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山上白云泉, 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 更添波浪向人间!
这是唐代白居易在担任苏州刺史时的诗作,诗中所言“天平山”位于苏州西部群山之中,海拔201米,初名白云山,亦称天平山,宋代改称赐山,俗称范坟山,习惯仍称天平山,延续至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天平山因宋代名臣范仲淹而名扬海内外。
范仲淹(989~1052),苏州人,字希文,谥文正,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正二品)。公元989年生于河北正定(一说江苏徐州)。两岁以前在河北正定和江苏徐州,二岁至四岁在苏州,四至二十二岁生活于山东邹平,二十二岁至二十七岁求学于商丘(北宋南京应天府),二十七岁登进士,直至六十三岁辞世,宦迹遍及大江南北、中原腹地和边垂塞北。其中,1034年至1035年,任苏州知州。据《范氏家乘》载,范仲淹为唐代宰相范履冰(武则天时期)的十世孙,祖籍邠州(今陕西彬县)。唐咸通十一年(870),高祖范隋为避中原乱,举家迁吴,定居苏州,被范氏家族视为迁吴始祖。范仲淹先祖三世都曾效力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曾祖范赞时事吴越王钱缪为秘书监,祖父范梦龄任吴越节度使粮判官,父亲范墉曾随吴越王钱俶。其高、曾、祖、考四世均葬天平山。高祖(迁吴始祖)范隋为唐柱国丽水县丞,其墓位于山之东侧;曾、祖、考三世皆追赠国公,葬于山之西麓,称三太师坟。一、天平山改称赐山天平山在宋代因为范仲淹的一份奏折改称赐山。宋宝元初年(1039),西夏元昊反叛,宋仁宗遣范仲淹率军征讨。范仲淹精练士卒、筑城寨、垦屯田,出奇兵,收复边城,大获全胜。邠州及庆州(今甘肃庆阳)等地百姓为褒扬范公卫戍边陲有功,特立生祠纪念。庆历四年(1044),范仲淹任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新政。因祖先墓在天平山,范仲淹上奏朝廷恳请将白云山的“白云庵”改为“功德香火院”,以护三世(曾、祖、考)松楸。当朝仁宗皇帝接到上奏后,念范仲淹功绩卓著,钦赐天平山为范氏家山,简称“赐山”,并敕赐“功德禅院”寺额。也就是说公元1044年,天平山更名为赐山,俗称范坟山。二、天平山名胜古迹天平山以“红枫、奇石、清泉”三绝著称,是范仲淹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红枫为明万历年间范仲淹第十七世孙范允临栽植。共176株,迄今已逾400年历史,深秋季节,红叶如霞,层林尽染,瑰丽无比。天平山是范仲淹祖根所在,山上遗存忠烈庙、高义园、范氏家庙(功德禅院)、范参议词、迁吴始祖墓、三太师墓等众多范仲淹及其家族的遗址遗迹。万笏朝天石林:天平山怪石嶙峋,或立或卧,状如笏板(宋代大臣上朝时手持记事用的笏板,笔者按),吴中梓民谓之“万笏朝天”。乾隆六下江南,四次至天平山祭奠先贤。为此,范仲淹二十七世孙范瑶特请画师精心绘制《万笏朝天图》,纪念圣驾莅临。《万笏朝天图》以天平山为中心展开,栩栩如生再现了苏州城西一带的山川景物、市井风俗和盛大迎驾场面,万物朝天图寓意世间万物膜拜乾隆皇帝。《万笏朝天图》以现珍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白云泉,又称钵盂泉,位于天平山之半山腰,有“醉陆羽之心,激卢仝之思”之美誉,除唐代苏州刺史白居易写过白云泉诗外,时任宋代苏州知州的范仲淹回到东京开封府后亦曾赋诗一首《天平山白云泉》。范仲淹留下的最著名文章是《岳阳楼记》,而最著名的诗篇莫过于描写家乡苏州天平山白云泉的诗篇。
天平山白云泉
(宋)范仲淹
靈泉在天半,狂波不能侵。
神蛟穴其中,渴虎不敢臨。
隱照涵秋碧,泓然一勺深。
游潤騰雲飛,散作三日霖。
天造豈無意,神化安可尋。
挹之如醍醐,盡得清涼心。
聞之異絲竹,不含哀樂音。
月好群籟息,涓涓度前林。
子晉罷雲笙,伯牙收玉琴。
徘徊不擬去,復發滄浪吟。
乃云堯湯歲,盈盈長若今。
萬里江海源,千秋松桂陰。
茲焉如有價,北斗量黃金。
这首五言诗二十六句,共一百三十字,收录于《范文正公集》、《范仲淹诗词全集》、《全宋诗》卷一百六十四。诗文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家乡苏州、对天平山的眷恋和不舍。
忠烈庙(即范文正公祠):宋宣和五年(1123),宋徽宗赵佶因范仲淹“忠于朝廷,其功烈显于西土”,赐“忠烈”庙额于甘肃庆阳范公祠。宋室南渡,原祠颓毁。绍兴年间(1131),忠烈庙改奉苏州赐山,又名范公祠。每年上巳,三司(笔者按:北宋盐铁﹑户部﹑度支三司﹐总管国家财政,三司长官三司使地位略低于参知政事,南宋沿袭)率僚属等皆来致祭。元惠宗至正五年(1345),重建忠烈庙。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帝南巡,赐忠烈庙范公祠匾“济时良相”,以示嘉奖。
