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民间,人们在谈到姓氏方面有个顺口溜:“九刘、十八张、七十二家王、天下无二汪”。你知道吗?“天下无二汪”的汪氏虽然在全国姓氏人口比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八,但是汪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也是第五十七位的大姓,总人口也比较多,也算是个大姓氏了。目前聚集地也是以安徽江南的古徽州最为集中,但这个姓氏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是从未有衰落过的,而且在历史上也是人才辈出,现在的汪氏也是遍及海内外,成为大中华民族的人口中的重要一支力量。汪氏中的一支因“十世同居,田尽万亩,食口千三百余人”,被宋朝真宗皇帝旌以“义门”二字匾额。所以该支汪氏在汪氏宗谱中被冠以“义门汪‘。在隋末唐初,该支汪氏的先祖因为协助大唐王朝平定地方割据势力有功,被封为“唐越国公”,也就是被汪氏后裔尊称为“唐越国公”汪王的汪华,而且在皖南绩溪等地形成"汪王祭祀和抬汪公"大型民俗活动。“越国公汪华”是古徽州第一伟人和人文初祖,在徽州有崇高的威望和深远的影响,民间尊他为“太阳菩萨”、“靖民之神”。汪华文化是徽州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徽州庙会文化、徽菜、徽剧与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余川村正月十八举行纪念越国公汪华大型祭祀及“抬汪公”民俗表演活动,对传承和发掘徽州文化中生动的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徽州旅游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安徽古徽州民居
汪氏后裔祭奠“越国公汪王”
唐越国公”后裔中的一支,也就是其家谱记录的“渐公,越国公七世孙,广公之子,自歙黄墩来新建以后令四庄,不肯析财者公孙也,贡土物“。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搬到安徽省旌德县孙村的叫做“新建”的地方繁衍生息,在其家谱中被冠以”义门汪“的那支汪氏。该支汪氏历经唐朝,五代十国,北宋,十世同居,不分家,繁衍成一个大家族。到了北宋年间,宋真宗钦赐“义门”二字匾额,后来包括苏轼、范仲淹、黄庭坚、岳飞在内当时的各界名流纷纷为其家族谱牒题字,以旌表其“义”,所以这支汪氏在其修的家族谱牒中就被冠以“义门汪”。
宋贤真迹(一)
关于汪氏的起源,现在汪氏家谱中都是认为始得汪始祖是鲁国颍川候。汪姓本是姬姓,是周成王叔父,周公姬旦后裔,姬旦自己受封于东方“奄yan地”,旦命长子伯禽去统治“原商朝奄国”,于是在“奄”地上建立鲁国,鲁成公黑肱之次子,姓姬名汪,生子有纹王在手,曰汪遂,于鲁国食采颖川,世号汪侯或颍川候乃汪姓一世祖,后传到31世祖汪文和,在公元197年汉龙骧将军汪文和避乱渡江南迁,又传13代到44世祖,唐越国公汪华(字应发,又字国辅,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而改名为华,居古徽州),华共娶五房,生九子,按长幼分别是:汪建、汪璨、汪达、汪广、汪逊、汪逵、汪爽、汪俊、汪献。在安徽古徽州地区几百年来一直传承着“抬汪公”的民俗,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族中男丁每年正月都要前往歙县云岚山参加汪王祭祀。每逢大旱,族人还要从歙县许村远道将汪公菩萨抬来求雨。他们和周边各村一道,每年阴历六月六,都要举办“汪公看稻”民俗活动,将汪公菩萨抬到田头,察看农家稻谷禾苗生长情况,按长势插上红、绿、黄旗,场面热闹壮观。这就是绩溪岭北乡名扬四方的“安苗节”,至今留存的一块古石碑就记载了这一重要的徽州文化民俗活动。余川过去还要和周边“五朋”(五大村庄)每五年举办一次大型的“太子会”,纪念汪华及其九子,搭台唱三天三夜徽戏,并有“舞龙灯”、“舞火狮”、 “秋千抬阁”、 “跑火马”、“划旱船”等徽州特色民俗表演。
徽州民俗活动
宋贤真迹(二)
历史上汪氏名人辈出。李白赠汪伦诗中汪伦,当时为泾县令,南宋吏部尚书汪大猷,汪立信南宋的抗元名将,汪大渊是我国元代的著名航海家,近代诗人汪静之、著名徽商汪立政和中国西医第一人汪惕予。汪光焘原国家建设部部长,海协会前会长、上海原市委书记汪道涵,他们不但是当时栋梁,也是汪氏人的骄傲。
宋贤真迹(三)---苏轼为“义门汪”家谱题字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