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宋书·陶潜传》:“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据《宋书》《晋书》陶潜传载,渊明为晋成帝时大司马陶侃曾孙,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至陶渊明时家道衰落,家境贫寒。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他性情任真,脱颖不羁,嗜酒,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常著诗文自娱以示己志,不计得失。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起为江州祭酒,然不堪忍受吏府拘束,也不愿做小小吏职,不久便辞职而归。后州府又召为主簿,他辞谢不就。安帝隆安四年(400)至五年,曾一度在荆州为吏。元兴三年(404)复为镇军参军,在刘裕幕府任职。义熙元年(405)再为建威将军参军,三月赴建康就任。同年八月,改为彭泽令,不久辞官归田。从此退隐不仕,安身立命于田园。陶渊明是晋宋时代著名的大诗人、辞赋散文家,所著诗文一并流传于世,有集八卷。
少年的陶渊明,好学不拘。一方面“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滔》一六),一方面“学不称师,文取旨达”(颜延之《陶征士诔》序)。而且天性闲静,热爱自然。稍长,也曾有大济苍生之心,“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他思想上的更主要一面,是受魏晋以来名士传统的影响,尤其东晋士人清虚恬淡心态的影响,而形成了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人生态度。他尝撰《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奎,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由于渊明思想上的两个方面交互起作用,就造成了他在29岁至41岁当中屡仕屡隐,内心的矛盾斗争见之于其行事。
眇眇弧舟逝,绵绵归思纡。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行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他深深向往的,还是飞鸟游鱼般的自由自在。至于出仕,只是不违背“真想”的不拘形迹的随运顺化而已。如果不太受拘束,还可聊以为之,但并非真心追求仕禄。如果真的是大违初衷,则断不可为,而宁肯抱贫退隐。这就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果然,在他任彭泽令也即最后一次出仕时,这个矛盾爆发了。萧统《陶渊明传》称:
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粇,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粇。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
这样,陶渊明就在41岁那年,彻底结束了时宦时隐的阶段,开始了他一往不回的田园生活。
渊明在挂冠甫始,就在《归去来兮辞》中想象了田园生活的自由美好。归耕后,他心情愉快,夙愿得酬,其欣喜溢于言表。他安贫乐道,心境澄明,真正做到了与自然泯合为一,同时也创造出了平淡自然而又韵味深厚的田园诗歌,垂范后昆。
陶渊明达到了一种物我一体、心与道冥的人生境界。他领悟到大自然的不息生机是自己生命的最好安归之所,完全融入到自然中去。在他的心目中,大自然的一切都生生不息,自乐自得地存在,一切都那么和谐美好。如其《读山海经》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以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面对人生的苦患,他除了以老庄无为的玄学人生观去对待,更重要的,是靠儒家的思想力量,是儒家一片仁心与安于贫穷的道德准则。对世界的不公正不合理的不满,他没有化为牢骚,而是对人生充满着一种仁民爱物的胸怀。《桃花源记》中淳朴和睦、安居乐业的社会是他这种胸怀的流露。面对贫穷,他以儒家安贫乐道的精神处之,有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的高尚情怀和宁静心境,如《咏贫士》其四:“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萦,厚馈吾不酬。一旦寿命尽,蔽覆仍不周。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另外,佛家般若思想也影响了陶渊明。般若思想认为世间一切皆如梦幻、镜花水月,原为幻像本非实有。那么一念心寂万境皆虚,一切世界种种相既虚幻不实,则不如意事之烦恼也自行消解。陶诗中也流露出痕迹:“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其四)“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饮酒》其八)“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这样,陶渊明摆脱了人间世俗的种种羁绊烦扰,在精神上真正达到了委运任化、与自然泯一的境界,并由此创造出了格高千古的优秀诗篇。
- 上一篇:百家姓——陶
- 下一篇:史上最特别的一首思乡之作,只是最后七个字,便妙绝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