天平山庄:范氏后裔栖居之所。明万历年间(1573~1619),范仲淹十七世孙范允临自福建辞官还乡,依祖茔建天平山庄。以天平山庄为代表的建筑群涵盖了乐天楼、高义园、恩纶亭、岁寒堂和咒钵庵(咒钵庵始建于唐代)诸胜,折射出浓厚的人文色彩。乐天楼旧为藏书楼,范氏族人曾藏书其中,旧藏《义田记》、《赐山旧庐》等著作,现书去楼空。高义园:乾隆六下江南,其中有四次至天平山祭奠先贤,厚赏范氏后裔。乾隆十六年(1751),清高宗有感范仲淹捐田置义庄之举,御赐 “高义园” 蟠龙金匾,并制作“高义园”汉白玉牌坊一座以赠天平山范仲淹族人,另赠忠烈庙“学醇业广”字匾。高义园大殿悬乾隆御赐五龙金匾,堂中有旧联:“想子美高标水流云在,忆尧夫(范仲淹次子纯仁)旷致月到风来”,寓意范仲淹父子麦州相赠的善行。
恩伦亭为乾隆十年(1745)范仲淹第18世孙山西大同知府范瑶建,捐金赡族。亭内立有乾隆时期大学士兼吏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张廷玉的碑刻,碑文肯定了范氏族人“以万金之良田为族中之公产敦□睦亲甚属可嘉应加旌奖以示鼓励着该部查例具奏”的善行。恩伦亭为乾隆十年(1745)范仲淹第18世孙山西大同知府范瑶建,捐金赡族。亭内立有乾隆岁寒堂因范仲淹《君子树》诗而得名,后为范参议公祠,即范允临祠堂,由范仲淹第十八世孙范必英(去世后葬天平山)修筑,是范氏家族祭祖之地。范允临曾于福建任参议(正四品),还乡至天平山修葺庙祠,复振祖泽,范必英念其功立祠纪念。咒钵庵为范仲淹族人拜佛、敬佛之处。共两进.据《范文正公年谱》记载。范仲淹出生后的第二年,父亲范墉在徐州任上不幸因病去世。生母谢氏带着范仲淹将范墉灵柩安葬于苏州老家天平山范氏祖茔后,母子曾住咒钵庵内守灵。
三、天平山范仲淹文化资源的保护历代苏州地方政府对天平山范仲淹文化资源均全力加以保护。如清雍正十二年(1734)明文规定:“不得在禁山之内开采石料。如有违反,继续开采,定当严行治罪。”乾隆七年(1742)下令:“自划舡岭以西天平诸峰,永远不许开采。”民国十八年(1929),苏州市政府和吴县县政府多次颁发布告,遏止盗采山石。划界立标,确立保护范围,并派巡骑护山。民国二十五年(1936),范义庄庄主范恒因“无知恶客,擅采石伐树,毁损古迹,侮辱名山”而呈文,恳请当地政府整饬查禁。改革开放后,天平山范仲淹文化资源得到了进一步保护。从清乾隆年间《万笏朝天图》所反映的天平山旧貌来看,画面所描绘的楼台廊榭、曲桥长堤、泉石枫林、山涧御道等名胜,至今布局基本完整。1989年,范仲淹诞辰一千周年之际,在天平山建“先忧后乐”牌坊,旨在让世人牢记一代伟人范仲淹。原“先忧后乐”牌坊,在苏州灵芝坊范义庄前。可惜,此坊毁于浩劫,目前只剩两根柱子述说着尘封的历史。1996年在天平山建范仲淹纪念馆,次年增加了范仲淹诗文碑廊。建三太师祠,内奉范仲淹曾、祖、考(1968年三太师祠破旧毁坏。1997年修复),内墙两侧新增范氏族谱、祖脉支系。同年,在三太师祠东侧新建范仲淹文化碑廊。范仲淹家庙即功德禅院,改革开放后一度辟为餐厅。2001年11月着手修复。正墙雕刻元代赵子昂所作《范仲淹理政图》;东墙楠木屏风镌刻祝允明手书《岳阳楼记》;西墙展示有关赞颂范仲淹功绩的诗词歌赋;后墙为大型木雕《范仲淹理学图》。2005年,据《万笏朝天图》长卷,制作完成了天平山立体模型。1994年,在天平山岁寒堂陈列“范仲淹在苏州史迹展”。1995年,在咒钵庵等处建范仲淹纪念馆,馆额由范仲淹第二十八世孙、《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范敬宜先生题写。1994年开始至今,天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每年举办红枫节。2003年,范仲淹第三十世孙范国强先生捐范仲淹铜像一尊,立在天平山范氏家庙(功德禅院)前。2005年,范仲淹纪念馆新馆建于天平山文正书院旧址(注:文正书院原设在苏州市范庄前义庄内,由范仲淹八世孙范文英创建,为族中弟子授学,教官由范义庄庄主主持,慎选族中贤者掌教。徐琰《文正范公祠祭碑》:“初公赏田头瞻族,而族滋大,立塾以教其人,而子孙类份份焉” ,元代中叶后迁到天平山,笔者按),10月正式对外开放。2014年4月天平山风景名胜管理处、苏州市范仲淹研究会在天平山举办首届范仲淹文化节,使范仲淹文化与天平山自然风光融为一体。范仲淹一生立功、立德、立言,是先忧后乐思想的倡导者,也是实践者。范公的 “忧乐”观已成为一种中华民族精神,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天平山这座范仲淹文化之山正以她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
作者:苏州儒学研究会会长 张晓旭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博学慧公众号:boxuehui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