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字长吉,福昌人,中唐著名诗人。李贺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他志向远大,然而仕途坎坷。为表达激愤、伤感之情,他将卓越的才华和绝大部分精力倾注于诗歌创作,吟诗成癖,呕尽心血。李贺长于乐府诗,其诗善于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营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之为“李长吉体”。今天欣赏的这首诗是李贺的代表作——《金铜仙人辞汉歌》。本诗大约创作于元和八年,李贺因病辞官,写于京城赴洛阳途中。
全诗如下: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前四句为第一节,慨叹韶华易逝,人生难久。茂陵里长眠的汉武帝刘彻,好像秋风里的过客匆匆而逝,夜间依稀听得坐骑嘶鸣,天亮时候却杳无踪迹。宫殿画栏旁的棵棵桂树,依然散发着深秋的香气,可叹长安城的诸多宫殿,如今长满碧绿的苔藓,满目凄清。幵头用典,感慨人生短暂,世事无常。首句直呼汉武帝为“刘郎”,表现出诗人桀骜不羁的性格和不受封建等级观念束缚的精神。
第五至八句为第二节,写金铜仙人初离汉宫时的凄婉情态。骤然间,魏国官员驱车来载运金铜仙人,要把金铜仙人运往遥远的洛阳;刚刚走出长安的东门,凌厉的秋风直射入金铜仙人的眼睛。金铜仙人被拆,唯有圆月伴它走出宫门;想起往曰的君主,金铜仙人流淌下如铅水般沉重的泪滴。据说,汉武帝晚年轻信方士之言,在长安建章宫造神明台,铸金铜仙人,捧盘承露,和玉屑饮服,以求长生。魏明帝欲效仿汉武帝,不远千里,派人来运送金铜仙人。此四句,诗人用似人手法写金铜仙人初离汉宫的酸苦、凄惨之态,亡国之痛和移徙之悲跃然纸上。诗人用“酸”“射”二字,通过金铜仙人的感受,把风的尖e、寒冷、猛烈生动显现出来。此二字新奇巧妙而又浑厚凝重,把主观的情感和客观的景物糅合在一起,含义丰富。
后四句为第三节,写出城后途中情景。衰枯的兰草,在长安城外的古道为远客依依送别;上天如有感情,怕也会因悲伤而变得衰老。金铜仙人独自带着承露盘,在荒凉的月色下乘车远去,渐行渐远;眼看着长安渐渐远去,听惯的渭水波声也越来越轻。这里诗人将似人、移情手法扩展到“衰兰”和青天,进一步写出金铜仙人对汉宫的恋旧深情。“天若有情天亦老”,含蕴深厚,意境辽远,感情深沉,堪称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