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以直言敢谏闻名于后世,最著名的还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三鉴”中,把魏征当作“人鉴”来警示自己。
据《贞观政要》记载,魏徵向李世民面陈谏议有五十余次,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万言”。其次数之多,言辞之激烈,态度之坚定,在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都是绝无仅有的。
历史上对魏征的褒扬大多停留在犯颜直谏的胆识上,其实他还有许多优秀的品质被掩盖了。比如:他的聪明、机敏。
后世之人对魏征的了解,多数是他辅佐李世民共同创建“贞观之治”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的事迹。对他在之前的经历不太了解,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魏征的官路历程
隋朝末年,魏徵在武阳郡丞元宝藏属下为官。之后,跟随元宝藏投靠了瓦岗李密,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后,魏徵随李密又归降了李唐。在这期间,他孤身招降了李勣(徐懋功)。可惜,就在当年,李勣被窦建德击败。留在李勣军中的魏徵被俘虏,窦建德用魏徵为起居舍人。
直到两年后,李世民击败窦建德。魏徵得以再次入唐,太子李建成发现了魏徵的才干,拜为太子洗马,礼遇甚厚。他也尽心辅佐太子成功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直到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前,都是太子的心腹谋臣。
为何要介绍魏征之前的为官生涯呢?只想说明一点,在当时隋唐军阀混战时期,魏征能在众多势力中辗转为官,就体现了其机敏、聪明的品质。当然,在此之前的史书,并未介绍具体事件详情,以上只是推测,但下面要讲的事例,都是正史记载的,让我们来看看他到底多聪明。
一、玄武门之变后的巧妙应对
玄武门之变前,魏征是太子党的核心人物,曾力劝李建成及早对李世民动手,可是太子犹豫不决,始终未加以实施。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捉拿到魏征第一句话,就质问他:你为何要离间我们兄弟的关系?
一般人看来,这么咄咄逼人的问题,是要兴师问罪。魏征是想要活命的,对于这个问题就不好回答了。想否认吧,这个是事实,谁都清楚。想解释吧,越解释越说不清。想认账更不行,那是把自己往火坑里送。仔细一想,你们兄弟关系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哪是别人能挑拨的,谁又能离间的了?
李世民有此一问,只有一个目的,给自己开脱罪责。按照这个问题的逻辑,玄武门之变是自保的手段,而太子想要除掉自己,是受到小人的挑唆。
魏征一瞬间就想明白了李世民此问的深意,不卑不亢,神情自若的回答:“先太子如果早听我的,哪还有今天?”
在场的所有人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心想魏征完了。因为魏征在原太子党的影响力太大,他这一死,还指不定有多人人头落地,政局不知会产生多大的动荡。
李世民却如释重负。因为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秦王与太子的斗争没有是非,也无关道德品质,只是一个谁先下手的问题。因此,惊天血案轻描淡写就成了成王败寇的逻辑。
魏征的回答,也暗示了自己的态度:士为知己者死。这样的答案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李世民听不出他的言外之意,他就只有死路一条。故太子对他有知遇之恩,替他去死也不是接受不了。
李世民的政治智慧没有让魏征失望,不仅没有杀他,还对他委以重任,当李世民向他伸出橄榄枝时,魏征果断决定为这个明君竭尽全力。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魏征的聪明才智绝不一般,不仅成功保住了性命,还赚取了忠贞的名声,且能继续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可谓一举三得。
在之后发生的君臣奏対中,还有很多体现魏征聪明的闪光点,但最出彩的还是“忠臣与良臣”的论辩。
二、愿做良臣不做忠臣
贞观初期,有人向太宗举报:魏征为人处世不拘小节,作为天子宠臣,这样影响非常不好。太宗找魏征核实,魏征却说:“君臣应该同心同德,存公道而去私迹。如果老揪着小节不放,国家是兴是亡就很难说了”。太宗恍然大悟。
魏征趁机上奏:愿陛下成全我,让我做您的良臣,不要成为您的忠臣。太宗很是惊讶,问道:“忠、良,有何区别?”
魏征说:“忠臣只管提意见,不管皇帝能不能接受,结果触怒了皇帝,自己丢了性命,人君也背上恶名,不可取。正确的做法是,君主能成为纳谏的明君,自己成为有用的良臣。”
太宗很是赞同,便问他:“怎样成为你说的明君?”魏征答:“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本来一件问责于他的事情,让魏征三言两语转到了他为良臣,并顺便拍了皇帝一记马屁,让太宗心情大好,这机灵和聪明劲简直是骨子里带出来的。
结语
魏征也不傻,他敢常年与太宗“作对”,把握了一个不变的原则就是:所有的建议和批评都出于公心,绝不夹杂私情。技巧和智慧则是:所有正确的决定,功劳都归于太宗皇帝。
他曾经当着众大臣的面,回答太宗的表扬:“臣等畅所欲言,全由陛下引导,否则,臣又岂敢屡犯龙颜?”这马屁拍得,让每次李世民恨他到牙根痒痒的时候,都无可奈何的一笑了之。
难怪魏征去世后,唐太宗会说出这样一番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撒手人寰,朕失去了一面宝贵的镜子。”
参考资料:
《旧唐书·魏征传》
《旧唐书·太宗本纪》
《贞观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