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于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资治通鉴》第一卷
阅读提示:魏斯为什么能把魏氏从小家族发展成为三晋最强大的国家,其他诸侯都无法与魏国争雄?
我是前文智瑶所提到的魏桓子之孙,名叫魏斯,也就是大家所谓的魏文侯。出生于公元前472年,公元前445年继位,死于公元前396年——在位的时间有点长(将近50年),不过我不像周威烈王那样占着茅坑不拉屎,我这一生做了不少事,其中最令我得意的就是在我的领导下,魏氏由一个家族企业变成了跨国公司,变成了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公元前458年,智瑶在蓝台宴席上侮辱韩康子主仆的事我没有亲见,不过后来我还是听说了一些。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世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要生存,就必须要有实力。
如何才能提升实力?
首先,要树立正面形象,凝聚人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是提升实力的基础。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有民心民意作为基础,想提升国家实力,那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那么,我是如何做到树立正面形象,凝聚人心的呢?做法太多,我就不一一枚举了,讲个故事吧,大家听完后,或许就能明白我是怎样做到的。
话说有一天,天降瓢泼大雨,我与众家臣无所事事,便在一起喝酒。当大家喝得正高兴时,我突然想起之前与一个山野村夫约好了今天要一起去打猎。于是,我二话不说,马上扔下酒杯,命人驾着马车亲自前去山野通知那个村夫,今天的打猎暂时取消。
通知山野村夫取消打猎,只要随便派个下人去就可以,但我为什么要亲自去?大家想想就明白了,我这是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树立正面形象凝聚人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啊。
提升实力,除了树立形象凝聚人心,还要懂得搜罗人才,为己所用。
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提升国家实力,关键也是人才。后世西方世界有个叫什么米国的国家,它为什么那么强大?诀窍其实就在这里。我很清楚人才对提升国家实力的重要性,所以,我上台之后,便着力搜罗天下人才。
搜罗人才并非易事,不是说搜罗就能搜罗得到的。刚开始时,由于魏氏势单力薄,有的人才压根就瞧不上魏氏,不愿意来我魏家效力。比如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都是有才华有名望的大人才,是天下人才的领头羊。如果能搞定这三个人,让他们为我所用,那么天下的其他人才自然就会有样学样,投奔到我这儿来。后世只知道在战争中要“擒贼先擒王”,却不知在搜罗人才中,也是这个道理。
卜子夏是孔子的优秀学生,当世大儒。老爷子确实了不起,不仅学问高,而且还懂的保养,九十多岁的人了,依然龙精虎猛。不过人活得老有时候不一定是好事,卜子夏的儿子不久前熬不过他老爹,一蹬脚去世了,卜子夏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欲绝,哭得昏天暗地,连眼睛都哭瞎了。
如此一来就更难办了,卜子夏本来就瞧不起我魏氏,他的老师孔子又曾告诫他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所以卜子夏很是清高。如今他还死了儿子,哭瞎双眼,请他出山实在是难上加难。不过我不死心,亲自到他家里去嘘寒问暖,顺便还拜他为师。
我当时虽然还不是诸侯王,但怎么说也算是魏家的一家之主。我能放下身份拜他为师,这对卜子夏来说是莫大的荣耀。这样的荣耀,连他的老师孔子在世时也没有得到过。因此,卜子夏被我的诚意感动了,答应我出山,到河西讲学。
田子方是卜子夏的学生,我拜卜子夏为师,与田子方自然就成了师兄弟——呵呵,这样关系不就亲了一层?田子方虽然道德文章闻名于诸侯,但为人爽快,容易交流,我又经常有事没事找他喝喝小酒聊聊天,一来二往我们就逐渐热络起来,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后来,我也拜他为师,我们之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至于段干木,他名气很大,同时也清高得离谱——段干木比卜子夏老爷子还清高。我时常想,有学问的人是本性都清高呢?还是说有学问的人都喜欢把清高当作他们的标签?
