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两个出游的好时节:暮春生机盎然,春风送暖;晚秋层林尽染,天高云淡。古代交通不便,可也抵不住古人有一颗想要在路上的心。在漫长的历史画卷中,多的是“文艺驴友”秋游的身影。无论是“隐逸田园客”陶渊明,还是“文艺女青年”李清照,都曾吟咏过这个“橙黄橘绿时”。让我们一起来“翻一翻”古人的秋游“朋友圈”,看看他们出游都会做什么。
登高
古人有登高的传统,特别是秋季,在飒爽秋风中登高远望,仿佛天地万物可以尽收眼底。登山则情满于山,登高抒怀也成为了中国文人在秋日的“必打卡项目”之一。
《早秋游山寺》
唐 李咸用
闲卧云岩稳,攀缘笑戏猱。
静于诸境静,高却众山高。
至理无言了,浮生一梦劳。
清风朝复暮,四海自波涛。
《秋游雁荡道中》
宋 杜范
遥睇前峰已出奇,从今便合办新诗。
山灵似是知予意,拥翠来迎步步移。
《踏莎行·秋入云山》
宋 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
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游湖
炎热的夏天过去,迎着习习凉风,携三五好友泛舟湖上,或是沿着湖边随性漫步,令人心生愉悦。等到夕阳西下,在湖上欣赏落日霞光,也是别有一番意趣。
《秋游》
唐 白居易
下马闲行伊水头,凉风清景胜春游。
何事古今诗句里,不多说著洛阳秋。
《早秋游湖上亭》
唐 刘威
危亭秋尚早,野思已无穷。
竹叶一尊酒,荷香四座风。
晓烟孤屿外,归鸟夕阳中。
渐爱湖光冷,移舟月满空。
《晚秋游中溪》
唐 唐彦谦
淡竹冈前沙雁飞,小花尖下柘丸肥。
山云不卷雨自薄,天气欲寒人正归。
招伴只须新稻酒,临风犹有旧苔矶。
故人旧业依稀在,怪石老松今是非。
赏菊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古人对它有着很深厚的情感。菊是长寿之花,又因其高洁、柔和的性格被文人所喜爱,结伴赏菊是诗人们在秋季常见的聚会方式。
《饮酒(其五)》
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村行》
宋 王禹偁(chēng)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新秋晚眺》
清 德隐
山中多晚凉,清风厉秋节。
遥瞻四五峰,壁立皆奇绝。
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
黄菊散芳丛,清泉凝白雪。
对此怀素心,千里共明月。
愿保幽贞姿,岁寒双皎洁。
观枫
枫叶是秋天的宠儿,只有在秋天才能收获“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极致之美。在诗词之中,枫林无疑是深秋最好的搭档。只有在秋天的枫林中,才有从枝叶间洒下来的阳光、织锦地毯般的落叶和层次丰富的自然色彩,使人仿佛置身仙境之中。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
宋 王之道
揉蓝拍岸秋涛信,列炬缘山夜烧痕。
枫叶经霜红更好,晚来扶杖过前村。
《野步》
清 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品桂
如果要用一种味道来形容秋天,那一定是丹桂香。一年秋意浓,十里桂花香。桂花自古深受人们所喜爱,它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在秋游之时,一缕幽香钻入鼻子,可以瞬间点亮心情,文人们常常会写个“小日记”记录一下。
《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鹧鸪天·桂花》
宋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关子东约中秋游天竺再用前韵有诗和之》
宋 王之望
湖光尽处两山开,夹道苍松郁壮哉。
水过冷泉双涧合,石飞天竺一峰来。
胜游喜有幽人约,佳句俄催爽气回。
桂子中秋正芬馥,流霞好泛月边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沈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