花源图》轴是纸本,其特点是不取以前条幅中那些占据画面二分之一以上的以“高远”法绘制的耸天山峰,而是只给远山四分之一的空间。再以条幅中部几乎四分之二的画面容纳了阡陌纵横、人群熙熙攘攘的大片村落。条幅的下部是用夸张的手法构筑的一个相对尺寸巨大的桃花源入口,停泊在洞口的小艇仿佛来自“小人国”。虽说山洞的顶上怪石嶙峋,却有一条傍着河道的曲径通幽,像是在故意引人入洞。肩扛船桨的渔人被安置在画幅的中部,面对着一大群男女村民。


《桃源图》在清代很流行,画作很多,甚至画到了青花瓷笔筒上

清 冯宁《桃花源图》轴 绢本设色 纵158厘米 横58.5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清冯宁《桃花源图》轴,冯宁(乾隆后期至嘉庆时供奉宫廷)的《桃花源图》轴是传统宫廷画常用的绢本。前述卢湛的同名画轴以铺陈山水景致为主,而在冯宁的画轴上,上部看似浩渺的仙山,云雾缭绕、由远及近,最底下四分之一则是近景人物画。


《桃源图》在清代很流行,画作很多,甚至画到了青花瓷笔筒上

清 冯宁《桃花源图》局部 绢本设色 纵158厘米 横58.5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渔人还是短打扮,头戴笠帽圈,头顶露出束发,从画面右侧抱拳趋步上前同村中父老相互寒暄,左侧柴扉旁站着被小孩从屋里拽出来看热闹的老叟老媪。旁有黑犬同小儿嬉玩。画人和环境的风格接近前引“平山”款的作品,但是每个人的造型都格外生动,互动气氛跃然纸上。比起画“桃源问津”图的大多数画家,冯宁不甚拘泥于表现渔人的随身道具和小艇,可能画家认为此传统图式已经妇孺皆知,所以已经无此需要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