好吧,言归正传。对于段干木,我其实并不十分熟悉。只是人家名声在外,而我又需要扮演求贤若渴的角色,所以只能装孙子,不断地去求他。然而令我很没面子的是,每次登门拜访,他都以尊从什么“不为臣不见诸侯”的狗屁古训,故意躲起来不肯见我。有天夜里,我再次登门拜请段干木,结果他竟然宁愿半夜翻墙逃走,也不肯见我一面。
没办法,我只好出绝招了。每次乘车经过他家门口时(有时候手头上没事,我还会故意让人开车绕道去他家 ),我都要站在车前,对着他的家门鞠躬致敬,特别是路上人多的时候,我的鞠躬致敬更是诚恳无比。
嘿嘿,段干木是很清高,但他扛不住我的诚恳和殷勤,最后还是答应见我,也成了我的老师,给我提了不少宝贵的意见。
就这样,天下人才的领头羊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都成了我的老师,成了我的人。于是四方的人才纷纷前来投入我的怀抱。这些人才有的人管治有方,有的人能征善战,比如大家所熟悉的李悝、翟璜、乐羊、吴起和西门豹等人。我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等为将,让西门豹治邺……有了这些人才辅佐,我魏氏不崛起都不行了。
既然说到人才,我就顺便说说我对使用人才的心得。人们常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普通人都不一样,高级人才在个性品质、能力专长等方面就更是千差万别。所以,对人才的使用,要知人善任、不拘一格。
做到知人善任、不拘一格,你必须对你手下的人才有充分的了解,这是前提。比如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人的威望、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都很高,但实际实行能力较弱,我就让他们当顾问(老师);李悝、
翟璜、西门豹等实行力强,做事有想法有魄力,我就让他们负责具体行政事务;乐羊、吴起有军事指挥才能,能打胜战,我就让他们去带兵……
特别是对吴起的使用,那更是我在使用人才方面知人善任、不拘一格的铁证,也是我在使用人才方面的得意之笔。吴起因为品德方面有问题(关于吴起以后有专门篇章),逃到我这里来。刚开始,我对吴起也不太了解,便问李悝,吴起为人如何?李悝说:"起贪而好SE,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有特点,我喜欢!于是我马上任命吴起为大将,让他去带兵打战。而吴起也没有辜负我的知人善任,后来果真为我开疆拓土。
最后再说点个人修养吧。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一个组织的发展壮大,与组织的领导人还是有密切关系的。作为领导人,是否具有足够的胸襟?是否能听得进不同的批评意见?等等,无不关系到组织的兴衰成败。
还记得在乐羊攻取中山国之后,我与群臣大摆酒席庆贺。因为太高兴了,我一时喝高,便有些得意忘形,问当时在座的臣子说:“你们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能够坐在这里与我喝酒的,基本上都是千锤百炼出来的人精。我现在给了他们拍马屁的机会,他们还不赶紧抓住机会,使尽浑身解数来拍我的马屁?只有任座那愣头青,不拍我马屁也就算了,竟然还不给我面子,当着大家的面数落我,说:“国君您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
任座这小子太不解风情,简直是找抽。我当时就勃然大怒,恨不得把他大卸八块。没想到他这时候却又变机灵了,赶紧逃离宴席。我哭笑不得,只好接着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君主。”我问:“你何以知道?”翟璜说:“臣下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
你看你看,人家翟璜多会说话。而且经翟璜这么一说,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刚才的失态,于是派翟璜去追任座回来,还亲自下殿堂去迎接,奉为上客。
还有一次,我与田子方一边喝酒,一边听音乐。今天这音乐的音准有些不协调,我有些奇怪,便对田子方说:“是编钟的乐声不协调吗?左边高了。”田子方听到这话,却笑了。我更纳闷,问:“你笑什么?”田子方说:“臣下我听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乐音。现在国君您精通音乐,我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我恍然大悟,原来田子方是想借机对我提批评意见。于是我欣然接受,说:“你说得对。”
田子方批评得对啊,当领导的,不仅要有宽阔的胸襟,能够听取不同的意见,而且还要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提纲挈领抓大放小,不可玩物丧志。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有限。