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福桥乘船逆水而上去潞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道场金盖青黛逶迤,横亘于天际。走到村前的唐家漾,就是一幅活脱脱的水村图,水光苍茫处,屋舍掩映,远山遥接。天气晴好时,“落日青山敛暮烟,湖波十里镜中天”,金盖山和腾蛟桥叠加,完美倒映水中,“金山倒影”自古就是潞村一大景观。如果飘点雨,远山近树都在烟雨之中,那又是另一番江南风情了。四乡八里的人们都说潞村是活风水,潞溪由西往东穿村而过,水很清也很急的,绿树掩映的村落和青山叠加,东乡人感叹道,潞村真是个山乡码头啊!
潞村近山傍水,南北有碧浪湖钱山漾衡山漾互联互通,有道场山金盖山西列似屏如障,村落就在山水之间,人类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秘密都在此。潞村的人居历史肇始于4700多年前的钱山漾遗址时代。1934年夏,湖州大旱,钱山漾干涸见底,一个孤独的身影,手提着一只竹篮,时不时从泥里抠出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1937年,《吴越文化论丛》上一篇名为《湖州钱山漾石器之发现与中国文化之起源》的论文横空出世,文章的作者就是乡人眼中的怪人“石头博士”慎微之,他推断钱山漾是一处大面积的古人类遗址,这一推断经新中国多次考古北证实。考古发掘的绸片和丝带距今已有4200至4400年,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家蚕丝织品。2014年 “钱山漾一期文化遗存”被正式命名为“钱山漾文化”,半年后,钱山漾遗址又被命名为“世界丝绸之源”。
“石头博士”慎微之就是潞村人。关于潞村慎氏,清《光绪·归安县志》卷六记述最为清晰明了:“潞村市, 一百二十八庄,在县南十八里,宋景祐间知湖州事慎镛去任占籍于此,后人蕃衍,多业儒,东西村市廛数十家。”明代王世贞撰写的《文林郎南京道监察御史山泉慎君墓志铭》简述了潞村慎姓的源流:“其先自慎清以汰避法繇鲁昌平乡,徙而之赵家太原,再传而为到显名诸侯间,至宋有镛者,自秘阁校理出知湖州,悦其土风,因家焉,遂为湖之兴安(疑为归安之误)人。”浙江衢州慎氏,吴越国到北宋初年,有慎温其、慎知礼、慎从吉祖孙三代均为显贵名宦,正史有传。《宋史•慎从吉传》记载,“子镛,金部度支员外郎、秘阁校理。”镛就是潞村慎氏始祖慎镛。
关于慎镛,我们从各种史籍和地方志里能找到零星的记载。宋真宗咸平二年(999)慎镛通过选拔由陈州宛丘尉(河南省淮阳县)转入崇文院,参与校勘四部书。大中祥符元年(1008)慎镛已经获任秘阁校理,参与科举考试的糊名工作。祥符二年到祥符九年(1009-1017),慎镛参加了《道藏经》的整理和校勘,获赐绯鱼,也称赐绯鱼袋,开始有五品官的待遇。祥符六年(1013)慎镛又受命参与校定新本《九域图志》。真宗天禧到仁宗天圣年间,慎镛调至礼部新设立的“提举发遣普度祠部所”。景佑元年(1034)慎镛担任湖州知州,景佑三年六月可能受到范仲淹景佑党争的牵连,在湖州知州任上被罢,去任占籍于潞村。
据《慎氏家谱》载,慎镛有二子:伯筠、伯鼎。慎伯筠,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而在潞村传承的是慎伯鼎。潞村慎氏一至七世宗谱遗失,从第八世慎乔(万石公)开始到第十四世慎端,脉络谱系相对比较清晰。慎氏从北宋中期一直到明朝中期500年间,在潞村一代接着一代默默地生存着、发展着,积蓄着爆发的力量。终于从明代中期开始,慎家中兴,“多业儒”,科甲连登、官宦辈出,一跃成为湖郡的大族望族。同治《湖州府志》记载了潞村的八座古桥,其中有“腾蛟桥正德二年建,化龙桥正德三年慎经建。”慎经,按族谱是潞村慎氏的第十五世,是潞村慎氏的中兴之祖。自明朝中期起,潞村开始大规模的村落建设,现在还随处可见的武康石构件就是最好的例证。
慎氏中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慎经的孙子慎蒙。慎蒙,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先后任福建漳浦县县令和南京某道御史,为官颇有政声,《福建通志》把他列为名宦,同治《湖州府志》与光绪《归安县志》均有他的传记。慎蒙后被权相斥归,以诗文自娱,且读且著书,终身不倦。尤其是《天下名山诸胜一览记》,辑录晚明两京十三省名山名胜约1317处,介绍其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主要景观及其特色,并附载这些景点相关的名人游记,成为晚明文人士绅重要的旅游指南图书,传播甚广。王世贞《墓志铭》云:“二子,长诸生懋官,次即懋赏,皆有才行世。”慎懋官编撰有《华夷花木鸟兽珍玩考》10卷,慎懋官本《新锓抱朴子》是道教典籍《抱朴子》重要的版本之一。慎懋赏的《四夷广记》真实地记载明代的海外交往以及丝绸之路上诸多国家的情况,因此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这一时期,潞村慎氏的其他支系也涌现了大量人才,有参与编纂《大岳太和山志》的岁贡,嘉靖间任均州学正慎旦;万历时期的贡生慎瑚、慎立功,慎立功曾为浙江处州教授;慎思永,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曾任广东湛江遂溪知县。
明清交替并没有打断潞村慎氏的中兴势头。慎家清代的科举成就甚至超过明代,查光绪《归安县志》选举表,慎氏有进士3人,举人4人。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慎宗耀;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慎咸熙;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慎毓林,官至陕甘学政,书法出众;乾隆五十九年(1794)举人慎元持,慎毓林父;嘉庆十八年(1813)举人慎廷策;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慎承彝,慎咸熙侄;同治四年(1865)举人慎孙。此外还有顺治五年恩贡的慎淑仞,曾任罗定知州;光绪《归安县志》儒林卷有深于经学的慎朝正传记。
潞村是一个杂姓村落,潞村的主要姓氏有慎、王、史、吴等,潞村万寿寺是一处总管庙,祭祀的总管叫沈明德,这与别处的金总管之类的不同。庙的范围很大,有东南西北四个社共同供奉的,潞村属于北社,庙在村南,出匠人堡,过锁澜桥,在一块四周开阔的空地上,庙旁还存有大树。每年二月初七都有庙会,菩萨行轿。但慎氏给潞村村落打下了深厚的烙印,潞村又具有血缘村落的特点,近年来因韩国慎氏大宗会来潞村寻根问祖更引得各界的关注。韩国人辗转找到潞村,潞溪上化龙、起凤、腾蛟、天保四座古桥和他们族谱上记载完全相符。韩国慎氏并非慎镛直系,而是他的侄子系。慎镛的侄子慎修,北宋神宗年间出使高丽,后滞留高丽,成为韩国慎氏始祖。
潞村富有规划设计感,按韩国慎氏族谱记载,在潞溪上建五桥,沿着潞溪南北两岸展开的布局在宋代就已经初步形成,主要设计者是慎镛和他的侄子慎修,后世是在原有的格局上重建和扩展。明代中后期建设以慎经慎蒙为代表,正德年建的化龙腾蛟两桥,万历年建的百禄桥,明代轻盈风格师姑桥……慎蒙中进士后修的石牌坊位置还能找寻,牌坊前特意设计的月塘形河湾,有风水和实用的双重意义,慎蒙主持修了家谱,建的宗祠遗址还在。清中晚期以慎咸熙慎毓林为代表,村中现存的古桥、民居都重建于那个时期。
潞村,村名就有水乡味,路由水来,水就是路,路水相连。潞村是一个多港之村,多桥之村,17条港,12座拱桥,2座梁桥,还有新修的水泥桥10座。村南的拱桥叫锁澜,村北的拱桥叫湧沧,都与水有关。穿过村庄的河叫潞溪,潞溪是一条七路进水的龙行港,潞溪自西向东横贯潞村,南北向的还有七条跟它贯通的小河。这潞溪是一条龙的造型,东边是龙首,河面较宽,村前是水面开阔的唐家漾,西边过师姑桥后河道变窄,而且带有弯度,就像是摆动的龙尾了。潞溪上化龙、起凤、腾蛟、天保等桥名雅致,寓意连贯。
村是耕读传家的村落,农业蚕桑发达,种田养鱼养蚕,潞村有摆绸机传统,绸机有大机和腰机,大机要安装一个厅屋的,腰机是传统的棉绸机,可以挑着就走的。潞村也是一处古老的商业集市,村西是南来北往的水路码头,村东有商业繁盛的长长街市。一直以来潞村都是湖州来往杭州、嘉兴、双林、菱湖等地的水路要冲。水路交通时代,往来湖州菱湖之间的四达班,长安班、嘉兴班、乌镇班等航班都停靠潞村的,交通很是便捷和发达。
潞村的“乡脚”很大,周围的村落都到潞村赶集的。四周村落对外介绍自己村的时候,总也喜欢在前面挂上潞村的名号,比如潞村排西,潞村乔木山等等。潞村集市号称“不少一盘店,不缺一样货”,茶馆就有四家之多,各式各样的商店齐全,医生药店不少,主要集中在起凤桥两侧,形成了一个丁字形的集市街区,逐步形成了廊棚、跨街楼等商业建筑形制。潞村码头地处水乡与山乡交界,很多山了卖柴买笋的、太湖边卖菜的、织里卖小鱼的、塘栖卖甘蔗的……等等都到这里来交易。潞村很早就建立起了洋龙会,拥有三条,两条是机械的,一条是老式的,每年端午节都要试洋龙。潞村还曾经做过乡政府的驻地,供销社、农机站、仓库、饮食商店、食品商店、水产收购站……热闹繁荣。
随着水路交通的淡出,潞村也沉寂了一段时间。但随着钱山漾遗址“世界丝绸之源”的命名,湖州丝绸特色小镇钱山漾片区的加速建设,正再次焕发出独特的魅力。漫步潞村中心潞溪边,从西向东在短短的400米的潞溪上,四桥形制相似、年代相近、分布集中,这桥能看到那桥,桥中有桥,桥桥相连。村西的师姑桥和天保桥还组合成别致的“L”形双桥。相传为慎墉及后裔所建的这些石桥,无一不诉说着潞村昔日的荣光,至今仍是村民往来的津梁。村落傍水而建,人家沿河而居,廊房相连,出门跨桥,还是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好风光!
- 上一篇:陶渊明最经典十句诗,句句闪亮如珍珠
- 下一篇:陶渊明:我是一个游荡在田园的孤独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